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務見習報告範文

  工務見習之後就要做工務見習報告,那要怎麼做呢?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僅供參考。

  1:

  走進十二月,到了年終月,與此同時,凜冽的寒風也直逼徹骨,久違的冬天來了,並沒有盼來一望無際的銀裝素裹,只是看到了大片沒有了葉子的楊樹杆和灰濛濛的天空;沒能聽見咯吱咯吱的踩雪聲,而是不帶善意的寒風襲擊著每個人的聽力系統;沒能感覺到大街小巷裡孩子們嬉戲雪球的熱鬧,只有各種行色匆匆的機械聲和腳步聲……

  來到工務段,感受最明顯的首先是工作環境與其他段有著明顯的不同,這裡的員工基本都是在室外工作的,當然這個也是由工作崗位本身決定的。

  按照工作的需要,工務段的工作一般是由計劃維護、日常維護和小搶修組成的;按工作性質由劃分了負責生產、安全、機械三大部分;按工種由有巡道工、施工班組、道口值班員等。我最多的是和溫工和袁工等師傅在巡查線路。

  不管是管理崗位的工作人員還是基本崗位人員,負責巡道工作的必須要具備熟悉規章制度和線路業務、有單獨處理故障的能力。巡迴圖是巡道工作行動計劃,所以巡道工應按照繪製的巡迴圖嚴格執行,且以3km/h左右的速度進行,本單位由於業務單一,線路簡單,巡迴圖相對也簡單,也是兩班制的。巡道的主要任務就是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而巡道是在鐵路上行走,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要掌握列車執行時刻,注意瞭望,巡查線路時如發現列車開來,應在距列車800m以外提前下道避讓列車,站在路肩上,距離外部鋼軌不少於2m的地方並面向線路,遠看車載,近看車輪,目送列車離去方可繼續巡查。

  線路巡查的重點專案有鋼軌、道岔及聯接零件有無損壞,已有標記的傷損有無變化;有無侵入界線、漲軌跑到及其他線路故障;道口標誌、鋪面及護樁是否缺損;曲線段變形是否在可控範圍內;由於我們的上行都是重車而下行是空車,這個對上行線路造成的損害要大,容易造成上行線鋼軌爬行,在冬天易造成斷軌、夏天漲軌的故障。在見習的這段日子裡,我學到的最多的是線路巡查的鋼軌、聯接零件及道岔巡查這幾個主要部分。

  鋼軌檢查最常用的也是最實用的方法就是看和照,及其他特殊方法。

  看是用肉眼觀察鋼軌的表面狀態,來判斷有無暗傷或明傷。如軌頂面光面有黑線,或車輪壓面不直,這種鋼軌頭部一般是有暗傷。但只是看白光還不夠,還要看軌頭的形狀,如軌頭是否肥大?鋼軌下顎是否下垂?下顎與鋼軌腹部間有無紅鏽等。根據這些特徵來進一步準確的判斷明傷的損害程度。正常的鋼軌,它的軌面“白光”是又平、又直、又齊,形成一道白亮的痕跡,若有橫裂紋時,裂紋處的“白光”特別亮,晚間用燈光照射,比軌面白光更亮。鋼軌如有內傷,軌面白光會向外擴大。白光擴大的長度,與內部裂紋長度大致相同。看“白光”中有無“暗光”和“黑線”:軌頭內部有垂直縱向裂紋時,會在擴大的白光中出現一道“暗光”,這是因為內部發生裂紋後,軌面受車輪壓力不均勻,車輪碾壓不到,原來亮光消失的原因,裂紋發展到接近表面時,暗光變成黑線。如發現有軌頭肥大而該處軌面白光又有擴大現象或顎下有鏽線時,就可斷定為傷軌。

  鋼軌裂紋有些是發生在陰暗部分,用眼看不易發現,需要用鏡子照,照是鋼軌檢查不可缺少的一個步驟。

  特殊檢查的主要病害是黒核,除了探傷儀外,手工檢查黒核也是必不可少的。黒核一般發生在距軌端0.3-1.8m的範圍內。冬季由於氣溫低,鋼軌本身變脆,彈性大大減弱,所以冬季是檢查黒核的關鍵時期。在檢查鋼軌時,應著重看鋼軌側面和下顎有無紅色鏽痕,有鏽橫痕,則要看其中是否有垂直裂紋,如有裂紋時,再看顏色是否為淺黑色,軌面是否有白線,即可認定為黒核。

  看、照、特殊檢查法是線路檢查最長用的方法,能接觸到這些方法並學習到這些學校所不能學到的,對以後的工作崗位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每當要離開一個見習的部門時,難免會有點淡淡的憂傷時而湧上心頭,總會有幾人影響著我這個新生;他們辛勤勞動場面和不懼嚴寒的敬業精神感動著我;他們對工作崗位的高度負責時刻教訓著我這個剛走出校門懶散的自由者。我知道這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但還是想壓縮到最短的時間來適應一切。

  此段時間裡,離不開各位領導的關懷和工程師及各班組的大力支援,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看到了很多鐵路設施的通訊裝置,至此,工務段的見習就此結束!

