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修古傳》文言文閱讀原文閱讀答案

  《曹修古傳》這篇文章講述的曹修個人發生的一些故事情節,告訴大家一個怎樣的哲學道理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曹修古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曹修古傳》文言文閱讀原文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進士起家,累遷祕書丞、同判饒州。宋綬薦其材,召還,以太常博士為監察御史。奏曰:“唐貞觀中,嘗下詔今致仕官班本品現任上,欲其知恥而勇退也。比有年餘八十,尚任班行,心力既衰,官事何補?請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書自言,特與遷官致仕,仍從負觀舊制,即宿德勳賢,自如故事。” 因著為令。

  修古嘗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將至朝堂,黃門二人行馬不避,呵者止之,反為所詈。修古奏:“前史稱,御史臺尊則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與知雜事同,今黃門侮慢若此,請付所司劾治。”帝聞,立命笞之。晏殊以笏擊人折齒。修古奏:“殊身任輔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體。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陳恕於中書榜人,即時罷黜。請正典刑,以允公議。”

  久之,擢尚書刑部員外郎、知雜司事、權同判吏部流內銓。未逾月,會太后兄子劉從德死,錄其姻戚至於廝役幾八十人,龍圖閣直學士馬季良、集賢校理錢暖皆緣遺奏超授官秩,修古與楊偕、郭勸、段少連交章論列。太后怒下其章中書大臣請黜修古知衢州餘以次貶太后以為責輕命皆削一官以修古為工部員外郎同判杭州。會赦復官,卒。既沒,人多惜之。家貧,不能歸葬,賓佐賻錢五十萬。女泣白其母曰:“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納。太后崩,帝思修古忠,特贈右諫議大夫,賜其家錢二十萬。修古無子,以兄子覲為後。曹氏自修古以直諒聞,其女子亦能不累於利,世以是賢之。

  ***節選自《宋史》***

  《曹修古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宿德勳賢    勳賢:美好賢能

  B.自如故事    故事:舊的典章制度

  C.請付所司劾治  劾治:審查治罪

  D.賓佐賻錢五十萬 賻錢:為助辦喪事而贈送給喪主的錢財

  1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后怒/下其章中書大臣/請黜修古知衢州/餘以次貶/太后以為責輕/命皆削一官/以修古為工部員外郎/同判杭州

  B.太后怒/下其章中書/大臣請修古知衢州/餘以次貶/太后以為責輕/命皆削一官/以修古為工部員外郎/同判杭州

  C.太后怒/下其章中書大臣/請黜修古知衢州/餘以次貶/太后以為責輕/命皆削/一官以修古為工部員外郎/同判杭州

  D.太后怒/下其章中書/大臣請黜修古知衢州/餘以次貶/太后以為責輕/命皆削/一官以修古為工部員外郎/同判杭州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曹修古精明強幹,力除積弊。他擔任監察御史時,上奏皇帝,要求效仿貞觀年間的做法,汰除心力已衰的官員,皇帝採納了他的這條建議。

  B.曹修古據理而爭,捍衛尊嚴。他與御史們一起去上早朝時,在路上遭到兩名宦官的羞辱,他認為這有損天子的尊嚴,請求將兩名宦官依法治罪。

  C.曹修古正直無私,不畏權貴。馬季良、錢暖都因臨終前留下奏章而使其家屬被越級提拔,他聯合楊偕、郭勸等人上奏此事。

  D.曹修古兩袖清風,教女有方。他去世後因為家境貧窮而無法歸葬,親戚朋友想要幫助他家人,而他的女兒卻最終拒絕了大家。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殊身任輔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體。

  ***2***曹氏自修古以直諒聞,其女子亦能不累於利,世以是賢之。

  《曹修古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10.A 解析:勳賢:有功勞、有賢能的人。

  11.B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文言文斷句能力。文言斷句的前提是對文章的領會。首先要通讀劃線句,理解大概意思,依據語境斷句。

  12.C 解析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把握。C項理解錯誤,原文是說馬季良、錢暖因為劉從德的遺奏而被越級提拔。

  13.

  ***1***晏殊自身擔任宰相,是百官效法的物件,卻因為怨恨急躁而失去大臣的體統。***“輔弼”“法”“忿躁”各1分,句意2分***

  ***2***曹家從曹修古以來憑藉正直忠誠而聞名於世,他家的女子也能不被利益連累,世人因此認為他家人很賢能。***“諒”“賢”各1分“不累於利”被動句1分,句意2分***

  《曹修古傳》文言文閱讀參考譯文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進士出身,屢經升遷為祕書丞、同判饒州。經宋綬推薦,他被召還朝廷,以太常博士的身份擔任監察御史。

  上奏說:“唐朝貞觀年間,曾經下詔退休官員朝班位置在本品現職官員的上列,目的是讓官員知道恥辱而勇於退職。近來有人年紀已經超過八十歲,仍然站在朝班行列。精力衰竭,對做官任職沒有補益。請下詔給主管部門,命令文武官員凡年滿七十歲者,自己上書提出申請,朝廷特別給予升官退休,仍沿用貞觀年間辦法,即便是名望和功勞很大的官員,自應按慣例退休。”朝廷於是據此制定了法令。

  曹修古曾同三院御史十二人早上入朝,快到朝堂時,有兩名宦官騎馬不肯迴避,有人斥責他們停止,反而被辱罵。曹修古上奏說:“以前史書上說,御史臺有尊嚴則天子才有尊嚴。按照慣例,三院御史同行的規格與知雜事相同,現在宦官如此猖狂,請交主管官員彈劾治罪。”皇上知道後,立即命令鞭打宦官。晏殊曾用笏打人,把那人的牙齒都打斷了。曹修古上奏說:“晏殊是皇上的輔弼大臣,是百官的榜樣,卻衝動急躁沒有大臣的體統。古時候,三公犯法不交官吏查辦,前朝時陳恕在中書省打人,當即就被免職。請依法對晏殊予以懲處,以平息輿論。”

  很長時間以後,出朝任歙州知州,又調任南劍州,又擔任開封府判官。歷任殿中侍御史,提升為尚書刑部員外郎、知雜司事、權同判吏部流內銓。不到一個月,正遇太后的侄子劉從德死了,錄用他的親族連同僕役差不多有八十人,龍圖閣直學士馬季良、集賢校理錢曖都按遺書上奏的名單予以破格授任官階,曹修古與楊偕、郭勸、段少連紛紛上奏章批評。太后大怒,把奏章交付中書論罪。大臣請眨曹修古為衢州知州,其餘依次處罰。太后認為責罰輕,命令全都削官階一級,任曹修古為工部員外郎、同判杭州,尚未赴任,又改任興化軍知軍。恰逢大赦,官復原職,死去。他死後,許多人為他惋惜。家裡貧窮,不能把靈柩運回家鄉埋葬,他生前的部屬和幕僚捐錢五十萬幫助治喪。小女兒哭著對母親說:“不能因為這件事損害父親的名譽。”最終拒絶沒有接受。太后去世,皇帝想到曹修古的忠貞,特別贈官為右諫議大夫,賞給他家錢二十萬,錄用他的女婿劉勳試任將作監主簿。曹修古沒有兒子,過繼侄子曹覲為後嗣。曹氏家族自從曹修古起就以正直無畏出名,連女子也能不為利祿拖累,當時因此認為他賢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