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總結範文
中學階段,重要的不是知識的學習,而是學習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重要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體現了寓思想教育於學科教學之中的原則。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持之以恆,強化訓練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整個過程充滿著對意志的磨練。勤奮、自信、獨立、創新、嚴謹、謙虛等是良好的學習性格最主要的特徵。其中勤奮、自信、獨立、創新、嚴謹、謙虛又是隨著習慣的形成,才表現出來的。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養成良好的學習性格的基礎。習慣基本上屬於非智力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而培養非智力因素是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它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
“一年之計在於春”。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是一個人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奠基時期。因此,在小學教學中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根據小學生可塑性強的特點,採取有效措施,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和培養是非常必要的。我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時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培養上課習慣。 上課前,要求學生把課堂上用的東西,如教科書、練習本、筆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預備鈴一響就安靜下來,小憩收心。教師對學生的怎樣坐,答問時怎樣站等都要提出明確要求,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習慣,反映出學生的精神面貌。
2、培養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聽講的習慣。 根據學生注意力不持續,易轉移等特點,教師要把握好上課的節奏,有張有弛,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的狀態之中,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沒有搞小動作的機會。
3、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反映學生認真的態度,教師應要求學生卷面整潔,不潦草,不塗抹,算式要規範、美觀。要培養學生作業書寫工整的好習慣,教師首先應注意教學時板書設計合理,書寫規範整齊,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提高業務素質,時時處處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影響、感染學生,身教重於言教,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經過潛移默化,就容易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培養動腦鑽研的習慣。 要學好知識,學生必須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的探索精神,頑強的意志品質。為此,教師就應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創造條件,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集中精力,專心聽講,勇於鑽研,大膽發言,並逐步養成習慣。
5、培養與人合作的習慣。現在孩子多獨生子女培養合作的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課堂上,教師必須喚起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使其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將個人的學生活動與集體活動融為一體,互相配合,協調一致。在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思想教育,鼓勵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幫助學習成績差的同學,當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要仔細地聽,不嘲笑同學的錯誤等。
6、培養有條理,快節奏的習慣。 現代社會講求工作效率,它是當今社會和未來時代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而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做事無緊迫感,動作緩慢的現象。從小培養學生的快節奏、高效率,對他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會有極大的幫助。要做到提高效率,必須加強做事的計劃性,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習慣是一種定型行為,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須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反覆訓練,加以深化,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這是我們在素質教育中應該提出、應該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篇二
一、課前預習的習慣
