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的感悟有哪些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職責,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成長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那麼別人?不妨一起來借鑑一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感悟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庭教育孩子的感悟

  關於學習興趣和快樂

  別太相信學習是快樂的。

  高階學習都是枯燥的,不討厭就是興趣。認為學習是快樂的很少,如果真有快樂,那也是通過學習考出高分的快樂。如果一個人能夠在學習中感到快樂,那就很可能成為大師級人物。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的。絕大多數人是不得不學,是為了某種目的去學。所以,品質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相信我們的孩子是屬於大多數人中的某一個吧。憑什麼學習是快樂的?學習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績基本上都來自學生的好習慣,什麼時間專注的做什麼事,日積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而我們教育總是想給孩子更多的快樂,給孩子更多的遊戲時間,不停的對孩子讓步。天底下哪有這樣的教育?不要糾結社會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什麼素質教育、什麼應試教育。應試是最基本的素質。

  關於教育中的鼓勵

  現在,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勵,俗稱“戴高帽子”,更有專家說出這樣的話:好孩子都是誇大的,我實在是不敢苟同。適當鼓勵孩子有自信,這是對的,但是不能過度。在這種教育下的孩子將來到社會,他面臨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毀把他推向萬丈深淵。

  教育可以沒有懲戒手段嗎?單憑鼓勵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認為,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這個社會是殘酷的,要準備受到很多委屈。

  關於言傳身教

  教育目的就是要讓下一代超過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後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潛能最大的挖掘出來。

  我真感動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好某門課,自己另買了一套教材,和孩子一起打拼……我真佩服有些家長,為了做孩子的表率,從來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不上網……孩子的奮鬥非要毀掉父母的幸福?這樣的孩子能走多遠?我認為,父母的作用應該是點燃孩子積極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燒自己企圖去照亮孩子,有多少父母燃燒一生化為灰燼,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只有內心無比強大的孩子,才能戰無不勝,歪風邪氣也影響不了他。幫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進步,努力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計劃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規劃一個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美好願景比什麼都重要。

  關於考試分數

  放在最後說,是因為我不想說,因為我覺得它比前五點說的相比,太次要。但我又不得不說說它,在中國,它又是那麼重要。大多數家長把分數當作教育的唯一目標,我覺得,唯一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數應該是高考成績,在省示範高中任教的我看多了孩子分數的起伏,看多了家長的束手無策看多了孩子的淚流滿面,所以更看清分數對家長和孩子的折磨。

  所以,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在孩子身心都還稚嫩的時候,不要為分數犧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長。小學就要求雙百分,有些過分。孩子得了100分就給獎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揚,100分就是沒有缺點沒有漏洞?

  小學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遠?數學大師陳省身生前為中科大少年班題詞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時解釋說,原生態的學生一般考試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 100分要下好幾倍的努力,訓練得非常熟練才能不出小錯。要爭這100分,就需要浪費很多時間和資源,相當於土地要施10遍化肥,廢掉的是孩子學習的激情 和創造力。

  在分數面前,毫不猶豫的選擇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動力,父母的冷言冷語可能是壓在孩子身上的最後稻草。做一個有遠見的家長,過程比結果重要,只有完美的過程,才會有無憾的結果。孩子想當第一名的願望與生俱來,就像大樹拼命往天上生長,為了獲得更多的陽光和雨露一樣,這不是教育的功能,這是生物的本能。

  教育的作用是什麼,我認為就是家長在旁邊關注、期盼和守望,及時清除小樹旁邊的雜草和害蟲,在狂風暴雨把小樹吹歪了的時候,第一時間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長。

  家庭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從自我教育開始

  父母喜歡看書,忘情工作,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時給他們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待孩子的學習,不能光說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好。我的女兒非常喜歡看書,我就給她買各種書籍,她看書的時候,我也和她一起看書。她看過的每一本書我也都認真讀過。她看完書,我會讓她描述一下書的大概內容。我們要求孩子幹事情要認真。孩子做完作業,我都會檢查一遍,發現她字寫得潦草,會要求她擦了重寫。平時我會留意她的成績,如果哪科出現問題,我會在家給她適當地留些作業,讓她加深印象,努力自己學會。

  二、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不指責

  我一直堅持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天才,要賞識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總和別的孩子比,因為這沒有什麼意義。我經常把孩子和我小時候相比,我覺得她就是天才,她比我小時候優秀多了。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多和孩子適當地好好溝通,多給孩子一些關愛。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希望她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小事。

  三、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再忙、再累,你都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開心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們小組得正字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女兒的時候,她總是十分興奮地向我彙報一切,當她說出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她的意見,與她商量辦,給她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四、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觀就是一個人對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和認識。不同的人,他們的人生觀也不盡相同,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就是教育孩子成功的第一步,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以此為準繩,確定理想為之而不懈奮鬥,終會有一天你的人生因你的努力而精彩。

  五、善於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從興趣出發,才能讓孩子樂學。我從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捉孩子的興趣點,加以引導,然後再給她的興趣去點溫加油,讓她燃燒起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當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恆,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養。家長和學校攜手,讓孩子的明天更好!

  家庭教育孩子的建議

  一、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長,最最離不開祥和安全的家庭環境。首先是和諧安寧的家庭氛圍給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與幸福感。要讓孩子全面發展,和諧家庭至關重要,建立溫馨的家庭。才能讓他們有信心、有興趣學習,在家中,不但要給孩子和諧愉快的學習空間,而且還要儘可能地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有愛心。再次,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學習和遊戲。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遊戲對孩子來說必不可少,父母要讓孩子在學習和遊戲中得到成功的喜悅,使孩子在學習和遊戲中充分找到樂趣。讓孩子覺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給孩子一個愉快的成長空間。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著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平時與孩子相處時總會發現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願,有時甚至無理取鬧。但父母應該給孩子辯白表達的機會,耐心地聽取孩子的意見,要讓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說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過錯,進而主動改進。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和付諸的行動往往起著關鍵性作用。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引導孩子無論幹什麼不但要用心而且要盡力,即使結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當孩子有了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於斥責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然後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了,會造成什麼後果,以後應如何改正錯誤。多鼓勵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不要盲目地批評他們的努力和失敗。給孩子樹立信心,自信心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不能夠讓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失敗,而應該讓孩子樂於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成功。正因為這是一個漸進的培養過程,因此,需要我們無論在生活的小事上,還是在遊戲、學習中,都需要始終注意這一點。生活中,孩子需要幫忙,需要愛,作為父母不是全盤代替,而是進行合理的關懷和訓練,要讓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動樹立的,而不是別人能給予的,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1.歷史上家長教育孩子的經典例子

2.小學家庭教育心得體會3篇

3.關於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4.家庭教育心得體會範文3篇精選

5.關於家庭教育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