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會議講話

  建設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優秀人才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同志們:

  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我們用了一天的時間召開20xx年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會。會議開的很好,很成功。

  一是時機恰當。省政府剛剛召開了貫徹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推進會,朱靜芝副省長出席會議,並就貫徹落實全教會精神,推動我省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發表了重要講話。我們現在召開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會,正是貫徹推進會精神的最好時機。

  二是高度重視。昨天下午,希文廳長親自出席會議並做了講話,這充分說明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對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希文廳長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期間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的成績,並就全省“十二五”期間教師隊伍建設的戰略目標和重點工作做了部署。各市教育局、各有關院校和單位的負責同志親自到會,並做了很有價值的經驗介紹,也充分展示了各方面對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

  三是內容豐富,形式創新。各市教育局的發言各有側重,都有好的經驗和做法可資相互學習借鑑;國培、省培的承擔機構和縣級進校經驗交流層次分明。既有領導講話,又有總結交流,還有實地參觀學習。可以說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四是進一步明確了目標任務。這次會議,既是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20xx年度的工作總結會和20xx年度的工作部署會,更是全省“十一五”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總結會,也是“十二五”教師隊伍建設的工作部署和動員會。這次會議的召開,進一步明確了我省“十二五”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任務,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間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指明瞭方向。

  下面,我就落實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十二五”戰略規劃和目標任務,重點強調七個方面的問題。

  一、落實好“十二五”教師隊伍建設的規劃制定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做好中小學教師隊伍工作,首先必須有一個好的規劃。因此,我先就如何規劃好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談三點意見。

  第一,著眼全域性、整體部署。各市、各縣在規劃“十二五”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時,一定要站在整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站在全市、全縣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全域性高度,對教師隊伍建設進行整體規劃和統籌安排。省政府《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是指導全省“十二五”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綱領性檔案,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五年做好教師隊伍建設的總藍圖。各地要緊緊把握省政府《意見》的精神實質,結合區域實際,對“十二五”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規劃進行整體設計和通盤部署。教師隊伍建設是個系統工程,不僅僅是培訓,涉及教師編制、工資待遇、職稱評審、崗位聘任、交流輪崗、經費保障等諸多問題,因此,要積極會同本級編制、人事、財政等有關部門,通力協作,形成合力。

  第二,圍繞目標、突出重點。省政府《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我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是,“用五到十年時間,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中小學教師隊伍”。這裡,目標非常明確,重點也非常突出。規劃好本市、本縣的“十二五”教師隊伍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這個目標,在突出重點上下功夫。什麼是重點?師德、素質、結構、活力就是我們的建設重點。一是要進一步強化師德建設,切實提高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加強培養培訓,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三是採取有力措施,從城鄉結構、區域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學科結構等方面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四是加強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通過骨幹體系建設、補充優質力量、合理調配流動、完善退出機制等有效途徑,切實提高隊伍的生機與活力。

  以綜合素質提升為例。我們不提倡唯學歷論,但學歷水平的確是衡量隊伍水平非常重要的標誌。儘管我們在“十一五”期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歷達標任務基本完成,但對照省政府提出“十二五”目標,我們在學歷水平提升方面的任務還很重。按照省上《實施意見》的要求,到20xx年,我省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大學專科學歷的比例要達到85%,初中教師本科學歷的比例要達到75%,高中教師研究生要達到10%***目前分別為77%、58%和3.6%***。我們都知道,學歷提升需要一個過程,是慢功夫。那麼,如何調動並激勵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如何為他們的學歷提高創造條件,就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第三,找準問題、突破難點。昨天上午,希文廳長在總結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十一五”成績的同時,也深刻地指出了目前還存在的主要問題。如優質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不高的問題,教師培訓體系不完善,培訓能力不高的問題,政策引領不夠有力的問題,管理體制不完善、執行機制不順暢、和經費投入保障不夠有力的問題,等等。其中有些問題還比較嚴重。研製規劃就是要瞄準重點和難點問題,尋求突破。要著力破解制度改革、機制創新、培養培訓、資金保障和督導考核等五年方面的制約和障礙。各地在規劃“十二五”教師隊伍建設時,一定要根據省政府《意見》精神,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找準問題、抓準難點,突出規劃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確保落實人人360學時的培訓任務

