猴魁茶的生長環境和沖泡方法

  太平猴魁,漢族傳統名茶,中國歷史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尖茶,至於猴魁茶在沖泡上有什麼方法嗎?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猴魁茶的沖泡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猴魁茶的生長環境

  氣溫

  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氣溫15℃,海拔300米以上,低於14℃,7月份平均氣溫28.2℃,1月份平均氣溫2.1℃,春秋氣溫涼爽溫和,4月和10月平均氣溫分別為15.4℃、16.7℃。年平均無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為11月5日,終霜日為3月29日,穩定通過10℃的初日為4月15日,終止於11月4—9日;≥0℃積溫為5085-5500℃;≥10℃積溫為4384—4750℃。

  光照

  年太陽輻射總量為506.18千焦/平方釐米,日平均氣溫≥0℃期間的太陽輻射為369.69千焦/平方釐米,佔全年總量射量73%。年日照時數為2000—223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資源比較豐富。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間,據統計,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佔28.9%,夏季佔41.1%,秋季佔19.4%,冬季佔10.6%。年平均降水天數為125.6天,常年相對溼度80%,乾燥度0.8以下,屬溼潤地帶。

  土壤

  土壤型別比較複雜。中山區***內山區***主要是黃棕壤,即普通黃棕壤與山地黃棕壤,母質多為花崗岩、花崗片麻岩、角閃片麻岩,土壤深厚達1.5米以上,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崗地區***外山區***屬下蜀系成土母質分化而成的黃棕壤為主,土層雖厚,但耕作層淺薄,質地黏重,底層常有不透水粘盤層,肥力和通透性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兩岸及谷地,多為沖積土類,即沙質壤土***烏沙土***,土層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為高產茶園區。

  猴魁茶的沖泡方法

  太平猴魁作為綠茶中的一個品種,與其他茶品相比,太平猴魁茶湯回味甘甜,沖泡時就算放置的茶量過多了也不會苦澀,而其他茶類如果沖泡時放置的過多的話就會苦澀了,而且太平猴魁的沖泡起來比較簡單。下面是太平猴魁簡單的沖泡方法:

  1、沖泡茶具上可以選擇一個直形的玻璃杯***杯具的選擇可以是蓋碗、紫砂小壺、紫砂大壺等***,這樣在沖泡過程中就可以欣賞到茶葉在水中舒展的過程。

  2、從包裝袋中取出三至五克的茶葉放入杯中,可以將茶葉的根部朝下進行放置。

  3、衝入90攝氏度左右的開水,第一次沖泡時不要加的太滿,到差不多快一半的時候就可以了,等茶葉慢慢的舒展開來、

  4、茶葉舒展的差不多時加入第二次開水,等幾分鐘,等到茶湯溫度差不多時就可以進行品飲了。在品飲時不要一次性全部都喝掉,剩下三分之一左右,以便於後面的沖泡。

  鑑別

  ① 外形:太平猴魁扁平挺直,魁偉重實,簡單地說,就是其個頭比較大,兩葉一芽,葉片長達5至7釐米,這是獨特的自然環境使其鮮葉持嫩性較好的結果,這是太平猴魁獨一無二的特徵,其他茶葉很難魚目混珠。沖泡後,芽葉成朵肥壯,有若含苞欲放的白蘭花。此乃極品的顯著特徵,其他級別形狀相差甚遠,則要從色、香、味仔細辨識。

  ② 顏色:太平猴魁蒼綠勻潤,陰暗處看綠得發烏,陽光下更是綠得好看,絕無微黃的現象。沖泡之後,葉底嫩綠明亮。

  ③ 香氣:香氣高爽持久,太平猴魁比一般的地方名茶更耐泡,“三泡四泡幽香猶存”,一般都具有蘭花香。

  ④ 滋味:太平猴魁滋味鮮爽醇厚,回味甘甜,泡茶時即使放茶過量,也不苦不澀。不精茶者飲用時常感清淡無味,有人云其“甘香如蘭,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用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猴魁茶的生長環境 猴魁茶的沖泡方法的人

1.猴魁茶沖泡方法

2.太平猴魁茶沖泡方法

3.六堡散茶如何沖泡

4.太子參的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