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澱段落劃分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選自《白洋澱紀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第一部分:***第1~31自然段***水生參軍,夫妻話別***故事開端***.

  ①月夜編席***第1~4自然段***;②夫妻話別***第5~29自然段***;③水生離家***第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2~61***自然段探望丈夫,歸途遇險***故事發展***.

  ①探望丈夫***第32~38自然段***;②撲空歸來***第39~47自然段***;③澱上遇險***第48~61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62~85自然段***伏擊殲敵,鍛鍊成長***故事高潮、結局、尾聲***

  ①伏擊殲敵***第62~65自然段***;②意外相見***第66~84自然段***;③組織起來***第85自然段***.

  荷花澱語言特色

  這篇小說的語言質樸、簡明,但又內涵豐富。

  如水生告訴水生嫂自己參軍那一段:

  水生小聲地說:“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水生沒有和妻子商量就報名參軍,怕妻子責怪,心裡有些忐忑不安,所以“小聲”地說話。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像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這裡是個細節描寫,一“震”一“吮”,寥寥兩字,不僅惟妙惟肖地描繪了水生嫂在勞動中一個不經意的習慣動作,而且特別生動地流露了水生嫂這位機敏多情、深明大義的婦女內心深處所發生的愛情與大義間的矛盾衝突,可謂是凝練含蓄,耐人尋味折射出了人性美的光輝。[3]

  再如婦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

  “聽說他們還在這裡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水大嫂說。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沒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緊的話”,當然必須當面囑咐。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知道前兩位的話不能“自圓其說”,只好另想辦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後還不忘加一句“有什麼看頭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

  作者就是通過這樣生活化的人物語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

  荷花澱原文

  月亮升起來,院子裡涼爽得很,乾淨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裡跳躍著。

  要問白洋澱有多少葦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澱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澱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裡院裡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裡,澱水漲滿,有無數的船隻,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精緻的席子用了。大家爭著買:“好席子,白洋澱席!”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澱裡,澱裡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但是大門還沒關,丈夫還沒回來。

  很晚丈夫才回來了。這年輕人不過二十五六歲,頭戴一頂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潔白的小褂,黑單褲捲過了膝蓋,光著腳。他叫水生,小葦莊的遊擊組長,黨的負責人。今天領著遊擊組到區上開會去來。女人抬頭笑著問:

  “今天怎麼回來的這麼晚?”站起來要去端飯。水生坐在臺階上說:

  “吃過飯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著丈夫的臉,她看出他的臉有些紅漲,說話也有些氣喘。她問:

  “他們幾個哩?”

  水生說:

  “還在區上。爹哩?”

  女人說:

  “睡了。”

  “小華哩?”

  “和他爺爺去收了半天蝦簍,早就睡了。他們幾個為什麼還不回來?”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麼了,你?”

  水生小聲說:

  “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像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水生說:

  “今天縣委召集我們開會。假若敵人再在同口安上據點,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條線,澱裡的鬥爭形勢就變了。會上決定成立一個地區隊。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的。”

  女人低著頭說:

  “你總是很積極的。”

  水生說:

  “我是村裡的遊擊組長,是幹部,自然要站在頭裡,他們幾個也報了名。他們不敢回來,怕家裡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來和家裡人們說一說。他們全覺得你還開明一些。”

  女人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她才說:

  “你走,我不攔你。家裡怎麼辦?”

  水生指著父親的小房叫她小聲一些。說:

  “家裡,自然有別人照顧。可是咱的莊子小,這一次參軍的就有七個。莊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別人,家裡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華還不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