  《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對教師實行每五年一個週期的全員培訓”。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明確規定,每位教師每五年必須完成360學時的培訓任務。360學時是硬指標,是覆蓋全員的硬任務和剛性要求,必須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如何落實360學時,重點應當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以實施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為契機,規劃好全員培訓載體。“陝西省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在《貫徹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中確立的十大重點工程之一。20xx年是“十二五”規劃的啟始年,也是實施20xx—20xx新一週期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第一年。各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統籌規劃、改革創新、按需施訓、注重實效”的原則,對新一週期全員培訓進行統籌規劃,研究制訂科學可行的培訓規劃和實施載體,確保每一位教師在5年之內都能夠接受不少於360學時的培訓。要象做工程規劃那樣,精確設計,要使每一位教師都進入培訓載體,不能大呼隆,不能玩數學遊戲。要有真措施,要見真成效。

  ***二***要建立科學有效的360學時考核制度。通過修訂《陝西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進一步加強培訓制度建設。建立並完善中小學教師培訓證書制度,建立教師培訓管理檔案,逐步實現教師培訓檔案管理的制度化和資訊化。建立嚴格的教師培訓成績考核辦法和學分管理制度,規範教師培訓的成績考核和學分***學時***管理。將教師完成培訓學分***學時***和培訓考核情況作為教師資格定期註冊、教師考核、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的必備條件和重要依據,從制度上引導、激勵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三***建立培訓質量跟蹤評價制度。一是建立培訓機構資質認定與准入制度。省教育廳將制定教師培訓機構資質的認證標準和認定辦法,組織實施教師培訓機構資質認證。經省級教育廳認定具有資質的培訓機構實施的培訓專案,方可記入教師培訓的學分管理檔案。二是逐步實行教師培訓專案的招投標制度,擇優遴選師資力量強、培訓條件好的機構承擔培訓專案。三是建立教師培訓質量評估機制。完善教師培訓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對培訓專案的過程評價和績效考評。

  ***四***創新培訓模式,構建立體互動式培訓體系。完成360學時,僅靠脫產集中學習肯定是不夠的,“陽光師訓”送培下鄉的形式、遠端網路培訓的形式、影子培訓的形式、校本研修的形式都必須堅持。去年,我們在“國培計劃”中第一次嘗試了3—5個月的“置換脫產研修”形式,將集中脫產與影子培訓相結合;同時還嘗試了將“集中培訓”、“陽光師訓”與遠端網路跟進相結合的形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實踐過程中,要結合國家和省上確定的試點改革專案——“義務教育階段全員培訓模式改革”專案的實施,積極探索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有效結合,不斷創新培訓模式,構建立體互動式的培訓體系,最大限度地滿足老師們參加高質量培訓的願望和需求。

  三、建立教師隊伍骨幹體系,打造我省名師品牌

  省委、省政府在《貫徹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設立“三秦名師”、“三秦名校長”榮譽稱號,“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年前,省教育廳已經印發了通知,決定從今年起在全省實施“陝西省中小學名師成長計劃”和“陝西省中小學骨幹教師培養計劃”,利用5年時間,逐步建立我省中小學三級骨幹教師培養體系,努力造就一批中小學教學名師和學術領軍人才。關於名師和骨幹體系建設,需要落實的重點有三個方面,一是設定的層次與序列;二是物件選拔和培養策略;三是明確職責與發揮作用。

  關於設定的層次與序列。剛才,侃淳同志對我省中小學教師骨幹體系做了初步的界定。初步看來,應當是“三級三列”:即省、市、縣三個層次;名師、骨幹教師、教學能手三個序列。這個界定是否科學合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論證。西安、寶雞、漢中等市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初步嘗試,也可以進一步積累經驗。各市在這方面也要抓緊研究並落實。

  關於物件選拔和培養策略。選拔好物件是做好培養的基礎。各市、縣在做這項工作時,一定要嚴格條件,逐級稽核,層層把關,寧缺勿濫。要通過賽教、答辯等有效方式,真正把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有培養前途、有責任心的好苗子選上來。在培訓策略上,可以利用國內外、省內外最好的優質資源和優勢條件,採取更開放、更靈活的方式。在培養過程中,要嚴格考核辦法,實行動態管理。堅持年度考核與期滿考核相結合。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培養資格;年度考核合格者,方可進入下一階段培養。培養期滿經綜合考評合格者,方可正式授予名師或骨幹教師榮譽稱號。

