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複習計劃

  複習,大力提升地理總複習的質量和效益,特別是基礎差的學生,下面小編分享了範文,供你參考

  篇一

  201*年中考地理複習教學,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整個初中階段的地理複習,難度是非常大的。為此,特結合近年來豐南市中考地理試題的變化趨勢及新課程標準對初中地理的教學要求,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複習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中考,以《地理課程標準》為標準,認真研讀《課標》,把握中考命題方向。以解決地理知識理解應用為目標,以提高學生地理畢業會考成績為根本目的。通過三輪複習,整合學生整個初中階段所學的地理知識,進行分類、歸納和總結,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識體系。從地理概念、原理、地圖入手,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釋地理現象的能力,最終完成中考複習任務,切實提高學生地理畢業會考成績。

  二、複習計劃

  第一輪複習:時間從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

  考試題型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任何科目的試題都離不開基本知識,地理也不例外。因此本輪複習以書本為主,緊扣《課標》,狠抓地理基本概念的記憶和理解。特別是要注意地圖的複習,要求學生把教材中重要的地圖、地理圖片裝進大腦,記在心中。考慮到現在中考地圖所佔的比例相當大,因此在複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抓好地理概念、地理要素、地理現象的記憶,還要將這些知識點與地圖充分結合起來,形成理解記憶,做到地圖與知識點兩者之間的轉化非常嫻熟,切實提高學生讀圖、填圖和繪圖的能力。

  第二輪複習:時間從五月上旬至五月下旬

  通過第一輪的複習,學生對地理概念記憶更清晰,地理現象理解更透徹,閱圖填圖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輪複習。本輪複習主要以分析、理解、綜合、提高為根本目的。通過精選近年來全國各地中考地理試題中出現的重點問題、熱點問題、難點問題,訓練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複習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用地理概念、地理現象、地理原理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從中發現兩者之間的記憶體聯絡。

  第三輪複習:時間從六月上旬至中考前夕

  本輪複習主要是組織模擬考試,進行查漏補缺,發現問題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通過模擬考試對學生進行考前培訓,向學生傳授中考臨場作答技巧和作答注意事項,並進行迎考心理輔導,使學生儘快適應中考氣氛,進行中考狀態,避免在中考作答時出亂子。

  三、注意事項

  1、在第一輪複習中,首先要抓好學生背書、背圖、背知識點。其次在複習教學的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以整合地理基礎知識為主,並穿插相關的考試試題加以鞏固提高。示例和練習以基礎知識為主,要切中《課標》要求,具有典型意義和代表性,符合《課標》命題方向和要求。注重課後對學生的檢查督促,提高複習的效率。並要求學生自主完成《課標》中的練習題,對其中少部分綜合性比較強的習題集中進行分析解答,力求透徹。

  2、在第二輪複習中,重點要加強對學生分析理解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習慣,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作答的準確性。在本輪複習中,主要是通過收集大量的近年各地中考中出現的重點知識、熱門考點和開放性試題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增加學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和綜合應用的能力。精選的示例主要以近三年來黃岡市中考試題為主,練習題則精選2009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試題,特別是要注重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社會問題等方面的開放性題型的訓練。課後練習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並做到及時檢查,對少數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課後個別輔導,對大面積存在的問題則要精心講解。

  3、在第三輪複習中,除了注重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和進行臨場指導外,更要注意指導學生作答的技巧,特別是要隨時提醒學生仔細閱讀試題,考慮問題要周到全面,養成好的作答習慣,注重學生書寫工整,杜絕因書寫錯誤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四、備課準備

  認真閱讀《課標》,領悟《課標》的精神,把握中考命題趨勢。精心設計複習教學計劃,做到精講多練,以學生為主。注重資料收集,精選課後練習,同類型的習題要注意變換題型,以便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靈活應變的能力。複習備課不僅要備好書本知識,準備好必須的教學用具,同時要備好學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一步一個腳印,夯實基礎,加化理解,最終實現靈活運用的目的。

  篇二

  20XX年地理複習工作已全面展開,面對今年教學時間短,任務重,要求高的情況,如何提高地理總複習的質量和效益,特別是基礎差的學生,是每位畢業班地理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為此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落實素質教育精神為基準點,緊扣課標和考試說明,夯實雙基,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二、時間安排

  20XX年3月-----20XX年6月。根據近兩年來我校的實際,本學期一週課時1節,每兩週一個早自習,加上一節中午自習,時間非常緊迫。

  三、複習內容

  複習內容包括:地球和地球儀、地圖、海洋與陸地、氣候、認識大洲***亞洲***、認識區域***東南亞、西亞、歐洲西部、日本、俄羅斯、美國和巴西***、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中國的經濟與文化、西北地區、臺灣省及四川省。共4本教材:廣東版七年級上下冊和八年級上下冊。

  四、複習重點

  1、七年級上冊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2、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天氣和氣候

  3、七年級下冊世界區域地理複習

  4、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五、複習難點

  1、七年級上冊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2、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天氣和氣候

  六、複習策略

  1、緊扣課標,堅定不移地抓好基礎知識的教學。

  通過研究“考試說明”及歷年中考試題來確定複習內容,瞭解命題趨勢,準確把握複習方向,有針對性地把握複習內容,提高複習效率。第一輪複習,儘量不要打破教材的章節順序。所以複習時,首先要把基礎知識砸牢,在砸牢基礎知識的基礎之上,再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一個連東西半球的分界線都記不住的學生,要是能根據經度判讀東西半球,那50%是猜的。

