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鮮地黃俗稱生地,很多藥店都有出售,一般情況都是用作中藥配伍,很少直接食用,鮮地黃長得跟生薑有點相像,但無論是氣味還是功效都是有所不同的,那麼鮮地黃有什麼功效呢?那麼我們一起來了解鮮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吧。

  功效與作用

  第一, 鮮地黃可以起到止血的功效。對於產婦產後小便出血、外傷流血不止等出血,能起到止血,存進傷口癒合的效果。

  第二, 鮮地黃還能治療乾咳、肺熱咳嗽等疾病。現在很多中成藥中,都加有鮮地黃的成分。

  第三, 鮮地黃能治療女性婦科疾病,對於痛經,月經不調的女性,鮮地黃配合其他中藥,能幫助月經不調、經常痛經的女性減輕病痛。

  第四, 鮮地黃能有效緩解便祕,有些人因大腸乾燥,導致大便不暢,治療時,加用鮮地黃,能增加腸道內的潤滑作用,使大便通暢!

  第五, 鮮地黃能清熱解毒,對於因體內熱量過多,導致口渴的病人,運用鮮地黃能起到滋陰、消渴之功效。

  食用方法

  做法一:薑汁地黃粥

  原料:地黃汁50ml***或乾地黃50g***,大米50g,生薑3片。

  做法:將鮮地黃洗淨,切段,榨汁;或將乾地黃水煎取汁備用。將大米淘淨,與生薑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地黃藥汁或鮮地黃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 1劑,連續3~5天。

  功效:清熱養陰,生津止渴。

  做法二:蜂蜜地黃粥

  烹飪方法:

  1、將十月份出土的新地黃5000克,洗淨搗汁,每500克汁入白蜜120 克,熬成膏狀收貯,封好,每次用10克。

  2、將米約50克煮粥,粥熟,入地黃膏10克及酥油少許。

  用法:於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菜餚特點: 滋陰,養血,潤肺。適用於肺、腎陰虛,乾咳少痰,骨蒸勞 熱,咯血,血崩,陰傷便祕等症。

  與熟地黃的區別

  首先,鮮地黃與熟地黃的顏色就不一樣,鮮地黃外皮薄,表面淺紅黃色,具彎曲的縱皺紋、芽痕、突起及不規則疤痕。肉質,易斷,斷面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導管呈放射狀排列。而熟地黃表面為烏黑色,有光澤,黏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斷面烏黑色,有光澤。

  其次,熟地黃的形狀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而鮮地黃的形狀呈紡錘形或條狀。

  再者,兩者氣味也不太相同鮮地黃的氣味味微甜、微苦。熟地黃的氣味微,味甜。

  注意事項

  鮮地黃泡水喝,一天10-15克就可以了,經常喝對人體有抗衰補益的作用。如果有條件的話煮幾分鐘,如果沒有條件的話就用熱水泡一下就行,特別適合容易上火的人。

  鮮地黃是地黃常見的一個種類,鮮地黃泡水喝對人體有不少益處呢!鮮地黃為玄蔘科草本植物地黃的新鮮塊根。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用於溫熱病、高熱、舌絳、身發斑疹,以及血熱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症,對於熱入營血,灼傷陰液,津少口渴之症尤為適宜,常與犀角,丹皮,玄蔘等同用。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鮮地黃畢竟是藥,其性寒,長期飲用的話,會導致寒氣入侵體內,所以,鮮地黃泡水偶爾喝可以,長期喝就要掂量著體質是否適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