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科學隨筆

  科學讓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生活讓科學散發光芒。那生活與科學的文章,大家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一

  科學不僅僅是科學家的專利,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你沒有留意的科學道理。

  有一天,父母都不在家,我餓得慌,就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我想我還是煎自己最愛吃的荷包蛋吧。於是,我先把平底鍋放在爐子上,擰開煤氣灶,待鍋燒熱後,就往鍋裡倒油。然後我又從冰箱裡拿來雞蛋,拿了碗,準備打雞蛋。我剛手忙腳亂地做好準備工作,這時油在鍋裡直冒青煙,我急忙上前把火擰小,哪知手上的水珠滴進鍋裡,頓時響起了“啪啪”的爆炸聲,濺起了油花。我急忙躲開,又迅速把手擦乾,又做了起來。煎完後,懷著疑惑的心情吃了起來。那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的心頭:為什麼水珠滴進油裡會濺起油花併發出爆炸聲呢?我在客廳裡不停地徘徊,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老爸回來了,我連忙上前去問,可老爸卻賣關子:“你現在讀五年級了,有不懂的問題應該自己去探究了”。沒辦法,我只好請教無聲的老師——書了。

  翻開《科學王國裡的故事》一書後,我茅塞頓開:,水珠掉入加了熱的油鍋裡,就立刻沉了底,但它又馬上變成了水蒸氣,迅速從鍋底躍出油麵,發出了噼裡啪啦爆炸聲,同時油花四濺。翻到後一頁,我找到了更詳細的解釋:由於油比水輕,油的沸點高達200多攝氏度,而水的沸點只有100攝氏度,當水珠滴進油鍋時,而油鍋的溫度早已超過100攝氏度,所以馬上就變成水蒸氣並帶起了油花。

  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肯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就能揭示許多鮮為人知的科學祕密。

  篇二

  生活處處有科學,如果違背科學辦事,就會遭受挫折;科學處理問題,常常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如果你不信,那就聽聽我養魚這件事吧。

  前幾天,我家買了十幾條小魚,我把他們當寶貝一樣供著,可是小魚總是死,這是怎麼回事呢?

  喂錯飼料

  我把魚放在一個大盆子裡,每天都按時喂小魚我最愛吃的零食。可沒幾天,幾隻魚都“魚仰肚翻”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於是,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是喂錯飼料了,於是我立馬把魚的“伙食”換成了專用魚食,從此,魚就再沒有“吃”死了。

  不勤換水

  給魚換了“伙食”後,還是有幾隻魚肚皮朝上——上西天了。這又是為什麼呢?我想啊想,腦汁被絞光了,也沒想出來。我又觀察了盆子,盆子裡除了多了一些魚的排洩物以外,沒有什麼特別的。沒辦法,我只好用老方法——上網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魚的排洩物能汙染水,對魚的身體有危害。而且不經常換水,水中會聚集許多髒東西和有害物質,對魚的健康也有損害。我恍然大悟:噢,原來還要換水啊。於是,我只要沒事,就給魚換水,這樣魚的健康狀況就好多了。

  雖然這次養魚,魚“光榮犧牲”了一大半,但這讓我明白了生活處處有科學。生活離不了科學,科學離不開生活。讓我們一起運用科學,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篇三

  昨天下午,驕陽似火,天氣異常悶熱。媽媽見我煩躁不安,關切地說:“你用溼毛巾擦擦身子就涼快了。”我照著做了,真的,身上涼快多了,腦子也清醒了。我轉身問爸爸:“這是為什麼?”爸爸神祕地說:“你不知道吧?我做個實驗你就明白了。”

  爸爸端來一盆涼水,從牆上取下溫度計。爸爸問:“溫度計現在多少度?”

  我立刻回答:“37度。”爸爸把溫度計放入水中,只見水銀柱緩緩下降。爸爸又問:“如果把溫度計從水中拿出,水銀柱會有什麼變化?”“當然上升,盆外熱嘛。”我脫1:3而出。爸爸笑了笑,沒說什麼,只是從水中取出溫度計,讓我仔細觀察。我聚精會神地盯著水銀柱,可是出乎意料,溫度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又過了一會兒,水銀柱才開始回升。

  我大惑不解。爸爸啟發我說:“溫度計從水中取出後,表面帶有什麼?”

  “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後來怎樣了?”“蒸發了。”爸爸進一步追問:“蒸發時需要吸收什麼?”“液體蒸發需要吸收熱量。”爸爸又問:“那你說說為什麼取出溫度計,溫度先下降呢?”我這才恍然大悟,胸有成竹地回答:“溫度計表面的水蒸發,吸收了溫度計的熱量,所以水銀柱先要下降。噢!溼毛巾擦身,身上有水,水蒸發吸收了身上的熱量,所以感覺涼快。”爸爸滿意地笑了。

  多有趣啊!生活中處處有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