  見習報告拓展1

  一.見習目的

  見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接軌的環節,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組。搞好社會見習工作是很關鍵的,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從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來說,他經歷了無事可做的孩童時代,到學校裡忙碌的學生時代,再到以後的社會工作階段,而見習就像一個鏈子連著學習和工作。見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就是去指導工作,而見習正好扮演了把學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們必須要做到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體現其價值。見習是一個鍛鍊的平臺,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

  通過見習,我們要努力提高動手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其不足,然後去反饋到學習中去,會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聞學,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它所接觸的物件是包羅永珍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見習給一個初學者提供了鍛鍊的機會,見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資訊,怎樣用事實說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這些只有在見習中才能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抓“活魚”和“搶”新聞。見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後的路自然學會習暢網通。

  到新聞單位去見習,主要是要鍛鍊自己的新聞採訪和寫作能力,掌握採訪的基本方法,掌握新聞及電視節目製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經驗的記者、編輯學習,交流經驗。深入現場去採訪,接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刻體會,用真情寫出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

  二.見習內容

  新聞學的見習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實地採訪

  只有深入到現場去做實際調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懂得什麼是採訪?新聞採訪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偏重於應用與操作。實地採訪是新聞的第一課,它是新聞資訊採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 訪後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製作的第二步,是對採訪中採集到的資訊、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製作的過程,是對採訪的進一步補充。親自動手採寫一些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力爭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觀眾去”,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寫一些有價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 編輯整理

  當寫完初稿後,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後一個環節,俗話說:“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闢的文章。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為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可以通過素材的取捨,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通過綜合思維提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言。

  三. 見習收穫

  在短短的見習期內,我深入到各地去採訪,真正的鍛鍊自己的採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鍊了心理素質。真正做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場處理靈活。在採訪後寫了很多的新聞稿件,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訊息和通訊的寫法,包括各種新聞文體,如動態訊息、綜合訊息、人物訊息、評述性訊息、特寫性訊息、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人物專訪等。還有電視新聞的寫作,廣播新聞的寫作,涉及到了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地認識到了作為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識”、“才”、“學”,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係。

  通過這次見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四.見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以上是我的見習工作總結,通過見習發現,自己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包括文化知識的欠缺,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學習涉及的面太窄,學到的知識太單一,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體系。聯絡實際的能力太差,將學到的知識不能運用到實踐中去,沒有一個知識儲備體系,用到哪學到哪。在採訪中,還容易犯一些低階的錯誤,一些先進的現代裝置的熟練運用能力還不夠,普通話水平不高。在今後的學習中還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儘可能完善自己。

  五. 對見習工作的建設性意見

  見習主要是面向社會的過程,映儘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儘可能多的讓每一個實踐者走出去,到第一線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遠,只有走出去,才能採集到更多的有價值的新聞資訊,到現場採訪是記者的本職工作。

  2.儘可能擴大社會的接觸面,深入到廣大群眾中去。新聞所反映的是廣大人民的生活問題,所報道的是老百姓犯罪關心的問題,只有深入到每一個層面中去,才能寫出更加有特色的作品,才能擴大記者的知識面,開闊眼界,使報道更有特色。

  3.在採訪,寫作,編輯等一系列過程中應當教會見習者使用先進的儀器,教會記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閃光點。記者是一個雜家,應該懂得各種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聞製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運用能力,新聞單位映儘可能多的為每一位採訪者提供鍛鍊平臺。

  4.記者應當在採訪寫作中打破陳舊的模式,要富於創新思維。新聞單位要鼓勵記者開拓創新,不要被一些陳舊的模式所束縛,要創新思維,更新觀點。

  5.新聞單位要儘可能多的給每一位記者提供一個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初學記者的經驗不足,應當更多地接觸一些新聞的製作過程,運用到實踐中去,應該多動手操作。

  見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見習中提升能力,在見習中學習都是非常關鍵的,抓好見習,是關鍵的,邁好這一步,是步步高的前提。新聞是一種客觀的報道事實的學科,它具有真實性和新鮮性,時效性特強的學科,新聞更是注重實踐的學科,所以應抓好見習中的每一個環節,深刻體會,認真學習。

  見習報告拓展2

  見習是一個師範生成長為一位合格教師的必經之路,也是檢驗每一位師範生教學技能的前奏;見習是師範生教學生涯的開始,是師範生展示成果的舞臺!面對見習我既有幾分興奮又有幾分擔憂,興奮的是我即將走上夢寐以求的教學舞臺在那兒展開我教學生涯中的第一堂課,面對我的第一波學生,即便只是為期一個月見習學生;擔憂的是怕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學校安排的見習任務,不能搞好見習學校交給我的教學任務,不能順利的完美的解答學生的質疑,怕自己不能很好把握學校“立德樹人”的校訓!