  2、滲透學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分析近幾年的中考題,發現考查學生學法的題目逐漸增多。這就要求複習時,必須滲透學法。如:複習國家時,要讓學生知道應當從位置、地形、氣候、河湖、資源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人口、城市、工農業等人文地理要素去複習,其中,位置和地形往往影響氣候,地形和氣候又往往影響河流及人口、城市的分佈,資源往往影響工業等等。

  3、加強直觀性教學,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

  讀圖析圖能力的考查比重在中考試題中比重很大,而學生在這方面恰恰比較薄弱,這就要求在平時的教學中必須加強直觀教學,多使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如學習經緯網和等等高線地形圖時,把各種形狀的都畫出來,讓學生觀察資料變化特點總結規律;學習世界氣候的分佈,畫出世界輪廓簡圖,在這幅圖上畫出極圈和迴歸線,熱帶、溫帶、寒帶就一目瞭然。

  4、快步走,勤回頭,紮紮實實上好每一堂課。

  所謂“快步走”,就是要向45分鐘要質量,要增加複習課的容量,要提高複習密度。所謂“勤回頭”,就是在複習後邊的知識時,對前面已經複習過的重難點要經常提及,避免學生忘記。

  篇三

  針對中考複習時間短任務重的現狀,結合縣教研室的工作計劃和我校教學實際,特制定以下教學計劃:

  第一階段,依據“新課標”和“探究”回扣教材,全面複習,夯實基礎,要注意前後知識的聯絡,也要抓好全體學生,不能只抓少數尖子生而忽視學困生,以免影響學科的整體成績。在這個階段,我們對學生提出的口號是“以課標為綱,以教材為本。明知識要點,抱地圖打滾。”爭取第一輪全縣水平測試,以較好的成績為後續複習奠定一個穩定的思想基礎。

  第二階段,重點教給學生利用基礎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尤其是要會分析當今社會的一些熱點問題,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這階段安排了以下兩個環節:

  1、梳理體系環節。打破幾冊課本之間、單元與單元之間、課與課之間的界限,以地圖為中心,整合相關地理知識,形成知識的系統化,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提高空間思維能力***地理思維能力***,也便於學生形成知識專題。

  2、講練結合環節。主要分各種題型的講練***讀圖、填圖、繪圖訓練,材料分析題訓練,開放性題目訓練***,各種專題的講練***精選部分中考試題,組成幾套專題練習***。通過講練,幫助學生總結和歸納有規律性的知識,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學習解決某一類問題切入點的方法、規範表達的方法、分析地圖的方法及提取有效資訊的方法。同時佈置量小而精的作業***對練習要精選,注意練習的基礎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礎題為主,適當綜合、適當提高。堅決捨棄“繁、難、偏、舊的題目”***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並從中發現不足和漏洞,及時調整教學,補缺補漏。通過這個環節的複習,讓絕大多數學生基本做到熟悉課本知識點,掌握應考方法,能夠舉一反三。力爭在全縣第二輪水平測試中,學生總體水平有長足進步。

  第三階段,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和忠孝模擬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一***是試題的選擇要符合思路。從題量、題目組成、到考查的知識、技能、方法及能力等各方面都要符合中考要求,尤其要符合新課改理念。

  ***二***是試題不易過難,重點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應考心理,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

  ***三***是指導答題技巧。

  ***四***是指導學生解決由於粗心大意導致失分的方法。

  ***五***是及時激勵學習進步、解題方法巧妙的學生,尤其是對進步較大的後進生更要大加鼓勵。

  採取的措施:

  1、全面複習,堅定不移地抓好基礎知識的教學。知識點要砸牢,並且要注意前後知識的聯絡。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答。此類題雖難度不大,但是情景性強,涉及面廣。

  2、認真研究中考試題,把握命題脈博。

  ***1***認真研究近三年中考試題,把握好知識的難度和強度,以及命題的思路和方向,採取有針對性的複習。

  ***2***認真分析試題結構,加強對選擇題、綜合題專項訓練。

  ***3***注意抓好區域地理重點知識的複習,將中考熱點問題融入其中。如最新科技發展、時事新聞等,注意觀察生活,聯絡實際。如環境汙染問題、水資源問題、能源問題等。

  3、要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復習,提高複習效率。

  初中地理內容多、時間緊、學習壓力大,如能花較少的時間達到最佳的複習效果顯得尤其重要,為此用“聯絡法”來複習,往往效果不錯。

  ***1***圖文聯絡。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經常把圖文聯絡起來,化抽象為直觀,有助於形象記憶,同時還培養了讀圖能力和表達能力。

  ***2***時空聯絡。地理分佈具有時空性。如: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佈規律與南水北調工程的聯絡等。

  ***3***因果聯絡。地理現象和地理成因密不可分,聯絡起來有助於理解記憶。

  ***4***知識和實際聯絡。聯絡生產生活,關注社會熱點,學以致用才有樂趣,知識得到驗證才不會遺忘。

  ***5***共性和個性的相聯絡。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和地區差異性。複習區域地理,把區域共性和個性對比聯絡起來,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通過這種方法來複習,不僅有助於牢固掌握基本知識,對中學地理能夠融合貫通,而且防止了單純機械記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4、培育學生良好的答題習慣。答題詞時時間分配要合理,注意審清題意,儘量使用地理專業術語。

  5、加強集體備課,努力提高複習課教學效率。

  6、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近年中考題特別關注環保、能源、可持續發展、高科技、國內外時政大事等社會熱點問題。此類題不僅能較好地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極大地促使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關注國家、人類和世界的命運,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是中考命題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