  關於明確職責與發揮作用。名師和骨幹,既是榮譽,更是責任。作為榮譽,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大的進步空間和更高的追求目標,形成良性的激勵機制。作為責任,就是必須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的作用,進而促進整個區域的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帶動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的提升。各市、縣在做這項工作時,必須有明確認識,制訂名師和骨幹教師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既要建設好這支隊伍,更要明確職責,管理好這支隊伍。要有制度、有措施,確保這支隊伍作用的發揮。

  這些年,我省雖然湧現出了幾位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優秀教師,但還是缺乏像霍懋徵、魏書生那樣有威望和號召力的名師和學術領軍人才。不是我們沒有這樣的好老師,而是挖掘不夠,培養不力。因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這方面的工作,力爭在全國範圍內推出我們的領軍人才,打造陝西的名師品牌。

  四、全面推進校本研修,切實發揮主渠道作用

  全省中小學現有專任教師35萬人,除網路學習外,靠脫產學習或送培下鄉等方式,很難做到全員化。做實校本研修是解決教師全員化的基本途徑和可行性載體。針對性強,方便靈活,低成本高效益。全面開展校本研修,是省上著力推進的一個戰略抓手。去年12月,省教育廳向全省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的意見》,對校本研修做了頂層設計。關於這個問題,我著重強調以下幾點:

  第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加強對校本研修工作的領導和指導,統籌規劃,統一部署,整體推進。按照“面向全員、整體推進,區域協作、資源共享,以校為本、突出特色,聚焦課堂、注重實效”的原則,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制度,採取有力措施,加強領導,強化管理,全力推進校本研修的開展。

  第二,校本研修的推進工作,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領導下,由各級教研部門牽頭負責實施。省上在省教科所設立全省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專案執行辦公室,統籌規劃和指導全省的校本研修工作。各級教研部門要明確目標任務和要求,加強對校本研修工作的業務指導,要根據本區域實施情況,制訂區域推進計劃和實施方案,由市到縣、由縣到片、由片到點,級級落實,層層推進。

  第三,校長是本校校本研修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做到校長負責,人人落實。要立足本校實際,制訂科學可行的校本研修規劃、年度計劃和實施方案。要將校本研修與學校發展、學校文化建設相結合。每位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發展目標,制訂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和年度研修計劃。

  第四,設立校本研修實驗區。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都要設立本級校本研修實驗區和示範基地。省教育廳將在陝南、陝北和關中地區各選擇1-2個縣***校***作為省級實驗區和示範校,開展校本研修創新試點,為大面積推進校本研修積累經驗、樹立典型。各市、縣***區***也要創造性地開展試點工作,發現典型,總結經驗,由點到面,及時推廣。

  第五,培育並建立一支校本研修推進與指導的業務骨幹力量。省教育廳從今年起,設立全省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引領者專業培訓。各市、縣也要採取相應措施,開展校本研修業務骨幹的專項研修活動,精心打造一支業務骨幹隊伍。

  總之,關於推進校本研修,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科研機構和中小學校長一定要切實負起責任,逐步建立和形成行政推動、教研主抓、校長負責、實驗推廣、全面推進的工作格局。

  五、統籌和調動優質資源,紮實推進高等師範類院校服務地方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

  為充分發揮我省高等師範類院校的資源優勢,進一步強化師範類院校服務基礎教育的意識和功能,積極構建開放靈活的教師終身學習支援服務體系,今年三月,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推進師範類院校服務地方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意見》。昨天下午,會議特別邀請陝西教育學院楊成軍書記就學校黨委和行政高度重視、做強做好培訓工作做了經驗介紹。今天上午,會議又組織各位代表赴陝西師範大學實地參觀學習,聽取了趙彬校長的經驗介紹。這樣安排的用意就是讓全省的師範類院校能夠學習借鑑這兩所學校的經驗,切實增強服務意識,做好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

