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期末教學總結

  期末教學總結是在課堂七年級語文教學後對本堂課中成功或不足的記錄,也可以是教學隨想或靈感的記錄,亦或是教師之間相互探討的結論。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一

  這學期我繼續擔任七***3***班和七***5***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每天提前到校,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細心批閱作業,耐心輔導學生。對同事以誠相待,謙虛謹慎;對學生關心愛護,教書育人。教學成績是明顯的: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較高,考試平均分明顯高於其它科目。總結本學期的工作,我有如下體會:

  一、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要讓學生愛學,要時時處處替學生設想

  我始終認為:如果教學不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替學生設想,只從主觀設想出發,那麼這樣的教學肯定會失敗。

  備課時,我總要這樣反覆斟酌:這節課我到底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東西,哪些內容是必須講的,哪些內容是不用講的,哪些內容是學生可能感到很困難的,哪些內容可能是學生想不到的。必須講的內容,可以按照怎樣的步驟來講,怎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學生感到困難的內容,用什麼方法降低難度;怎樣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閱讀經驗來理解文字。

  上課時,我努力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學思結合,教給學生閱讀課文的方法,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記筆記的習慣。新課結束,我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或詢問,或檢視,以求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補缺補差。我極力避免滿堂灌的情況出現,因而學生上我的課一般不會感到累。我很注意讓課堂節奏適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變化:開始上課時,學生的心是不平靜的,這時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我的做法是:

  ①提前進班;

  ②把任務寫在黑板上;

  ③對那些不能及時進入學習狀態的學生進行說服教育,說明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性。

  上課十分鐘左右,學生的心平靜了下來,進入學習的黃金階段,這時我便抓住教學重點進行講解,以典型問題促進學生思考。這中間我注意不斷變換教學方法,從不一講到底,也不會總是讓學生討論。總之,教師、學生的活動緊緊圍繞教學重點進行。我以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管採用什麼方法,一定不能讓學生脫離文字,不能脫離對語言的感悟。臨近下課時,學生有些疲憊了,這時,我會提醒學生整理好課堂筆記,總結一下本節課的收穫。

  關於語文作業,我是這樣看的:儘量少佈置或不佈置那些學生根本不理解的、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語文作業,課內的可以少佈置,課外的可以多佈置一點。討厭寫作業,這幾乎是大多數的學生的通病。為什麼會這樣?我以為,在於老師佈置的作業中沒必要的太多。比如《同步作業》,如果學生連課文都沒有弄明白,寫《同步作業》有什麼用呢?有那個時間,還不如讀一點有益的課外書呢。

  二、語文課要常備不懈

  我常常想,為什麼語文教師這麼辛苦,可很多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還是這麼差?歸根結底還是與教師本身的教學功底有關。想想我們一般的備課過程吧:翻開幾本資料,什麼《教學參考》、《教材全解》、《參考教案》……互相對照著看,一篇課文要讀好幾遍,有時碰到疑難之處,還要上網查詢一番。試想,如果我們和學生們一樣,同樣面對完全陌生的課文,我們會讀懂到什麼程度,我們比學生又能多理解多少。語文課不同於數學課,我相信數學教師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不看數學課本,裡面的內容全都懂。語文則不同,哪個語文教師敢說他對課文完全理解、沒有一點問題了?語文課包羅永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每一課都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哪個語文教師也不敢說他完全不需要備課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有一項比其它科目教師還要麻煩些的任務:課要常備不懈,不但要備課內的東西,還要備課外的東西。

  本學期的教學也有一些不足之處,表現在:

  一、教學進度把握不太好,複習時間較短。這可能跟一些自讀課佔用課時過多有關。有時學生寫作業也佔用了一些課堂教學的時間。

  二、綜合性學習教學不是很到位。由於學校這邊沒有圖書室,也不能上網,學生課外能查閱的資料有限,有些綜合性學習活動不得不從簡了。

  三、個別成績較差的學生進步很慢;學生作業書寫潦草、學習主動性不強的現象仍然存在。

  我想,在今後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應該注意以下這些方面: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

  二、多讀多寫,提高文學水平

  三、勤於反思,積累教學經驗

  四、進行教育教研,解決實際問題

  範文二

  一、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本學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始終採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課堂上體現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充分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應有的活力。

  二、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資訊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路正好為我們擴充套件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資訊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本學期語文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充分利用學校遠端網路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充套件創造性思維。

  三、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本期,我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如夯實基礎:硬筆書法每日一練,字詞聽寫“迴圈放映”;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天天都寫;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指導,反覆錘鍊;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大作文緊扣課標一單元一寫,既有章法,又有創新。

  四、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

  本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積極組織開展各級各類競賽活動,挖掘學生多方面潛力,通過各類活動與比賽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本學期我們除了組織學生參加了縣、鎮有關活動外,我們還舉行了緬懷先烈,清明節掃墓活動、觀看“中央電視臺2013宣傳文化系統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寫觀後感、古詩文背誦默寫竟賽等活動。把每次活動作為每個學生學習、鍛鍊、培養興趣的機會,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濃厚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及綜合素質。

  五、把培優輔差工作落到實處。

  本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教師形成了一個共識:通過培優輔差工作,大面積的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為此,組裡每位教師都擬訂出培優輔差的計劃,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把培優輔差工作落到實處。不僅解答學生的質疑,而且常常與學生談心,進行心理疏導。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把對老師的感情轉移到學科學習上來,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

