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有趣的語文課堂故事

  編者按:“瓜呆子”原本是一個嘲諷的稱呼,卻被作者的老師變得無比親切,究竟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的班級故事吧!

  金老師的另一個口頭禪是“瓜呆子”,細聽,會發現“瓜”字後會帶一個弱弱的兒化音。這本是一種有些嘲諷的叫法,但伴著金老師迷人的微笑,竟也顯得格外親切。

  “瓜呆子”頻繁出現,一般是在講習題的時候。像一次做選擇題或閱讀題,大家的正確率不會太高,而且還會有人因不解而發出疑問,與他據理力爭。此時的金老師,都會耐心地聽完同學的話,微微地搖頭,再露出一個標誌性的自信的笑,將書本一卷,雙手一併,放在身後,優哉遊哉地走向那位同學,輕撫孩子的後腦勺,嘻笑著說道:“瓜呆子。”隨機解除安逸狀態,昂首闊步走上講臺,雄赳赳氣昂昂,抽出粉筆在黑板上寫下幾個關鍵詞,轉身看向全班,用嚴肅的目光盯著我們。再敲幾下黑板吸引注意力,便開始井井有序地解釋大家的疑問。

  同學們一開始還會不服氣,不斷地提出新的疑問。金老師胸有成竹,似乎早就預料到這場戰役的永續性,便把音響調整一番,移近麥克風,待到“彈藥”重新填好之後,便會對其開始一一擊破,徐徐道來那題中的真理。那些同學,都會露出一副豁然開朗的表情,入神地盯著題,喃喃道:“原來這樣,不愧是名師……”

  金老師看到同學們的反應,或木然,或恍然,或搖頭,或點頭,便大聲問一句:“明白不?”“明白了……”同學們有氣無力地回答道。應該是不太滿意,金老師增大音量,詭祕一笑,問:“瓜呆子……明白不?”上身前傾,一側的耳朵向前,似乎要收入所有的聲波。“明——白——了!”聲音響亮整齊。金老師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好,非常好,看到大家沒有疑問我很滿意!”然後進入下一題。

  一節課下來,班級會出現各種“瓜呆子”,有大瓜呆子、小瓜呆子,甚至還有超級瓜呆子。獲此殊榮的同學,並不以為忤,往往羞赧地笑笑,或摸摸自己的腦袋,或相視而嘻。整節課,同學們在一片輕鬆愉悅中收穫頗豐。室內,其樂融融;室外,雲淡風輕。

  作者|2019屆邊浩宇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