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摺紙活動反思

  摺紙向來是幼兒園大班教學中的重要活動之一,摺紙在提升幼兒審美素質、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創新意識的發展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摺紙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智力遊戲,它就如美幻的魔術,將一張紙在手中經過巧妙的折壓、翻、貼上、描繪等手段,變出一件件形象、誇張、富有趣味的作品,深受孩子們喜愛。在摺紙過程中,孩子們手腦並用,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都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小鴿子是幼兒所熟悉和喜愛的一個小生靈,當我出示紙折的小鴿子時,孩子們都感到非常的好奇,不知道老師怎麼折出來的,一下子激發了孩子們想學的慾望。因此,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孩子們個個都能積極參與。在操作時,引導幼兒互相幫助,在小鴿子中間穿上紅線,促進幼兒互相合作。但在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如在折壓小鴿子的翅膀時,年齡小點的和平時不太愛動手的幼兒沒能很好的掌握。這與我在講解示範時不清楚或者現場示範的次數少有關。在講解示範時我忽略了年齡小的、不太愛動手的幼兒。我告訴孩子們折小鴿子翅膀的方法,演示次數不夠多,年齡小的幼兒沒有看清楚,再加上不願問老師,導致部分幼兒沒能很好的掌握。

  通過這個活動,讓我認識到在以後的活動中要關注班中孩子的個體差異,在教學活動中,努力讓孩子們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進步!為了讓孩子們在摺紙活動中對摺紙感興趣我還有個小小的建議:一、把摺紙教學融入一日活動中,不要把摺紙教學緊緊束縛在一節課上進行,在區域活動時間可給孩子們投放大量的紙張,讓幼兒自由自在的嘗試到在老師的指導下折出各種圖形,既鍛鍊了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又增加了師幼互動的機會。二、在幼兒園開展摺紙比賽,增加幼兒的興趣和教師教學的動力。三、讓摺紙迴歸家庭,讓父母和孩子共同做,又融洽了親子感情,一舉兩得。

  範文2

  新學期開始了我們這學期又曾加幾名新生,我們班大部分幼兒動手能力還是不錯的,但是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

  這周的結構遊戲是折小兔子,能力強幼兒在看過我示範後就能自己折會,而能力相對差一點的幼兒還需要我一步一步的教。對中班孩子來說,只要學會了紙工製作的一些方法,教師可以慢慢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嘗試獨立完成。

  每次***活動中的***紙工活動前,我先做好作品,小朋友進行模仿製作;紙工活動區域內也可以擺放老師的作品,讓幼兒去模仿,;逐漸的,老師做一些半成品的物品,小朋友進行半模仿,比如:為孩子們準備好了作品的一半,而另一半則由小朋友自己發揮完整作品。

  反思這個問題,在教學我會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讓幼兒輕鬆愉快的進行紙工藝術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挖掘幼兒的自主創作潛能。能力差的孩子給予正面引導及手把手幫助。

  孩子由於天賦與遺傳原因,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當能力差的孩子在操作活動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必須多多給與鼓勵和幫助,,養成多動腦筋的習慣。並且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錯”。因為孩子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於成人的評價,成人以肯定與堅信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意識到: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同時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同步進行操作,或者手把手地幫助,這樣孩子接受的會快一些。這樣對孩子動手能力的發展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孩子樹立自信心有很大的幫助,還能進一步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對能力較強的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給予更多的鼓勵與支援。動手能力較強的孩子往往思維比較活躍,想法比較多。簡單的紙工內容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慾望,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給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讓他們去創作更難的作品成了必然。當他們在製作過程中,教師要給予鼓勵和支援,作品完成後要給予讚美和表揚,為下一次的操作樹立自信心。

  範文3

  春天裡百花開,在上次摺紙活動——向日葵後,孩子們對於摺紙花非常有興趣,這次摺紙的內容我便選擇了孩子們喜愛的牽牛花,也叫喇叭花。

  本次活動中我預設了三個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示用雙正方形摺疊花。

  2.通過觀察摺紙示意圖和教師的示範講解,藉助圖示和相互學習從而掌握雙正方形的折法。

  3.喜歡摺紙活動體驗摺紙活動的興趣。從活動的效果上來看,目標基本達成,孩子們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去,體驗活動的快樂,但是個別孩子們在雙正方形折法上的還不能獨立的完成。

  活動一開始,首先,我以猜謎的方式引出牽牛花,孩子們很熟悉牽牛花一猜就對。接著我簡單介紹牽牛花的特徵,這樣孩子們對牽牛花有了初步的瞭解。然後我出示了摺好的一些牽牛花引入,引導幼兒觀看牽牛花的結構再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步驟圖,先讓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看看說說牽牛花的折法,在提出疑惑,有疑惑的地方再做詳細講解,最後請個別幼兒一個一個按步驟探索、交流折牽牛花。這樣的方法給了孩子強烈探索的機會,增添了孩子學習的慾望。其他孩子都能十分認真地觀看同伴的示範,我在旁邊做講解。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於對摺、壓平、剪等基本方法掌握的比較好,特別是在翻出花朵時,開始時有幾個孩子還在擔心請我幫忙。經過我的提醒,不會的地方可以看看步驟圖或者問問老師和身邊的小朋友,經過我的鼓勵大多數幼兒都能正確的製作出來。而且也越來越精細。活動結束後我對自己本次活動進行了一次反思,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的課前準備充分,示意圖能按照步驟進行,便於幼兒觀看。

  二、教師能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差的幼兒,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互幫互助。

  三、在講解示範,也就是幼兒提出的疑惑時,我把折雙正方形當做重點和難點,孩子們在這個步驟能獨立的完成,只有個別給予個別輔導。

  四、在觀察巡迴中,我能顧及到每一位幼兒,對於能力差的幼兒給予更多的關注。

  五、在最後一個展示評價環節時,幼兒的嘴貧都展示在黑板上,他們能直觀的觀察和交流,給了幼兒足夠的評價和交流的機會。讓每個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多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就算一開始折得不算漂亮也沒關係,只要是自己的成果就行。

  活動反思已經成為了我教學活動後重要的一個步驟,反思是一個能促進自己的教學能力的提高一個重要手段,而我也將在反思中得到成長,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教育。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