  六、以公開課為平臺,努力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本學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每位語文教師承擔了校級公開課,教師們互相聽課,並及時點評,指出不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視,各位老師對教學進行了反思。為語文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的老師甚至上了多節公開課,如鄭老師為參加縣優質課競賽,幾乎上遍所有的班級,每上一次都有很大的提高,參加縣優質課獲二等獎。王主任帶頭給老師們上示範課。王主任不管是哪節課,每節課都是對外開放的,也可以說每節課也都是公開的,每節課也都是很考究的。由於各位老師潛心鑽研,精心設計,本期“同課異教”活動開得比較成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向老師的課激情充沛、溫馨親切、循循善誘;宋老師的課舒展自如、灑脫奔放,並有銜接拓展創新……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的周老師自從擔任七***5***班語文教學工作。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研讀教材、批改作業、輔導學生上。每天早上第一個來到辦公室,給我們年輕老師做了很好的榜樣,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激勵著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周老師快要退休了,但是從不以老教師自居,不論是老課文還是新課文,都認真對待。教學個案詳細,不僅備內容而且備教法;不僅備教材而且備學生,從字、詞到閱讀,從課內到拓展,每一個環節都認真備課。上課充滿激情,下課落實到位,工作顧全大局、雷厲風行、兢兢業業。值得大家學習,值得大家欽佩。

  七、加強備課組活動,保證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組內活動,研討教學,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本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以集體備課、教學展示為載體,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通過集體智慧的凝聚,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優化課堂教學。每週星期一的第六、七節課我們七年級語文組老師聚在一起,確定單元目標,探討課文主旨,研究課文教法、學法,探究課文疑難盲點。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紮實有效開展集體備課,提高了語文課堂效率。

  八、繼續實現“三清”策略,紮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的洋思經驗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實踐,也是一種精神的寫照,它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愛,愛學生、愛崗敬業,同時也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還需要把教學和教科研紮根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在學生身上。本期繼續實現“三清”,要求語文教師做到:課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課後,“今日事,今日畢”。紮實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天天只見老師忙碌的身影。

  我們是團結一致的備課組。在統一的教學教學進度、方案下,各具特色地開展各班的教學,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提升。我們的語文老師是不計名利,兢兢業業,認真踏實,任勞任怨的老師。

  範文三

  本學期我擔任七***1***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七年級是初中階段的起始年級,如果起始年級沒有帶好,就會留下不少後遺症,貽害學校的就不只是一年,而是幾年,給學校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我覺得初一的教學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礎,而良好的開端是建立優秀班集、優秀學校的關鍵。

  在這學期的課堂教學中,我能夠滲透新課標理念,不斷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見解。在教學部的安排下,深入學習、鑽研探究式教學,並作了一定量的理論學習筆記,學習中,獲益非淺。能夠按照計劃完成教學工作,備課及時,作業量適中,批改指導及時具體。根據語文教研組的安排,積極參入語文研修課的上、聽、評課,從其他教師身上取長補短,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中,能夠尊重學生,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本學期教材,除文言文外,大部分課文由學生根據自學的模式自學,教師點撥指導,通過嘗試,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學習實踐的方法,進一步培養了學習的興趣。

  課堂教學的同時,我也在不斷的思考,現就“課堂提問”這方面的思考作一個小結。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我一直圍繞著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率,作著深入的思考和積極的實踐,也通過自身的經歷深深的感知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課堂語言的精練到位,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提高,對提高語文課堂效率,進而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是閱讀教學來實現的,而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設計,可謂是關係到閱讀教學組織成敗得失的一項重要工作。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只有全體學生積極參入、思考探索的課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學而不思則罔”,學生如果不動腦,怎能期望有收穫呢?然而,對於涉世未深、知識還不豐厚的初中生來說,想讓他們直接從文本當中激起閱讀興趣,從而獲得知識上的教益,得到美的享受,那是不切實際的。

  那麼,如何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首先,所提問題要難易適度。既不能過於膚淺,沒有思考的餘地,又不能太艱深,讓人難以琢磨,無從下手。太淺,索然無味,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太深,學生答不了,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反而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事與願違。問題的難度應以水平較高的學生經過思考或討論或稍加提示點撥可以答出為上限。

  其次,所提問題要圍繞教學目標,切合學生實際,緊扣教材訓練要點及文章精彩之處。

  第三,設計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對於理解或鑑賞性材料的提問,要不受“標準答案”的束縛,讓答案具有多維性,力爭引起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精神。

  第四,科學地確定問題的指向,切忌提“漫談式”的問題,單求課堂“熱鬧”,弄的最終不知所問所答是為何而來。

  第五,培養學生生成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識,把學生推向主體,很多問題由學生自己生成,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怎樣發現問題;當學生的問題提得過多過雜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篩選整合,隨著問題的解決,正確對待不斷產生的新問題。

  第六,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並鼓勵學生不斷產生新疑。

  總之,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溝通師生教與學的橋樑,是傳授知識的有效途徑。提問得法,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習效率;提問不當,不僅對教學無益,而且會堵塞學生思路,窒息課堂氣氛。因此,教師應重視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語言上形成了一定的積累,增加了閱讀,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當然,學生的閱讀面還顯得窄了一些,閱讀的量還需加大。另外,在作文的訓練指導上還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