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電流和電路知識點總結

  電流和電路是物理的重點學習內容,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物理電流和電路知識點:電流

  1.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注:該處電荷是自由電荷。對金屬來講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對酸、鹼、鹽的水溶液來講,正負離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方向的規定: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注: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到負極。

  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3.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

  電路中有電源電路為通路

  4.電流的三種效應。

  1電流的熱效應。如白熾燈,電飯鍋等。

  2電流的磁效應,如電鈴等。

  3電流的化學效應,如電解、電鍍等。

  注:電流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電流的效應來判斷它的存在,這裡體現了轉換法的科學思想。

  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或物理問題我們往往要拋開事物本身,通過觀察和研究它們在自然界中表現出來的外顯特性、現象或產生的效應等,去認識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學上稱作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5.單位:1國際單位:A

  2、常用單位:mA、μA

  3換算關係:1A=1000mA、1mA=1000μA

  6.測量:

  1儀器:電流表

  2方法:

  ㈠讀數時應做到“兩看清”即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看清每大格電流值和每小格電流值。

  ㈡使用時規則:兩要、兩不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標反偏。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危害:被測電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時,不僅測不出電流值,電流表的指標還會被打彎,甚至表被燒壞。

  選擇量程:實驗室用電流表有兩個量程,0~0.6A和0~3A。測量時,先選大量程,用開關試觸,若被測電流在0.6A~3A可測量,若被測電流小於0.6A,則換用小的量程,若被測電流大於3A則換用更大量程的電流表。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兩極上,原因電流表相當於一根導線。

  物理電流和電路知識點:電流的發現

  在人們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每天都離不開“電”。夜間,電流通過電燈,發出明亮的光,照亮了千家萬戶,照耀著城鄉大地;人們坐在電視機前,欣賞著精彩的文藝演出,觀看激動人心的體育比賽;在鋼鐵廠、石化廠、自來水廠等各種工廠裡,是電流使各種機器開動,生產著各種鋼鐵、化工產品和飲用水、紡織品等人們必需的產品;微機、電冰箱、空調機、微波爐等和人們生活關係密切的電器,皆離不開“電。人們和電的關係是這麼密切,電又這樣的神通廣大,那麼,“電流”到底是什麼?“電流”又是怎樣發現的呢?

  義大利的解剖學教授伽伐尼1737~1798被人們認為是最早開始電流研究的人。據記載,伽伐尼的發現是一次偶然性的發現。1780年的一次極為普通的閃電現象,引起了他的思考。這次閃電使伽伐尼解剖室內桌子上與鉗子和鑷子環接觸的一隻青蛙腿發生痙攣現象。嚴謹的科學態度使他沒有放棄對這個“偶然”的奇怪現象的研究,他花費了整整12年的時間,研究像青蛙腿這種肌肉運動中的電氣作用。最後,他發現如果使神經和肌肉同兩種不同的金屬例如銅絲和鐵絲接觸,青蛙腿就會發生痙攣。這種現象是在一種電流回路中產生的現象。在這裡,蛙腿的肌肉是導體迴路的一部分,肌肉和兩種不同的金屬絲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流回路。肌肉的痙攣表明有電流通過,起到了電流指示器的作用。根據這種現象,他還製成了“伽伐尼電池”。但是,伽伐尼對這種電流現象的產生原因仍然未能回答,他認為蛙腿的痙攣現象是“動物電”的表現,由金屬絲構成的迴路只是一個放電迴路。

  伽伐尼的看法在當時的科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人們自然地聯想到海洋當中的一些帶電的魚,如電鰻、電鰩,人們在海中如果被這種魚觸及身體,也會有電擊的感覺。這說明在一些動物體內也貯存著電。但是,另一位義大利科學家伏打1745~1827不同意伽伐尼的看法,他認為電存在於金屬之中,而不是存在於肌肉中,他於1782年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關於所謂動物電,您是怎樣考慮的呢?我相信一切作用都是由於金屬與某種潮溼的東西相接觸才發生的”。兩種明顯不同的意見引起了科學界的爭論,並使科學界分成兩大派,他們的論戰十分激烈,每一方都指責對方是異端邪說,標榜自己觀點的正確。爭論的結果是伏打的見解佔了優勢。但很可惜,因為伽伐尼於1798年就因病去世了,他再也不能知道這場爭論的勝負,再也聽不到爭論的結果了。