預習可以使學生具備“自知之明”,事先知道課文哪些地方學會了、哪些地方還不會,老師講的時候,自覺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不懂的問題上,讓學生自覺地摸索出一條學習之路,積累一些學習的方法。 現在,學生已經把預習當成一種必不可少的事情,每學完一課,就利用課外時間把下一課讀通、讀會。劉之源、商慧琳、王蒙源、朱照坤、李卓嶽等學生做得很好,只要老師準備講下一課,這幾位學生就抽時間把課文讀會,難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 會有更多的學生會自覺地參與預習。
二、經常閱讀、主動積累的習慣
學生做作業時,差距較大。好學生能在15——20分鐘內做完,並且正確率很高,差學生一節課、甚至把下課時間算上也做不完。那麼,做完作業的學生幹什麼?閱讀是最好的辦法。每當做作業,就有十來個學生提前完成,其餘的時間讓他們閱讀課外書,遇到好詞佳句,主動摘抄到筆記本上。班裡的盧亞強、商森超兩個學生互相攀比著閱讀和摘抄,從開學到現在,已經抄了一本半的讀書筆記。內容豐富多彩:
童話、科普、好詞佳句、笑話、歇後語、廣告詞??在他倆的帶動下,張玉傑、陳婉森等同學逐步形成喜歡閱讀和摘抄的好習慣。不斷的閱讀和積累提高了學生的寫話水平,盧亞強等每次寫話,篇幅長達三、四頁,而且用詞造句恰當流利,這不能不說是閱讀的功勞。
三、規範書寫的習慣
寫一手好字是一個學生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班裡的學生都有一套字帖,每學習一課生字,我就指導學生坐好姿態,先描紅、再臨帖,反覆練習,每一筆每一畫都規範書寫。除了陳亞千、牛澤璇、牛新建、 李亞恆幾個學生寫的字還不夠規範,其餘的同學均可達標。
四、及時複習的習慣
小學生記得快,也忘得快。為了鞏固每一節課所學的知識,我督促學生養成及時複習的習慣。每學習下一課,就複習前一課;每學完一個單元,就及時小測驗。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學生易錯的生字詞在班裡經常提醒,不定時聽寫、提問,使學生把知識記牢固,做到溫 故而知新。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努力,多數學生已經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但是,某些學生好動、好玩的性格使他們不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還 需要老師耐心教育、啟發引導。
篇三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點在‘育’,所謂‘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葉老認為:“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來離開學校後,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地自學充實,自我修養,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
少年兒童是我們教育的主要物件,由於小學生的可塑性,在教師指導下,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樂於讀書的情趣,會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身受用,一個人一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可以自我完善“終身教育”,就可以不斷學習新知識,做到活到老,學到老。
新頒佈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外閱讀總量六年制不少於150萬字。”面對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們更應重新認識閱讀在語文教育中所處的位置,明確時代賦予它的一些新功能與特點,更應對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行研究。
一、課題研究從調查研究開始。
為了客觀地瞭解我校學生閱讀習慣的現狀,較好地消除培養程序中的消極因素,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於20xx年3月,在我校二年級和四年級兩個年級中隨機抽取了120名學生及其家長,採用問卷調查、談話的方法進行了調查。***調查問卷附後***
我們對收上來的學生問卷與家長問卷進行整理、歸納,發現我校學生的閱讀尚處於一種消極、低效的狀態。可歸納為以下幾個特徵:
1、學生自覺閱讀的興趣不濃。從調查中我們發現21%的學生對讀書看報感興趣,每天都讀,47%的學生只是偶爾讀讀,沒有計劃,沒有經常閱讀的習慣,他們是因為教師和父母的規定不得不讀。究其原因,我們的孩子是在視聽的環境中長大的,電視、VCD、電腦遊戲等大眾媒體的普及對學生的讀書興趣有很大沖擊。資料表明更多的學生在電視與書之間更喜歡前者。這種閱讀興趣的喪失,造成了閱讀質量少,語言的吸收和積累不夠,閱讀質量的不高。閱讀興趣的喪失,是學生閱讀的最大敵人。
2、學生對閱讀方法的掌握不夠。
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尚不能自覺地遷移到課下閱讀中來。沒有邊讀邊思考,邊批註、勾畫的習慣,有的該精讀的不知怎樣精讀,草草讀過,不求甚解。只需粗讀的卻遲遲不肯放手,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86%的學生希望老師在閱讀課上引導大家讀;95%的家長認為學校有必要開設閱讀指導課,希望老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
3、閱讀的內容不夠豐富。
閱讀是一切心靈的對話。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位心靈高尚的人交流。因此,找到合適學生讀的課外書尤為重要。然而調查結果卻不樂觀。46%的學生喜歡讀漫畫、卡通類,40%的學生喜歡讀文學故事類,22% 的學生喜歡讀科普類。85%的家長只是偶爾帶孩子上書店,家裡的孩子讀的書有100冊以上的只佔2%,50冊以上的僅佔15%。有些學生家長,因沒有經驗,因而擇書時有些盲目,或是書目過於單
一,造成閱讀面狹窄,或是盲目聽從孩子的意見,選擇了一些要求過高或過低的書籍,或是乾脆放任自流,造成一些有害的書籍也出現在孩子的書桌上。
4、不重積累,良好的閱讀習慣仍未養成。
很多學生閱讀純粹是“讀”,不作讀書筆記這個幫助記憶的手段,因而雖然讀書不少,但仍語感不強,語言不豐富,良好的閱讀習慣仍未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