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減肥有什麼技巧

  想要快速減肥,排毒是關鍵。很多人的肥胖並不是貪吃不運動,而是體內毒素過多,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排毒減肥的技巧1.減少毒素汙染

  在現代的環境中,來自生活周遭的毒素來源很多,尤其愈來愈嚴重的空氣汙染問題,不但會降低呼吸品質,使器官累積毒素、加重身體負擔外,藥膳專家林秋香老師表示,食物殘留農藥、品質不新鮮、新增太多穩定劑的便利食品以及抗生素含量過多的海鮮類食物等,都是干擾身體代謝、累積毒素,進而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議居住在城市的人,假日別老是窩在棉被裡,還是多到郊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讓妳的肺和呼吸系統獲得好能量,且平日也應多留意飲食的品質,選擇新鮮度高、以原味或簡單烹調方式的食物為主。

  喬醫師小叮嚀

  針對個人的生活習慣方面,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喬聖琳表示,有長期熬夜、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的人,易影響肝、腎的排毒系統,消耗身體機能,增加負擔;而且愛吃刺激性食物的人***如:油炸類、醃製類、燒烤類***,也容因此發生胃腸功能等問題***如:便祕等***,使身體的代謝功能異常,囤積過多毒素於五髒六腑之中。

  毒素扼殺健康

  毒素就像隱形殺手,一旦累積於體內的時間太久,便會扼殺自己的健康和美麗, 喬聖琳醫師表示,毒素在短時間內可能會造成便祕、脹氣、臉色暗黃與冒痘痘等問題,然而毒素長期累積下來,將可能引發慢性發炎、惡性腫瘤、癌症等嚴重疾病的產生。

  排毒減肥的技巧2.多喝水

  藉由多喝水的方式,可增加人體排汗與排尿的功能,進一步達到舒緩便祕,預防惡便久留於體內的效果;以中醫的觀點而言,肺與大腸互為表裡,有互動影響的作用,由於肺主皮毛***如:面板毫毛、汗孔等***,可抵抗外邪、溫養肌膚表層,並具調節汗孔開合的作用,如果受外邪入侵,身體將出現惡寒、發熱、鼻塞、咳嗽、哮喘等症狀;至於肺與大腸互為表裡,是通過經脈的互為傳導所構成的表裡關係,肺氣下降,腑氣下行,則大腸的傳導正常,糞便排出就會通暢。

  林秋香老師提醒,多喝水確實有助於體內雜質的排出,但千萬別以為喝飲料也可達到相等的效果,畢竟含有高度糖分、奶精、化學新增物、人造脂肪或反式脂肪成分的飲料,不僅會增加身體負擔,還讓妳在不知不覺中攝取更多的熱量,掉入肥胖的陷阱。

  排毒減肥的技巧3.好睡眠

  充足的睡眠讓人一覺醒來精神奕奕,一整天活力充沛,許多醫學研究顯示,睡得好有益於新陳代謝的運作順暢,提高免疫力,但是如果長期睡眠不足,不僅容易有疲倦勞累的情形,也會影響脾胃功能和營養的吸收,使身體的運作機能下降,造成毒素的累積。

  其實,睡眠不足與脾胃的功能相互影響,長久下來,將形成惡性迴圈,健康每況愈下,中醫古書記載,脾胃之虛,怠惰嗜臥,當脾胃功能不好時,便容易氣血不足,造成腦部供氧不順,易昏沉嗜睡的問題。

  排毒減肥的技巧4.按摩穴道

  喬聖琳醫師表示,泡足浴的方式不但簡單便利,可刺激腳上的許多穴道外,還有助於人體將汗液和毒素自腳底排出,是一種不錯的排毒方式;此外,很多人在接受足部按摩、經絡推拿、油壓與指壓…時,會覺得某些穴道按摩起來特別痛,即表示這些地方的氣血迴圈有不順暢的問題,其內部可能因阻塞而造成肌肉痠痛症狀,若增加按摩的次數,問題即可獲得舒緩,氣血也會得以順暢許多。

  排毒減肥的技巧5.聰明飲食

  進食是每日不可或缺的活動,因此吃多了不良食物,便會造成過多的廢物積存於胃腸中,因一再地被吸收,成為身體負擔而影響毒素的排放,因此,平時多吃可解毒、有助於排毒的食物***如:蕃茄、橘子、草莓、奇異果、蘋果、綠花椰菜、高麗菜、菠菜等***,以達到促進免疫力,提升健康的功效; 林秋香老師建議,多吃十字花科類的蔬果食物,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達到抗氧化、抗自由基以及排毒等效果,且顏色愈深的蔬果食物,其抗自由基的程度愈高,排毒的作用力愈強。

  排毒減肥要注意的飲食

  Tips1.選購新鮮食物

  不新鮮的食物容易滋生病菌,造成肝臟解毒時的負擔,因此平時在選購食品時,可從其顏色與外觀、是否有標示有效日期等要點加以判斷,其是否具充分的新鮮度,且為了避免吃進食物殘留的農藥,建議在食用前,務必要充分地衝洗,千萬別因為懶惰或節省水資源,而影響妳「吃」的安全。

  Tips2.少吃外食

  很多外食的烹飪用油,是使用氧化過且重複使用的不良油品,當食用進人體後,不但會造成自由基的產生,破壞體內的好細胞,甚至會影響免疫系統,耗損健康;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油炸事件便是最貼切的例子。

  Tips3.改進偏食習慣

  怕胖的人通常不敢吃五穀雜糧類的食物,擔心澱粉囤積導致體重上升,對此, 林秋香老師解釋,五穀雜糧食品其實是推動身體運作的好食物,若完全不攝取的話,反而會造成營養失衡,達不到瘦身的效果;因此,想要健康瘦身的人,應均衡並多方位地攝取五大營養素,且在烹調方式的應用上,應選擇愈簡單、愈能保留營養成分的食物,愈能減輕身體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