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白楊說課稿

  這篇精讀課文以白楊為線索寫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情。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教材:這篇精讀課文以白楊為線索寫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情。作者借白楊熱情謳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的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奉獻精神。作者文筆清新流暢,人物描寫生動,是一篇託物言志的好課例。

  根據新課程理念,結合教材特點,我為《白楊》第二課時設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高大挺秀、渾黃一體、介紹、新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初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獻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是瞭解白楊有哪些特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了自己什麼樣的心。難點是領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二、說教法:

  創設情境法:主要通過課件,調動孩子們多種感官,引領學生進入文中所描寫的情境。

  以讀促悟法:在教學中,實行多項互動,通過多種形式朗讀,使孩子從讀中領悟。

  三、說學法:

  小組合作法:鼓勵孩子們自主探究,學會合作性學習。

  四、說程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第一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瞭解到課文講的一位旅客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車上,父親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並借白楊表白了自己的心願。那麼,這位旅客的心願是什麼呢?他又是怎樣借白楊樹表白自己的心願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白楊》這篇課文。板書:白楊。首先聽一下課文朗讀及欣賞戈壁風光。

  ***二***、再讀課文,理解白楊。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讀後告訴大家,你瞭解了白楊什麼?

  2、學生默讀課文。讀後請同學訴說自己的所得。***課件出示***

  3、大家是從爸爸的介紹中瞭解到的。我們一起來讀這幾個句子 。***出示爸爸說的話***

  4、學生一起讀這幾句話。

  5、課件出示“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指名讀第一句話。

  ***1***、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白楊樹什麼特點?板書:白楊:高大挺直

  ***2***、白楊樹這麼直,那它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

  1——3 自然段,劃出體現白楊樹生長環境的詞句。

  ***3***、讀後同學們四人一組交流,並說出自己的感受。

  ***4***、***出示戈壁灘圖片***在茫茫的戈壁灘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有的只是滿地的風沙。可就在這大戈壁上,卻有一點綠色,那就是高大挺拔的白楊。請同學們再把這句話讀一遍。

  6 、***出示句子 ***“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1***、***再次出示句子 ***“***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2***、課件出示大家想象一下,白楊樹還可能生長在哪兒?請試著填進去,讀給大家聽聽。

  ***3***、學生填空練習。

  ***4***、是啊,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戈壁還是山區,那兒需要它,它就到哪兒去,不講條件,不畏艱苦。請同學們再讀這句話。

  7、***出示句子***“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板書:生命力強、堅強不屈。

  ***1***、這句話讚揚了白楊樹什麼特點?從哪些詞句可以體會到?

  ***2***、引讀:

  遮天蔽日的風沙來了,——————————————;

  滔滔不絕的洪水來了,——————————————;

  飄飄揚揚的大雪來了,——————————————;

  持續數月的乾旱中,————————————————;

  拳頭大小的冰雹來了,——————————————;

  ***3***、白楊樹的性格就是這樣堅強,生命力就是這樣頑強。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三***、 領會爸爸的心願。

  1 、爸爸只是想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願。爸爸的心願是什麼呢? 請同學們默讀14—16小節思考。

  2、同桌互相討論。

  3、引讀、討論14小節。***課件出示***

  ***1*** 、師讀:他們只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們只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他們只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他們並不知道什麼?

  4、出示最後一個自然段齊讀。爸爸沉思些什麼,為什麼嘴角會露出微笑?找出課文的有關詞句加以體會。這裡的小白楊指的是誰?板書:小白楊、正在成長、孩子

  5、請欣賞圖片。

  ***四***、總結課文,昇華中心。

  1、課題是《白楊》,全文是不是僅僅寫白楊?讚揚了爸爸什麼精神?板書: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無私奉獻

  2、讚揚爸爸,實際上就是讚美什麼人?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在茫茫的大戈壁上到處留下了白楊高大挺秀的身影,而在這惡劣的環境中,那千千萬萬的邊疆建設者們,為了改變邊疆落後的面貌,他們紮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自己的光和熱。老師相信,想這樣的白楊樹會越來越多,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六***、佈置作業。

  寫一段話,讚美像爸爸一樣的建設者們。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

  ***七***、板書:

  白楊——高大挺直 爸爸——紮根邊疆

  生命力強 建設邊疆

  堅強不屈 無私奉獻

  小白楊——正在成長——孩子

  借物 喻人

  五、說反思

  《白楊》課文原文

  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晰,都是渾黃一體。

  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

  那就是沿著鐵路線的一行白楊樹。每隔幾秒鐘,窗外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搖著他的腿,“你看那樹多高!”

  爸爸並沒有從沉思中回過頭來,倒是旁邊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樹,那是大傘。”

  “哪有這麼大的傘!”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辯著。

  “它是樹,不是傘!”哥哥肯定地說。

  小小的爭論打斷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著,慢慢地撫摸著孩子們的頭,說:“這不是傘,是白楊樹。”

  哥哥還不滿足:“為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想了一會兒,對兒子和小女兒說:“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而這,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現在呢,孩子們多了一點知識。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白楊樹。這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這兒生根了。

  爸爸摟著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