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牽牛的生長習性和種植方法

  矮牽牛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至於它具體的種植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矮牽牛的種植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矮牽牛的生長習性

  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霜凍,怕雨澇。它生長適溫為13~18℃,冬季溫度在4~10℃,如低於4℃,植株生長停止。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溫。夏季生長旺期,需充足水分,特別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在早、晚澆水,保持盆土溼潤。但梅雨季節,雨水多,對矮牽牛生長十分不利,盆土過溼,莖葉容易徒長,花期雨水多,花朵易褪色或腐爛。盆土若長期積水,則爛根死亡,所以盆栽矮牽牛宜用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屬長日照植物,生長期要求陽光充足,在正常的光照條件下,從播種至開花約需100天左右。冬季大棚內栽培矮牽牛時,在低溫短日照條件下,莖葉生長很茂盛,但著花很難,當春季進入長日照下,很快就從莖葉頂端分化花蕾。

  矮牽牛的種植方法

  播種育苗

  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保護地條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種育苗,因一般花期控制在五一、國慶,所以播種時間秋播在10~11月,春播在6~7月。播種前裝好介質,澆透水,播後細噴霧溼潤種子,種子不能覆蓋任何介質,否則會影響發芽。播後保持介質溫度22~24℃,4~7天出苗。第一對真葉出現後施50×10- 6濃度的氮肥液,並注意通風,種苗也可逐漸見光。種苗出現2~3對真葉時,介質溫度可降低到18~20℃,每隔7~10天,施0.1%尿素液或氮磷鉀15 -15-15的0.1%的複合肥液。此階段仍應注意通風,防止病害產生,每隔1周左右噴施百菌清或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當植株出現3對真葉時,根系已完好形成,溫度、溼度、施肥要求同前,仍要注意通風、防病工作。

  移植上盆

  ***3***

  用288穴的育苗盤育苗,秋播直接移入13釐米口徑的營養缽,春播一般只移入10釐米口徑的營養缽。也可先定植於苗床上,再移入營養缽內。⑴光照調節。夏季生產比較耐高溫,一般只在移栽後幾天加以遮陽、緩苗,在整個生長期均不需要遮陽。⑵ 溫度控制。移植後溫度控制在20℃左右,不要低於15℃,溫度過低會推遲開花,甚至不開花。在實際生產中,要求國慶開花的要在大棚內進行生產,避免在國慶前因溫度低而影響開花;要求在五一開花的,也可在露地進行生產,但必須保證冬季霜不直接落在葉片上,否則葉片會出現白色斑點,影響觀賞效果。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均採用保護地設施栽培。

  栽培管理

  澆水始終遵循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

  夏季生產盆花,小苗生長前期應勤施薄肥,肥料選擇氮、鉀含量高,磷適當偏低的,氮肥可選擇尿素,複合肥則選擇氮磷鉀比例為15-15 -15或含氮、鉀高的,濃度控制在0.1%~0.2%,水溶性肥料一般選擇20-10-20和14-0-14兩種,濃度在50×10-6~100×10- 6。冬季生產盆花,在3~4月勤施複合肥,視生長情況,適當追施氮肥。生產中一般不經摘心處理,但在夏季需摘心一次。較耐修剪,如果在第一次修剪失敗,可以再修剪一次,之後通過換盆,勤施薄肥,養護得當,一般不影響質量,仍可出售。

  育苗技術

  在終霜後定植露地,經90天左右可培育出6~8個大的分枝,葉片數50枚以上,有的品種達上百枚,並且至少開1朵花的很大秧苗。如果在4月份播種,60多天可開花。有的雜交品種在播種出苗期間,抗不良環境條件的能力遠不如常規品種,因此播種時一定要注意環境條件的控制。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1.5克左右,如用價格昂貴的種子,不超過1.2克。由於種子極細小,應將種子與30~50倍的細土或細砂粒混合後再播。播後覆蓋細土0.2釐米,防止吊幹種芽。薄覆土比沒有覆土的出苗率高。

  種子發芽出土期間控溫20~24℃,播幹種子單瓣品種4~5天出苗。當有1片真葉時移植,最好只移植1次,用直徑7~8釐米的容器培育成苗。如果需要定植已經開花並生長量很大的秧苗,可先移入72孔的穴盤,最後用直徑13釐米或稍大的塑料盆成苗。白天生長最適溫度幼苗期23℃左右,成苗期 27~28℃,夜間13~15℃。在保護地育苗時應把放在光線最好的地方,光照充足,葉片平展。在低溫短日照條件下,莖葉生長繁茂,在長日照條件下莖葉頂端很快著生花蕾。最適宜的土壤pH值6.0~6.5。土壤應保持溼潤,忌溼度太大。春育苗的定植前5~7天降溫,逐漸加大通風和適度控制水分進行煉苗。

  蟲害防治:

  矮牽牛常見的病害有:白黴病、葉斑病、病毒病和蚜蟲。防治方法:

  白黴病

  發病後及時摘除病葉,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600~800倍液。

  葉斑病

  儘量避免碰傷葉片並注意防止風害、日灼及凍害;及時摘除病葉並燒燬,注意清除落葉;噴灑50%代森銨1000倍液。

  病毒病

  間接的防治方法是噴殺蟲劑防治蚜蟲,噴灑40%氧化樂果1000倍溶液;在栽培作業中,接觸過病株的工具和手都要進行消毒。

  蚜蟲

  發現大量蚜蟲時,應及時隔離,用1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或馬拉硫磺乳劑1000~1500倍液或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高搏***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15000~20000倍液噴灑。

"矮牽牛的生長習性 矮牽牛的種植方法"的人

1.家庭植物的養殖方法

2.種植草花的技術

3.師大附中高一語文期末考試試題

4.室內觀葉植物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