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約分教學反思

  約分和通分是學習分數大小比較和分數加減法的重要基礎,是分數四則計算必備的知識,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習內容。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

  本課的教學設計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發展,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信心,以實現數學教學的最大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學生為本,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我深刻體會到:教學設計一定要以學生為本。要重視學生的實際認知,瞭解他們的已有經驗。本節課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通過錄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你能用學過的知識驗證75/100和3/4是否相等?”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學生聯絡已有的知識、方法、經驗、積極主動地運用觀察、比較、分析等多種思維策略,變程式化的學習為綜合型的研究任務。整個過程中的學生始終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思考和充分地交流,使學生真正掌握了約分的方法和最簡分數的意義,並且培養了很好的學習習慣。

  2、 加強交流,學會合作,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我儘可能給予學生充分發表觀點和意見的機會,引導學生參與交流活動,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教學,既能促使每位學生動腦思考,又能啟用他們的發散思維。例如,播出錄影後,教師問:一共100米,已經遊了75米。看到這兩個條件你能想到什麼?這樣的設計不束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給他說話的機會,哪怕想到“還有25米沒有遊”都給予肯定,這樣每一個學生都會動腦思考。

  3、 聯絡實際,學以致用,創造性地應用知識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教學中的練習環節是對新知識的鞏固、應用,也是對能力的培養。約分教學以往的練習很單一,為此我將練習分為不同的層次,有針對練習、變式練習、實際應用練習等,讓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不僅掌握約分的方法,而且還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約分。

  4、不足之處:教學後我認為看書環節有些過早,導致有些學生受書中的影響,沒有出現第三種約分的方法。

  ***二***

  《約分》主要是讓學生理解約分及最簡分數的意義,掌握約分方法,能準確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是教學難點。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歸納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課堂教學,我們班學生對概念都能夠理解,知道約分的含義,以及如何約分。雖然課堂上我一再強調,但是學生在進行實地操作時,還是有一部分同學不能約成最簡分數,比如***1*** 18/54 ,分子與分母同時除以9以後,變成2/6 ,就停止約分了,沒有逐次約分成最簡分數***2***想一次約分,卻找不到分子與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比如 26/39,學生找不出最大公因數是13。這說明學生對已經學習過的常用的 “縮倍法”求最大公因數的應用存在遺忘,或者說不會有效地運用“縮倍法”,因此,求分子與分母的最大公因數還是要加強訓練。

  書寫不規範。約分的過程應該把約分後得到的數字寫在分子與分母的上、下。但有個別學生寫在了分子與分母的右邊。對於這種情況,在口頭糾正的同時,要讓學生重寫,加深印象。

  針對作業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我又把典型錯題集中講解了一下,同時複習約分的方法,自編10道約分的題目,讓學生當場完成,相對來說效果比前面好多了。我還發現數感強的同學已經可以心算得出最簡分數了,可是一般的同學卻還要用基本方法、花相對較長的時間找出最簡分數。最糟糕的是還有幾個別同學還不能把一個分數約成最簡分數。

  課後,我仔細分析一下原因,學生的數感很重要,約分是要憑學生的數感的。數感與學生的興趣、已有認知等基礎上緊密聯絡,數感的培養也非一日之功。在今後教學中,我要有意識設計相關練習作積累,調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感。

  ***三***

  我昨天講授了《約分》,孩子們掌握得不是很理想,講完從頭腦的接收,到理解消化,需要一個過程。在講授約分概念的時候,學生對“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除以公因數,分數的值不變,這個過程叫約分”等數學專業字眼不是很理解,於是我就舉例,“語文課上,你們學會縮寫句子嗎?”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學過。“在數學上,約分就好比一個縮寫句子的過程,去掉修飾,剩下的主幹再不能縮了,就叫最簡分數。再比如,你們吃過花生嗎?是不是先剝去外殼,然後再搓去紅皮,最後剩下白仁,還能再剝嗎?這就相當於最簡分數。明白嗎?”這時,孩子們才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從臉上表情中看出剛才的困惑釋放了不少,我才稍稍放下心來。

  在隨後的練習中,我巡視發現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約分不能到最簡分數,只是除以其中一兩個公因數而已。針對以上情況,我丟擲一個問題“最簡分數分哪幾種情況?”,學生各抒己見,最後我們共同總結出三種情況,一是分子和分母是相鄰的關係,它們的公因數是1,是最簡分數;二是分子和分子是不同的質數的情況下,它們的公因數也是1,是最簡分數;三是分子是一的分數,它們的公因數也是1,是最簡分數。有了以上總結這三點,學生不僅節約了判斷的時間,還有了檢驗是否化到最簡分數的標準,有效降低了出錯率。

  由今天的發現延伸到數學課堂,我發現數學課不能只是刻板地複製教材,而是教師要用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數學教師要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找到與學生的交融點,讓學生真正地理解知識點。另外,數學問題隨著教學的深入而發展,學生的思維也一直處於積極思考的狀態,學生的潛能能得到充分地挖掘,讓課堂充滿生命力。

  一個充滿智慧的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所以在本節課我丟擲問題後,不急著給出答案,先讓學生思考,總結什麼樣的分數屬於最簡分數,然後教師再去總結,歸納。這讓我不禁想起一位教育家的話:“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些困難,讓他自己去嘗試,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片天空,讓他自己去發揮。”這種理念不斷指引著自己的方向,體驗於數學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