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工作計劃

  對於高二語文的教學,老師要做好工作計劃。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指導思想

  高中語文課程改革已經提倡了很多個年頭了,在前一階段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及《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整體把握課程內容,從語文課程作為基礎學科的特徵出發,緊緊抓住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必修5及選修模組《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紮實、穩步地推進高中語文新課程的實施。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完成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五模組教學和走進《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選修教學。

  必修五這本教材共分四個部分,即“閱讀鑑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閱讀鑑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有中外小說名篇,有古代抒情散文,也有文藝學論文和自然科學論文。四個單元分別是:情節與語言***小說二***,披文入情***古代抒情散文***,融會貫通***文藝學論文***,概括與歸納***自然科學論文***。“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的更高要求進行訓練,寫作專題分別是:緣事析理 學習寫得深刻,謳歌親情 學習寫得充實,錘鍊思想 學習寫得有文采,注重創新學習寫得新穎。口語交際專題為訪談。 “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為文言詞語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識,有趣的語言翻譯。“名著導讀”介紹了《三國演義》和《堂吉訶德》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選修模組是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編寫的一本選修課教科書,其教學目的是,通過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閱讀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歌散文名篇,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象力和審美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熱愛祖國的感情,增進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本模組共分六單元,詩歌、散文各三單元。詩文分列,按不同的鑑賞角度、鑑賞方法設定單元。詩歌的三個單元分別是“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探究詩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把握詩境***,“因聲求氣、涵詠詩韻”***體會聲韻***。散文的三個單元分別是:“創造形象、詩文有別”***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亂、氣脈中貫”***把握散文的邏輯性和抒情性***,“文無定格、貴在鮮活”***體會散文的靈活性和趣味性***。詩和文後面分別有《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中國古代散文發展概述》。切實地培養學生的文學文化修養,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三、教學設想、教學方法、教學措施

  1.整體理解課程的結構,正確把握必修課程應著眼於培養所有學生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共同基礎”。選修課程也應該體現基礎性,並在此基礎上致力於讓學生有選擇地學習,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2.認真學習、研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最核心的內容,積極主動適應並實踐高中語文新課程,落實高中階段教學目標與要求,使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和“發現·創新”五個方面得到發展。

  3.深入鑽研人教版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全面理解編寫者的編寫意圖,努力體現新課程理念,在備課上下足功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學情,綜合考慮學生高中三年學習、發展的需要,以現有的教材為基礎,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二度開發”。

  4.按照“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設計教學過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設計和引導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為學生主動、積極地構建自己的言語經驗,提高語文素養搭設平臺。

  5.導學案編寫要體現自己的教學思想。

  每個人對每一篇課文的理解都會不同,這同樣會體現在學案編寫中。自己編寫學案,一定要抱著對對每一位學生負責的態度來編寫,努力做到有思想有內容有個性,為大家提供高水平的導學案。

  6. 作文教學要細化。指導細、批閱細、講評細,個別指導要突出個性,優秀作文要列印下發,典型問題要集中修改。

  7. 課外閱讀與課外練筆要加大力度。學生讀什麼書、怎麼讀要做好指導,課外練筆增。

  加數量、提高水平,批閱及時、全面、細緻。

  8.守正出新,追求樸實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四、教學目標

  本著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意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加強技能的培訓,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特點,不斷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閱讀,夯實基礎,強化寫作指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注意培養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踐高效課堂的各種設計,形成一個有自己風格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模組考試成績力爭班級合格率達100%。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寫教學反思,力爭發表。

  ***二***

  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新課標為指導,繼續推進高中新課改,落實生本教育理念,倡導 “自主、 合作、 探究” 的學習方式,挖掘潛能,提高素質。

  二.教學內容與重點

  《必修五》《古代詩歌散文閱讀與欣賞》、 《實用文選讀》 《寫作》***下半部分*** 教學中要重對文字思想的理解與運用,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教學基本原則

