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厭學怎麼辦

  厭學症是由於孩子學習行為獲得的內外反應不同而造成的,那麼當中學生厭學該怎麼辦,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中學生厭學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一、緩解厭學情緒的方法

  厭學症是由於孩子學習行為獲得的內外反應不同而造成的,中學生患病率最高。其內在原因是由於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消極情緒體驗和自我認識存在偏差,社會、學校、家庭等外部環境的不良影響也起消極的強化推動作用。

  1、厭學的同學要改變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對學習的認識。首先就必須要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同學們可以請老師和家長配合,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自己因學習成績不好而產生的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把自己對學習的厭惡感、恐懼感轉變為愉悅感、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快地開始新環境中的生活和學習。

  2、改變觀念,接受自我。

  厭學的同學要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同學們要學會發現自己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並適當地給自己一些肯定。這樣一來,同學們就能夠接受自我,並且認識到自己是能夠學習好的。

  3、培養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厭學的同學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後,隨即就要開始自我實踐。同學們要儘量創造條件,參與各種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活動,並從中品味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要學會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告別厭學的心理。

  二、中學生厭學的解決方法

  1、培養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形成自我成就意識,多讓學生髮展自己的特長和興趣,從中體會自我價值感。在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家長應讓孩子儘可能多地自己做主決定一些事情,使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體驗成功感,同時也提升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換位思考能力:家長應該指導孩子學會從多個角度來看待人際關係中另一方的反應,學會與他人配合與合作性的互動,交往中去除以主觀來推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避免因猜疑而引發人際的不愉快。

  3、建立學習目標:學習較差的學生更容易引發厭學情緒,因為他們基礎較差,所以對學習的信心不足,常把學習中的困難放大,在學較體驗不到放鬆的心情。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目標清單,將目標分成一個個小部分,然後慢慢的,一點點的去努力實現,將成績提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