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傳媒知識點總結與整理

  網路傳媒是現在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 只是電腦,對於網路傳媒的知識大家又瞭解多少呢。現在,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網路傳媒的知識點,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1.新的內容生產者的介入:

  非媒體背景的專業化新聞生產力量、業餘或專業的自媒體、通過自媒體平臺進行傳播的機構、組織和企業,資訊採集的工具或平臺。

  2.新的內容生產方式的改變:

  不同資訊源提供了新的資訊碎片幫助專業媒體呈現更豐富真實的新聞活動***但也可能成為干擾***、全民投票的篩選機制挑戰了傳統專業媒體把關人的地位。專業媒體未來要發揮自己的專業化、客觀性優勢成為網路傳播中的參照座標,同時成為全民傳播的組織者和協調者。

  3.新的業務形態的改變:

  3.1定時-及時-實時-全時:早期沿用傳統媒體的定時機制,此後打破固定週期根據需要進行及時直播,目前實時的新聞直播與全時的全天候新聞已經成為常態。

  3.2貼上-整合-解讀:早期靠新聞媒體轉載,後期通過專題整合某一個主題下的全部新聞加上評論,目前,對新聞已經發展到了深度評論,線上訪談與部分新聞製作來增加新聞傳播價值

  3.3單媒體-多媒體-融媒體:早期主要以文字形式,後期文字圖片聲音視訊,目前,出現了多種整合形式的融媒體報道,開始探索適合移動端的傳播方式

  3.4單向-互動-共動:早期的互動中,傳播者仍然佔據主導地位,目前新聞事件的傳播過程中,網名與網站幾乎同等重要,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為一體。

  4.新的分發模式的改變:

  4.1整合類平臺:多元聚合+人工分發,網站作為內容呈上,通過編輯的判斷力對內容進行整合再二次銷售給使用者。如新聞客戶端

  4.2搜尋引擎:多元搜尋+演算法排程,使用者通過搜尋來獲取資訊,但搜尋引擎具有內容的排序權利,並且可以通過資訊流來調整使用者獲取的資訊的順序

  4.3社會化媒體:人際渠道+大眾傳播:社交媒體中人際傳播渠道成為公共傳播的基礎設施,社交網路成為個人的篩選機制,而新聞傳播力取決於它啟用的人際網路的傳播規模

  4.4個性分析+演算法匹配:通過個性作新聞分發的核心變數,最大程度上匹配使用者的需求,讓人大大延長閱讀時間,但容易令人陷入資訊繭房

  4.5視訊和VR/AR平臺:臨場體驗+社交傳播,視訊直播重新定義新聞現場,允許受眾進入現場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觀察與體驗,社交關係起到重要作用。

  4.6服務類平臺:生活場景+新聞推送,生活服務為核心的應用和網站走向媒體化,推送根據人們生活場景所需要的新聞資訊,具有相對垂直和精確性。

  5.網路演變的趨勢

  5.1從人到機器:生產者逐漸擴充套件,機器參與內容的生產和加工,掌握資料的企業也成為內容生產系統的成員

  5.2引入資料:使用者資料、物聯網資料將成為重要的新聞生產資源。

  5.3內部到雲端:新聞資訊處理系統逐漸從編輯室內遷移到雲端,掌握資料資源、演算法優勢的公司,逐步新聞生產領域佔據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