  1800年春季,即19世紀第一個年頭的春天,有關電流起因的爭論有了進一步的突破。怎麼會引起這種突破呢?這又要從伏打說起,伏打在他自己看法的指導下發明瞭著名的“伏打電池”。這種電池是由一系列圓形鋅片和銀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裝置,在每一對銀片和鋅片之間,用一種在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中浸過的紙板隔開。銀片和鋅片是兩種不同的金屬,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作為電解液,它們構成了電流回路。現在看來,這只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電池,是由很多鋅電池連線而成為電池組。但在當時的歷史時期,伏打能發明這種電池確實是很不容易的。

  伏打電池可以說是伏打贈給19世紀的寶貴禮物。他的這個發明為電流效應的應用開創了前景,並很快成為進行電磁學和化學研究的有力工具。由此,伏打和與他同時代的別的國家的不少科學家,得出了各種有趣的結果,當時的報紙和雜誌上不時登出各種各樣新發現的訊息。有了電池,英國的化學家戴維1778~1829才有可能奠定電離理論基礎,並且分離出鈉、鉀、鍶、硼、鈣、氯、氟、碘等元素,促進了化學的發展,並進而促使他的助手法拉第建立了電解定律。

  伏打雖然發明了電池裝置,但並不瞭解這種裝置的道理。戴維闡明瞭這種裝置的道理,指出這類電池的電流來自化學作用。但不管怎樣,伏打的發明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可以人為控制的持續電流,為今後電流現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質基礎。伏打本人由於這項貢獻,被許多國家的科學院選為院士,據說1801年法國的拿破崙曾親臨現場觀伏打的實驗表演,並授予他一枚特製的金質獎章,以表彰他發現電流的貢獻。

  物理電流和電路知識點:我們身邊的靜電現象

  ●市場上出售一種能滾動的毛刷,當毛刷在毛料衣服上刷動時,可以將灰塵及微小髒物吸入刷內,有什麼原理呢?

  答:毛刷與毛料衣服摩擦後帶電吸引輕小物體,故灰塵及微小贓物附著在毛刷上。

  ●在乾燥的天氣裡脫毛線衣時,會發現一些小火花,並聽到輕微的劈啪聲,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乾燥的天氣,毛衣與面板或襯衫摩擦後積聚了很多電荷,脫衣產生的火花,聽到的劈啪聲是電荷的放電現象。類似現象還有,見面握手和拉門把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或門把手,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刺痛,這些都是靜電的放電現象。

  ●運油車上都拖著一根鐵鏈子,鐵鏈子有什麼用嗎?

  答:在運油過程中,油罐內的油會與油罐內壁摩擦,使罐體帶上電荷,如果這些電荷越聚越多,極容易發生放電現象,產生電火花,使油罐發生爆炸。而鐵鏈是導體,可以把積聚的電荷匯入大地,避免危險發生。

  ●電視機的熒光屏上為什麼會經常粘有很多灰塵呢?

  答:這是因為電視機工作時,螢幕上帶有靜電,從而具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故熒光屏上吸附了很多灰塵。

  ●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乾燥的頭髮,經常會發現頭髮會被梳子吸引,並且頭髮越梳越蓬鬆,這是怎麼回事呢?

  答:其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冬日,空氣比較乾燥,當用塑料梳子梳乾燥的頭髮時,因梳子與頭髮摩擦,而使梳子和頭髮帶上了等量的異種電荷互相吸引,而頭髮由於帶同種電荷互相排斥而顯得蓬鬆,摩擦的次數越多,頭髮所帶的電荷越多,排斥力也就越大,頭髮越蓬鬆。

  ●你知道地毯裡面為什麼會編入金屬絲嗎?

  答:人走動時鞋底與地毯摩擦會使地毯上帶有大量靜電,靜電放電容易引起火災,金屬絲則可以把這些靜電匯入大地,防止危害的發生。

  ●將一束扯成線狀的塑料捆紮繩用乾燥的手自上而下的捋,塑料繩就會向四周撒開,而且捋的次數越多,下端撒開的越大。這又是為什麼呢?

  答:乾燥的手與塑料繩摩擦使塑料繩帶上了靜電,塑料繩上所帶電荷為同種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排斥,並且摩擦的次數越多,塑料繩所帶的電荷越多,排斥力也就越大,越發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