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遺傳變異知識點總結

  遺傳變異這部分知識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識,考察的範圍多為選擇題和大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中生物遺傳變異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物遺傳變異知識點

  一、基因突變

  1. 概念:DNA分子中鹼基對的增添,丟失或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基因分子數不變*** 分子水平

  2. 分類:自然突變,誘發突變

  3. 誘變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

  4. 特點:

  普遍性***所有生物都會發生,包括病毒***

  隨機性***隨時,隨地***

  不定向性***可逆的***

  低頻性

  多害少利性

  5. 發生時期:主要是細胞分裂間期***DNA複製***

  太空育種時,為什麼選擇萌發的種子.因為萌發的種子分裂旺盛,DNA複製過程能夠中容易受各種射線影響而發生突變.

  6. 結果:產生該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基因.

  7. 意義: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初始原材料。

  8. 基因突變是否一定影響生物的性狀,***不一定***

  ① 基因突變新形成的密碼子與原密碼字決定同一種氨基酸

  ② 基因突變為隱性突變,如AA→Aa

  ③ 突變部位位於非編碼區***內含字***

  9. 基因突變是否一定傳遞給後代***不一定***

  ① 體細胞基因突變,不能通過有性生殖傳給後代,植物可以通過無性生殖傳給後代

  ② 生殖細胞基因突變可能通過有性生殖傳給後代

  二,基因重組

  1. 概念: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過程中,控制不同形狀的基因重新組合***狹義***

  2. 分類***廣義***

  ①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為基因自由組合

  ②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隨著交叉互換而重新組合

  ③基因工程***分子水平***:克服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定向改變生物的形狀,發生在同種生物之間

  ④植物體細胞融合

  3. 結果產生新的基因型。

  4. 基因重組的意義:是生物變異的來源,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

  三、鐮刀型細胞貧血症

  1.直接原因:血紅蛋白的一條多肽鏈上的一個氨基酸由正常的穀氨酸變成了頡氨酸。

  2.根本原因:基因突變

  無絲分裂沒有發生基因突變,有絲分裂只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不發生基因重組;減數分裂三種變異都有。

  高中生物遺傳變異考點

  1、在***體內,等位基因雖然共同存在於一個細胞中,但是它們分別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進行減數分裂的時候,等位基因隨著配子遺傳給後代,這就是基因的分離規律。

  2、由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一般表現為代代遺傳。

  3、在近親結婚的情況下,他們有可能從共同的祖先那裡繼承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而使其後代出現病症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禁止近親結婚。

  4、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5、非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於染色體變異,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於基因重組。

  6、基因重組的來源包括:①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②基因的交叉和互換③基因工程***轉基因技術***。

  7、相對性狀、顯性性狀、隱性性狀、性狀分離的概念

  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型別。

  顯性性狀——***F1中顯現出來的親本的性狀。

  隱性性狀——***F1中未顯現出來的親本性狀。

  性狀分離——***後代顯現不同性狀的現象。

  8、等位基因、純合體、雜合體、基因型、表現型的概念

  等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純合體——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

  雜合體——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

  基因型——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表現型——生物個體所表現出來的性狀。

  9、分離規律的解釋

  A、在F1***Dd***的體細胞中,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等位基因D和d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B、F1進行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D和d彼此分離,各進入一個配子。

  C、F1形成含有基因D和含有基因d兩種型別比值相等的雌、雄配子。

  D、兩種型別的雌配子與兩種型別的雄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

  所以F2出現DD、Dd、dd三種基因型,比值為1∶2∶1,出現高莖和矮莖兩種表現型,比值為3∶1。

  高中生物學習技巧

  一、觀察比較法

  生物學是實驗科學,觀察是獲得生物知識的重要環節。在生物實驗中,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鏡、最後用顯微鏡。用顯微鏡觀察也是先低倍,後高倍。例如,對植物根尖的觀察,就是先用肉眼觀察幼根,根據顏色和透明程度區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後再用放大鏡觀察根尖的根毛,最後用顯微鏡觀察根尖的縱切片,認識根尖各區的細胞特點。另外觀察要有目的、有順序、有重點、有疑問。如觀察生物群落,目的是瞭解群落的成員、數量及其關係,順序從植物到動物再到微生物。植物又由喬木→灌木→草本→苔蘚、地衣,有重點即通過解剖觀察、套袋實驗觀察等看動植物關係,觀察時多思考,如植物分層、錯落有致有何意義等。每一次的實驗都認真細緻的觀察,有效地發揮觀察在生物實驗學習中的作用。

  二、知識歸納法

  教師授課尤其是新授課,一般是分塊的,生物知識既有各自的獨立性,又存在著內部聯絡,學生在學習過一段知識之後,應及時進行歸納、總結,以各知識點間的聯絡為線索,構制知識網路,形成知識體系。常見的歸納方法有圖示法、提綱法和列表法。圖示法一般用於歸納幾個知識點間的聯絡。提綱法適用於單元總結,而列表法則更適應於期中或期末複習。

  三、科學記憶法

  生物中要記憶的東西很多,生物概念和用語等記不住是造成某些學生學習被動、學習效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掌握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提高記憶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是知識的倉庫,是思維的伴侶,是創造的前提,所以學習中依據不同知識的特點,配以適宜的記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