  2010年9月1日我懷著沉重而興奮的心情走進了我闊別五年的母校——xx縣中心中學,在這兒承載著我中學時代的記憶,中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五年前我從這兒畢業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而今回到母校進行我的教學見習,開展我的教學工作。面對我的學弟學妹們,我無比激動興奮,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中學時代活潑奮進的我們,看到了曾經那個渴求知識追尋理想的我們;面對我的老師們,心中滿是愧疚,畢竟當年的我很頑皮,很叛逆,在那個時代總是讓老師操心;面對我的母校,我無比的自豪,是它培育了我,是它帶我走過那個朦朧無知的年代,是她引領我走到了今天的學習,也是她為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

  在為期一個月的見習中,讓我體會到做為一名教師經歷的點點滴滴,讓我初次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在教學見習中虛心聽取指導教師的建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認真開展每一堂課的教學,認真總結教學經驗,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開展見習工作,雖然很累很苦,但也有很多收穫。

  一、 見習目的

  見習對於我——一名即將畢業的師範生來說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生源地展示自己教學技能的機會,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檢驗自己學業成果的舞臺。這不僅僅是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更是一個瞭解學生學情、熟悉教學方法策略和各個教學環節的機會,還是一個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機遇,為此我在為期一個月的見習工作中認真研習教材,總結學生學情,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準確的處理學生提問和質疑,並在教學中恰當處理師生關係。

  為期一個月的見習轉眼即逝,通過見習,我充實了自己,學會了如何教學,如何處理師生關係,學習到了許多未曾接觸過的東西,在見習中很快的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經歷了這段見習生活,讓我感受到新一代教師肩上的重擔,體會到教師的艱辛和不易。在見習過程中,我對比自己的中學時代,感受著我們與90後學生的差別,90後的學生領悟能力、資訊接收能力、對新事物的認知能力都遠遠的超越我們的時代,這對我們師範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知識要求、教學技能和豐富的知識蘊含。見習過程中,我熟練地掌握了教學技能,不但如此,我還學會了如何處理與學生關係的技巧。

  二、 見習學校簡介

  xx縣xx鎮中心中學原稱xx縣xx鎮第七中學,是一所位於xx縣縣城西北處,背靠獅子山,臨近鯉魚河,是我縣師資相對較好、離縣城最近的一所初等中學,共有教職工百餘名,其中優秀教師佔百分之七十左右,中學骨幹教師佔百分之十五左右,自辦學至今為我縣培育了近萬名優秀畢業生。該校現有三十餘個教學班,在校生近兩千餘名,其中畢業班九個,一個重點實驗班。

  三、見習內容

  ***一***聽課見習

  2010年9月1日,見習學校正式開學,主要任務是學生報名和開展學前教育,在見習指導教師陳老師的安排下,我參加了初二119班的學前教育,學生報到後,119班班主任舒老師在班上開展了近一個小時的學前教育,內容如下:

  1、新學期開始,應訂立本學度的學習目標;

  2、新學期新風貌,在新的一個學期,大家升了一個年級,必須糾正初一年級養成的不良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風貌;

  3、樹班風,促和諧,在新學期教學開始前,先要樹立良好的班風,促進班級間的和諧,同學間的和睦,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4、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合理切合實際的目標理想。

  9月2日我在初三110班開始了我的聽課見習,陳老師上的第一堂課是《課外古詩詞背誦》本屆設計十首古詩詞,陳老師採取的是以講授法為主,陳老師詳細的講解了詩詞中的前五首,後五首由學生自己講解學習,講解過程中允許學生自由答辯,最後由陳老師指出學生講解過程中的不足以及不恰切的地方。我聽的第二堂課是陳老師在初二119班講授的《課外古詩詞背誦》,教學方法以初三110班大體一致。在聽課見習中我認真記錄指導老師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體會指導老師的教學方法,瞭解學生的學情以及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效率,課後認真總結指導老師的教學經驗和方法,給出中肯的評價,並在評價中糾正自己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學習指導教師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中處理突發事件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