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期末複習計劃大全

  臨近期末,為幫助學生理順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特作複習計劃。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地理複習計劃一

  複習內容: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 共四章十節課

  複習時間:2015年6月—2015年7月8日 共十課時

  複習材料:教科書、課時訓練、六套試題、兩套往年期末試卷

  複習目的:迎接豐潤區統一組織的期末考試,爭取取得優異成績。

  複習主旨:充分利用現有資料和有限的課時完成計劃內的有效複習,力圖在複習中全面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培養應考能力和迎考的良好心態。使之能夠在複習課上達到小組合作的和諧有效,增進同學感情,增強集體榮譽感。

  複習課預設方案:一、按照教材內容以每節課為單位,利用課時訓練中學生已經完成的習題為主要材料,運用背一會考一會兒的節奏,達到複習的實效。考查的形式採取靈活多變的競爭形式,男女生對抗或小組對抗或住宿生和走讀生的對抗等等。。。

  複習過程中穿插兩項內容1、重點強調,難點講解;2、重點以教師從六套題中選出的好題為鞏固拔高的練習題,完成,重點訂正講解。

  地理複習計劃二

  初中地理整學期的教學內容,實際上就是基礎知識和靈活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兩大部分。

  複習基礎知識,必須以書本為主,將書本看透,插圖看懂,達到重點知識理解記憶。只要基礎知識能理解掌握,通過活動題檢驗理解的程度。如果活動題能順利解決,那基礎知識也就基本掌握,靈活運用理論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就已經具備。

  靈活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用《中考指導》來加強訓練。《中考指導》是七、八年級統一使用的鞏固練習,雖然有部分難題,但題型較好,較靈活,應作複習時重點訓練的主體。

  六年級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圖》和第三章《天氣和氣候》是本學期的教學重難點。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最難,學生普遍掌握較差。轉入複習時,這部分應作重點講解複習。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已有所提高,複習時再講解,學生理解起來就應該容易些。所以,教師應抓住這個時機全面系統地引導學生理解掌握,給學生一個整體知識的框架,讓學生理清思路。

  第三章《天氣和氣候》的難度比第一章少降低一些。複習時可以多以實際生活作為例子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尤其是第二、三節氣溫、降水時空分佈的變化。

  這兩章內容都應以讀圖理解作為突破,其他章節可以點清重點,讓學生理解記憶。

  總之,複習要緊扣教材,有效運用插圖,精選練習加以訓練鞏固。

  七年級地理難點很少,重點很多。大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還不過關,所以複習的方式應以夯牢重點基礎知識記憶,抓住讀圖理解掌握為主。

  重點章節有:第一章第一節《遼闊的疆域》;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三章第三節《水資源》;第四章第一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第二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每複習完一章,做到大部分學生課文基礎知識牢固記憶;插圖讀懂並理解其用途,能正確獲取其所承載的知識資訊;課文中的題目都能解決,週六日發一章綜合試題。

  地理複習計劃三

  通過學習地理,我們可以發現地理的知識和我們的生活環境有很大關聯。所以,我們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要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閱讀使用繪製地圖、圖表的技能與方法,學會用比較法和綜合分析法理清地理區域的差異性和相關性。  1、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

  2、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範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範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0°緯線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

  5、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6、緯度範圍:0° 30°NS為低緯度;30° 60°NS為中緯度;60° 90°NS為高緯度。

  7、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麵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上。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型別。

  13、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蕩,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15、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16、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佈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上。

  18、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19、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0、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佈在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1、人口增長過快、過慢都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了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難以解決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了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22、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23、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汙染、噪聲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24、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分佈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分佈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佈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種的具體分佈到P46圖3-8識記***

  25、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範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26、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佈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主要分佈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28、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29、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30、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

  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學習了地理知識以後,我們發現地理現象與人類社會實踐是聯絡在一起的,地理的知識分析了它對人類生活、生產有哪些有利影響,哪些不利影響。大家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學好總結,課後多做練習,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地理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