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地理知識點

  在初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學好地理知識點會讓你更加了解這個世界。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我國的工業基地

  工業基地指工業生產比較發達和相對集中的城市或地區。有以發展某一行業為主的專業性工業基地,如中國的鞍山鋼鐵工業基地;有行業門類比較齊全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如上海是個冶金、機械、紡織、輕工、化工、造船等工業都比較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根據資源狀況和環境條件,合理建立工業基地,有利於加速國民經濟的發展。

  我國主要工業分佈特點:

  1.京廣、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的工業基地;

  2.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

  3.長江沿線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4.沿海地區集中了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我國工業主要成就:

  1.增長速度快:近50年來,我國的工業增長速度居世界首位,一些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躍居世界前列。例如:原煤、鋼鐵、水泥、布匹的產量居世界第1位。原油、發電量、化肥等也列世界前茅。

  2.已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輕重工業比較協調,一些新的工業部門,如汽車、飛機、航天、核工業、電子、石油化學等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填補了我國工業的許多空缺。

  3.工業佈局日趨合理。一方面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得到加強;另一方面,在資源或原料豐富的內地新建了一大批工業城市或工業基地。例如,山西能源基地、蘭州的石油化學工業、四川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內蒙古包頭***白雲鄂博***鋼鐵工業基地西昌和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等。

  4.工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北京、上海已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珠江三角洲、滬寧杭、京津石***石家莊***因具備工業基礎、科技力量雄厚、高層次知識性人才集聚、交通便利、對外開放程度高等有利因素,已開始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帶,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國中西部的武漢、重慶、西安、蘭州等地正日益成為中西部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全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土地面積的12.3%,是中國第三大省區。東、南、西依次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和甘肅8省區毗鄰,跨越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國境線長4200公里。

  內蒙古自治區主要地理資訊:

  1.全區地勢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在世界自然區劃中,屬於著名的亞洲中部蒙古高原的東南部及其周沿地帶,統稱內蒙古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2.內蒙古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夏季短促,雨熱同期,冬春漫長,幹寒多風沙。

  3.內蒙古礦物儲藏量巨大,是我國發現礦物種類最多的省份,內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之鄉。內蒙古四大露天煤礦分別為伊敏、霍林河、元寶山和準格爾露天煤礦。

  4.內蒙古天然草場遼闊而寬廣,畜牧業發達,主要品種有三河馬、三河牛、鄂爾多斯細毛羊等。

  5.內蒙古自治區有49個少數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有400萬,占人口總數的17%。

  6.內蒙古旅遊主要凸顯草原特色,比較著名的有那達慕大會、祭敖包等。

  草原的重要性:

  1.草原是生態環境的天然綠色屏障;

  2.草原可以調節氣候,改善環境質量;

  3.原是一個生物多樣性寶庫;

  4.草原生態功能影響全球氣候。

  如何保護草原生態系統:

  1.建立和完善草原保護制度;

  2.穩定和提高草原生產能力;

  3.實施已墾草原退耕還草;

  4.轉變草原畜牧業經營方式;

  5.推進草原保護與建設科技進步;

  6.增加草原保護與建設投入;

  7.強化草原監督管理和監測預警工作;

  8.加強對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的領導。

  :西部工業

  西昌和酒泉的航天工業,西安的飛機制造業,包頭和攀枝花的鋼鐵工業,玉門和克拉瑪依的石油工業、金昌的有色金屬工業、青海的化學工業。

  西部主要城市:

  陝西西安、重慶、四川成都、甘肅蘭州;

  西部主要交通線路:

  西寧-拉薩;新藏公路:烏魯木齊-拉薩;川藏公路:成都-拉薩;滇藏公路:昆明-拉薩;蘭新線:蘭州-新疆;京包線:北京-包頭;包蘭線:包頭-蘭州;青藏鐵路:西寧-拉薩;湘黔線:株洲-貴陽;寶成線:寶雞-成都;成昆線:成都-昆明;南昆線:南寧-昆明;成渝線:成都-重慶;貴昆線:貴陽-昆明;川黔線:重慶-貴陽;黔桂線:貴陽-柳州。

  西部工業發展特點:

  西部地區工業部門齊全,並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一些城市在全國佔有重要的地位。

  工業城市的發展與礦產資源的關係:

  1.工業城市的發展依託於礦產資源的分佈;

  2.伴隨著礦產資源的開採,加工,工業城市逐漸興起。

  西部各省主要支柱產業:

  內蒙古: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業、能源工業、冶金工業和機械工業四大支柱產業;

  四川:支柱產業主要有電子資訊產業、機械冶金工業、建築建材業、飲料視訊業、化學醫藥業和旅遊業。

  雲南:支柱產業有以食品為重點的生物資源開發、以磷化工、有色金屬為重點的礦產資源開發產業、旅遊產業。

  陝西:選擇機電工業、能源化學工業、醫藥工業、建築業和旅遊業為優勢產業。

  西部之最:

  1.我國最長的高原公路,川藏公路,2413千米。

  2.我國最大的稀土礦產地,內蒙古白雲鄂博。

  3.世界上海拔最高、飛行難度最大的機場,西藏邦達機場。

  4.中國最大的地熱電站,羊八井地熱電站。

  5.我國最大的煤炭建設專案,內蒙古準格爾專案。

  6.我國裝機量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西藏安多光伏電站。

  7.世界上最高的輸油管線,青藏輸油管線。

  8.我國最大的鉻鐵礦基地,西藏羅布薩礦區。

  :遼寧省

  遼寧省簡稱遼,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是中國東北經濟區和環渤海遼河經濟區的重要結合部。遼寧省東北方向與吉林省接壤,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為鄰,西南與河北省毗連,以鴨綠江為界河,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瀕渤海和黃海。

  遼中南工業區:

  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區和重工業基地之一,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位於渤海灣北環和黃海的西北岸,海岸線長2100公里。它包括了除朝陽市、阜新市區及阜新縣以外的遼寧省域,面積118501公里,人口約3500萬。

  遼中南工業基地的主要特點:

  1.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2.遼中南工業基地擁有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業基礎為發展重工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遼中南工業基地重工業較全面,但結構老化,管理落後,大企業一般歷史長,負擔重,不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區資源豐富,但天氣因素是巨大的制約因素。存在的問題是能源與水資源的不足。

  遼寧省主要地理資訊:

  1.遼寧省地勢北高南低,從大陸向海洋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於東西兩側,向中部平原傾斜。地貌劃分為三大區。東部的山地丘陵區。此為長白山脈向西南之延伸部分。西部山地丘陵區。中部平原。由遼河及其30餘條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為3.7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25%。

  2.遼寧省地處歐亞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境內雨熱同季,日照豐富,積溫較高,冬長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東溼西幹。

  3.遼寧省森林資源豐富,佔全省面積的38%,鐵礦、石油、資源在全國前列。

  4.遼寧省海上資源豐富,水產品種繁多,共3大類520餘種。

  5.遼寧省平原廣袤,海岸線長,是我國農林漁業大省,在全國的比重均名列前茅。

  6.遼寧省擁有我國重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重工業發達。

  7.遼寧是滿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瀋陽曾被稱作盛京,作為滿清王朝的另外一個都城。

  振興遼中南工業基地的方法:

  1.優化產業機構,引進先進技術;

  2.運用南水北調工程,發展節水型農業調整產業結構;

  3.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

  4.加強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5.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6.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

  7.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引進外資;

  8.治理環境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