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習習慣培養總結

  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學好語文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語文是學習其它科目的基礎。那麼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習習慣怎麼培養?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

  ***一***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勤於動筆的習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寫作和語言表達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曾經有人說,生活中到處有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只有我們善於觀察周圍的事物,到社會生活中去發現美的存在,就能寫出感人的文章。學生可以去動物園看動物,出去旅遊觀看自然風光,從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審視細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引起思考。比如,當學生看到動物時,就要和其他動物相互比較。在課堂中學生也應該注意觀察其形狀、聲音和味道等。學生勤於動手的習慣對於學生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看書聽課都應該養成勤動手、勤動筆的習慣。當教師講到重點內容時,要適當地做標記,邊讀邊寫。開始的時候,學生可以先進行摘抄,有選擇性地寫感興趣的片段,一定能對語文學習起到幫助的作用。

  ***二***培養學生質疑發問的習慣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質疑發問能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如果學生沒有弄懂所講的內容,不懂裝懂,沒有質疑和發問,得過且過,就會增加疑惑,對以後的學習不利。對於教師來說,如果學生平時不敢問,就應該多鼓勵他去提問,只有不斷提問,發現問題,才能激發自己的思維,學到更多的知識。為了培養學生髮問的習慣,教師應該多設定問題,讓學生在回答中,歸納總結。如果學生有疑問,還要培養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工具書作為不會說話的教師,能幫助學生解決很多學習中的難題,從而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如果遇到生詞生字,教師不要立馬告訴學生,讓他們學會學習,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種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三***培養學生提前預習和定期複習的習慣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也就是說,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有個充分的準備。學習也是如此,在講新課前,如果能提前預習知識點,對授課的內容能加深印象,自己聽課也會認真。同時對自己預習存在的問題會特別注意,有利於新知識點的接受。預習可以是課前、每週、每個學期的。學生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將自己看不明白的做個標記,就能起到重要的效果。同時,定期整理和複習對於學習來說也是有必要的。定期複習可以溫故知新,因為舊知識中蘊涵著新的內容。還可以防止遺忘。將很多表面不相關的知識形成一個系統,做到觸類旁通。學生可以每天整理,也可以每週整理,及時將所學知識進行梳理。這在以後總體複習中也會更加輕鬆。

  ***四***培養學生廣泛閱讀和背誦的習慣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閱讀佔有一個相當大的部分。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眼界,可以讓學生變聰明。因此,引導學生廣泛地閱讀,可以使學生受益非淺。教師要定期為學生推薦閱讀的書籍,交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並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引領學生進行閱讀。另外,還應該讓學生多背誦,記得住才能會說。對於語文課本的知識,像古詩詞,應該讓學生儘量都通過,學生如果能記住大量的詩詞,也會終身受益。這是中國傳統的方法,因為一些歷史典故,都可以運用到語文寫作中。

  激發小學生語文興趣的注意事項

  一、巧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自動地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創設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學生感到親切的情境。如通過“小豬幫小兔蓋房子”學習“比多少”,通過“小動物排隊”學習基數、序數。讓學生覺得日常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問題,對數學知識感到親切可信,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動機。另外要選擇與兒童生活密切聯絡的情境。

  例如:通過在站臺上上、下車的人數來學習加減法。學生對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最容易產生興趣,如果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能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設計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練習

  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徑,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要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奮的精神,教師就要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設計適於兒童心理特點的吸引學生願意學的靈活多樣的練習形式。如一題多變、開放題、找朋友、做醫生等,讓學生通過練習,提高學習興趣。

  三、設計適合學生特點的遊戲活動

  遊戲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教學中設計如開火車、找朋友、奪紅旗等形式多樣的遊戲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讓學生在一種輕鬆快樂的氛圍中解決問題,這樣,他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四、在實踐中讓學生體驗學習與日常生活的聯絡

  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積極主動的活動是兒童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一年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較少,接觸社會的範圍較窄,在用數學的實踐活動中,我多采取模擬現實與數學遊戲相結合的形式,選擇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活動內容,如跳繩、踢球、賽跑等,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這樣就可以給學生以親切感。

  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

  一、利用課文中的圖畫插圖,引發興趣

  兒童對圖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帶著興趣去學習。我們給學生一副配有文字的圖畫,兒童由於對識字積累有限,加上他們對色彩的敏感,他們會先看圖畫,再看文字,有的只是看圖畫。這樣用圖畫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設計好問題,在興趣中發現答案,解決問題

  老師提出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好奇心,自己去發現問題的答案,自己解決問題。

  如:在《秋姑娘的信》這篇課文中,先讓學生看圖,觀察圖上都畫了些什麼,引起興趣,老師藉機提出問題,圖上畫的姑娘你認識嗎?學生的興趣一下來了勁,預習過的學生知道,她叫秋姑娘;沒預習的學生,不知道她是誰,我得認識認識,怎麼叫秋姑娘?她是幹什麼的?於是投入到積極的閱讀課文中去。老師進一步啟發提出問題,她手中拿的是什麼?她在幹什麼?她給那些好朋友寫了信?信上都寫了什麼?秋姑娘好不好?學生帶著好奇心和興趣去認真讀課文,然後都想積極表現說:“我知道,她叫秋姑娘,她是秋天的使者,她手中拿的是楓葉,她用楓葉給南去的大雁、冬眠的青蛙、貪玩的松鼠,還有山村孩子寫信。信上寫了對朋友關心的話。秋姑娘真好!我們都喜歡她。她關心別人。這樣在老師精心設計的問題下,同學們帶著興趣,歡快得把這篇課文內容知識瞭解了。

  三、“猜一猜,變一變。”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小學低年級語文最重點、難點的莫過於識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不要過於單一,是個什麼“字”,就教個什麼“字”,應變換學習方法激發興趣,這樣學生樂學,記得快、準。

  如:學習《人有兩個寶》這篇課文時,生字“大”,可以複習前面的生字,引出後面的新字。今天老師要把太陽的“太”字變成兩個新字,“太”去一點變成“大”,大腦的“大”,“大”字再去一橫,變為“人”,“大”、“人”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新字。學生在看老師變字時會帶著興趣,看老師怎麼變,會變成什麼樣的新字,在這個過程中已把新字記下了。

  四、編兒歌,帶動學習興趣

  兒童最愛唱一些兒歌,可以把知識要點編成兒歌,他們既愛唱也易記。

  如:在學習漢語拼音時,標調號是一個難度大的問題,有的學生不會標,老搞不清,我們可以把標調號規則編成兒歌,記下並練習運用。

  如:有a不放過,沒a找o、e,i、u並列標在後。

  五、利用多媒體課件,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這樣的理念:“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多媒體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恰當的運用,能對教學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有我們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的優越性。它是包括音樂、動畫、圖片文字、色彩、聲音、音響等為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把課文內容製成課件,利用它給學生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銀幕上的一些知識體系特別感興趣,在興趣的帶動下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

  如:在《青蛙看海》一課中,帶著波濤聲的藍藍的大海,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把小松鼠幫助小青蛙登山頂這一重點段落,設計成動畫片,學生都感興趣,在快樂的氣氛下看完這一段,讓兩個學生分角色表演,他們表演得就很好。兒童的模仿能力是最強的。

1.習慣養成教育心得體會3篇

2.如何養成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一年級學生養成學習習慣經驗總結

4.小學語文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5.小學生學習習慣訓練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