  第一,培訓也是師範類院校的重要職責。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是高校的三大職能。師範類院校除了人才培養之外,科學研究,研究什麼?社會服務,服務什麼?核心當然是研究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重點是研究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服務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培訓作為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更值得我們去研究,去實踐。做好教師培訓工作,積極構建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一體化的辦學模式,不僅是我們師範類院校的辦學方向,更是我們服務社會的基本要求。

  第二,積極參與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去年,我們在“國培計劃”中,通過招標邀標的方式,第一次把全省的師範類院校動員起來,投入到實施“國培計劃”的隊伍中。今年,這一做法還要在省級培訓專案中實施。各師範類院校應當主動申報並積極承辦各級教師培訓專案。

  第三,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全力支援師範類院校的服務。一方面,師範類院校應主動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聯絡,爭取各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援,尤其是各市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援。服務應當是主動的、積極的,不要等人家求上門來。另一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也應當積極、主動地尋求支援,在培訓基地建設方面,在專家隊伍建設方面,在培訓專案的實施方面,充分發揮師範類院校的資源優勢,尤其是駐地院校的作用。這方面,陝範大和省教院已經為全省高校做出了表率和示範,在全省教師培訓體系中,充分發揮了龍頭和引領作用。各校要向它們學習,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服務與培訓能力。只要院校和地方雙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形成攜手共建,合作共贏的好局面。

  第四,引領並支援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這一點正是師範類院校的強項,是發揮優勢的地方。各師範類院校應按照省教育廳“一個師範院校幫扶一個縣”的要求,建立支援幫扶機制,採取“校地共建”的模式,協助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加強校本研修示範區建設,充分發揮師範類院校在教師培訓方面的主體作用,為全面推進校本研修提供學術引領和專業支援。

  六、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的經費保障

  省政府在《意見》中明確規定:“教師隊伍建設經費以政府投入為主,列入財政預算”。在經費投入方面,國家和省級財政已經都有了明確的做法。國家從去年開始,已經拿出5.5億實施“國培計劃”,重點用於支援中西部地區教師培訓。去年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撥付我省2900萬元支援開展“國培計劃”。教育部表示,今年這一標準還有望進一步提高。省級財政從2009年起,每年拿出專項資金4500萬元,用於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培訓。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資金問題,更表明了中省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決心。

  各市、縣級財政要認真落實省政府《意見》精神,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足額落實本級應承擔的公用經費資金,不斷加大對教師培訓的投入”,落實本級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培訓專項資金。“要按照財政部、教育部有關規定,將中小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用於教師培訓”。

  要建立健全經費管理制度,規範經費使用範圍和辦法,加強專項經費使用的效益評價和監督審計,提高經費使用的規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省上將出臺專項經費管理辦法。今後在在中小學教師培訓資金分配方面,也將參照財政部和教育部的做法,將各地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和經費投入情況作為省級經費分配的主要參考條件,形成良性的經費投入激勵機制。

  七、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查評估,深入推進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站在“科教興陝、興才強省”的戰略高度,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領導。建立教師隊伍建設目標責任制,完善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培訓管理體制。健全一把手重視、分管領導負責、主管部門牽頭、有關部門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

  二是加強專項督導檢查。省政府《意見》明確規定,“將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全省各級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要在政策落實、編制管理、培養培訓、經費保障、教師待遇等方面定期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各級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要認真落實《意見》精神,進一步完善教育督導評估體系,堅持督政、督學、督部門並重,監督、檢查、評估、指導並舉,綜合督導、專項督導、隨機督導並行,努力促進教師隊伍建設長效機制的形成。

  三是完善考核激勵機制。省教育廳將建立和完善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培訓的評估制度和評價體系,加強過程管理、效果評估與質量監控。今年,省上將開展專項表彰獎勵,對在全省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培訓工作做出突出成績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以充分調動並激勵各方面的積極性,切實推動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同志們,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給我們的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不僅確立了新的目標,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新的責任和新的挑戰。建設目標已經明確,關鍵在於抓好落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院校和相關單位,要認真貫徹本次會議精神,努力做到在思想認識上有新高度、在工作思路上有新拓展、在破解難題上有新舉措、在促進教育改革發展上取得新成效,為實現“十二五”的戰略目標,開好頭,起好步,為推進我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