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

  端正的學習態度可以更好地讓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認真,也可以更好的掌握更多的知識。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認知

  從認知角度來看學習態度就是學習者對學習物件的價值的判斷,也就是為什麼學。這經常是構成學習態度的前提,但是也不能簡單理解為決定學習態度的一切,因為學習態度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情感的。

  2、情感

  從情感角度來看學習態度是學習者對學習物件的情緒的反映。情感在學習態度中是具有比認知更為重要的地位的,因為當一個人在自己的心靈中播下對某門學科愛或不愛的“情種”以後就會不論在客觀上再如何加強對認知因素的影響,仍然堅持原有的愛或不愛的心理的傾向。

  3、行為

  從行為角度來看學習態度是學習者對學習物件的外顯的行為。它一方面是受認知和情感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將認知和情感這些內在心理傾向用行為的方式呈現出來,但是學習態度與學習活動的外顯行為並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完全一致的,因為認知和情感這些內在心理狀態變為外顯行為的時候常常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如權威勢力干預、學習行為所期待的結果以及客觀環境條件的變化等等。

  當我們瞭解了學習態度的本質內涵以及歐其關係後就不會簡單地對一個學習者的學習態度用一個好或不好予以評價了,就會比較科學地予以評審和指導了。

  如何去培養學生們良好積極乃至最佳的學習態度呢?

  第一,學習成績與學習態度是存在相互依賴的關係的。

  如果相對穩定的“能力”項是常數,那麼學習成績的好壞就是取決於學習態度的好壞的。

  第二,學習成績與學習態度不能看作相互等同或成正比的關係。

  如果在某一學習群體中個體之間的“能力”項的差異很大那麼可能出現學習態度雖然好而成績還是上不去的情況。按照上述闡明標準不妨把學習態度分為自覺型、興趣性、說服型和強迫型等四種。但從學習策略上來看又可分為偏於理解型和偏於記憶型四種;從性格特徵上來看還可以為衝動型和踏實型兩種。請學習者認識自己學習態度的現狀並找出努力方面。如果把學習態度的三個心理因素作為標準將學習態度的分類統一在同一標準之下,那麼學習態度則可以分為“最佳型”、“缺陷型”、“嚴重缺陷型”和“較差型”四類。現將每項標準的不同發展水平進行量化,供學習者自我認識學習態度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