  1.整合教材,大膽取捨 教材的處理必須合理,這樣才會有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本學段教學時間為一個學期,去掉節假日及複習備考,及因連堂進行作文訓練而用去的課時,真正用於處理教材的時間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不允許也不必要按部就班地處理教材。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針對教材的特點,做出取捨與整合。我們可以將單元內部的各篇文章聯絡起來,也可以將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文章聯絡起來,進行關聯性閱讀、比較性閱讀, 從而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和單元要點的把握。

  2.立足教材,服務高考 教學中我們要做到立足於教材,服務於高考。教學中既要突出文體的特點,講清課文內容 要點,又要結合高考考點的設定,進行有針對性的前瞻性教學。 比如說新聞通訊,要將新聞的基 本結構作為重點,同時篩選一些高考題,作一些擬定標題、補寫導語、寫作一句話新聞、提煉 內容要點等等。

  3.探究創新,推進課改 要繼續推進“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索與研究。教學中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 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鑽研課文,得出自己的認識與結論,而不要搞大一統,一言堂;要突出研究性 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對課文的理解,而不要淺嘗輒止,小富即安;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 鼓勵學生相互切磋,問難質疑,共同提高,而不要死氣沉沉,機械呆板。

  四.具體措施

  1.落實集體備課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集體備課,資源共享這一精髓必須發揚光大。 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面對新教材、新內容,充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實行資 料資源共享,按照學校要求,每次備課都要有中心發言人,詳細解說本單元甚至於某一課的重點、難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後細緻討論,達成共識。備課做到四個落實:課件、教學設計、配套習題***課內課外相結合,可以是自己擬的,也可 以是拼版的,但不要隨意拿來一份充數***、相關資料***有形的材料***。

  2.相互觀摩學習 本學期老師之間要多聽課,完成人盯人聽課的同時,相互間還要經常性聽課,多借鑑吸收, 多取長補短。計劃每週上一堂研討課,自己定課題,定時間,大家評議,共同提高。

  3.強化課堂常規 課前三分鐘演講;每堂課的明確的教學目。

  ***三***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提高課堂效率為切***,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年級年度工作重點為中心,以狠抓落實為核心,加大教學常規管理執行力度。

  二、工作目標

  1、正確理解、認真領會《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積極投身新的課程改革之中,積極成為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語文課程的建設者。

  2、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能力。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促進學生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3、構建平等合作的師生關係’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

  4、以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狠抓教學常規,注重學科間的融合,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爭取學科教學質量有所突破。

  三、工作重點

  1、加強集體備課的力度,落實集體備課的各項要求,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效整合課程資源和個性發展。

  2、精心設計本學期學案、科學實施本學期語文教學任務,提高語文能力,強化語文素養。

  3、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創造自由寬鬆的教學氛圍,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發展。

  四、具體措施

  1貫徹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進一步規範教師的教學工作行為,優化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合理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維護正常穩定的教學秩序,,加強對備課、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輔導、考試、教學總結等環節的管理,真正做到備課從嚴、講課從實、作業求精、輔導從細、考試求真、總結求全、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2、進一步發揮備課組研究基地的功能。研究活動的形勢與實效,力求做到研究專題化、活動制度化、學習理論與開展教學實踐相結合。力爭做到“三定二備四統一”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備內容、備方法,統一教學內容、進度、重難點、基本作業。做到活動時間充分,中心發言的教師提前準備材料,傳遞資訊充分,保證共性,鼓勵個性。

  3、積極推行相互聽課和評課活動。加強討論交流,提高研究質量,取長補短,學以致用,形成濃厚的研究氛圍,加強組內的日常交流性聽課評課,注重課後的相互交流,聽課教師都要認真的進行評課,並做好記錄。

  4、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督促他們經常講課聽課,上完課後寫好教學反思。

  5、改變觀點,加強學習,增強新課標意識,重視知識更新。要認真學習新課標,重視語文教育的人文價值和思維教育的特點。

  6、重視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7、精心佈置和批改作業,對學生作業要求嚴格,努力做到有教必練、有練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

  8、作文和週記間周進行。每次寫作,“些什麼”“怎麼寫”都要明確到位,絕不含糊。每次訓練後,重視評講的及時性,為學生提供範文,或從學生習作中提取、或收集佳作為我所用,努力做到做一次作文,有一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