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如何錘鍊作文動詞的語言與十種開頭

  動詞的巧妙運用,會使文章語言顯得簡練而有表現力。魯迅先生十分重視動詞的提煉,如《少年閏土》的開頭一段:“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動詞的巧妙運用,能夠把中考作文提升一個層次,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初三作文如何錘鍊作文動詞的語言

  妙用動詞,文采飛揚

  動詞在寫作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托爾斯泰曾說:“在藝術語言中最重要的是動詞。”動詞在所有詞彙中最具有主動性與活潑性,能最直接地將人物、事物、情境的本質特徵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從而使文章煥發出文採斐然、意趣橫生、感染力強的獨特魅力。

  我們作文中使用動詞時,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擬題點睛,通篇生輝

  動詞給人的印象是生動、形象,能增強語言的立體感。標題中恰當使用動詞,能使文字凝練活潑,能使形象栩栩如生,能使場景活靈活現,以至出神入化,這是使標題新穎生動的重要手段。如《蘇州名菜,飄香瀋陽》,“飄”本是平常的動詞,經過巧妙的搭配之後,把瀋陽人民喜愛南國名菜的情景點撥得活靈活現,起到了平中見奇、常中見新的效果,增強了題目的感染力,具有點睛之妙。

  二、動靜互化,壯景生情

  動詞最突出的修辭功能是富於動態感與表現力。動態感使所描繪的事物富有活力,表現力則能深深地感染讀者。寫景狀物之中,準確、巧妙地使用動詞,採用動靜互化的辦法能夠壯景生情,產生非同尋常的藝術效果。如:

  這是一張尺多寬的小小的橫幅,馬孟容君畫的。上方的左角,斜著一卷綠色的簾子,稀疏而長……簾子中央,著一黃色的,茶壺嘴似的鉤兒……鉤彎垂著雙穗,石青色;絲縷微亂,若小曳於輕風中。紙右一圓月,淡淡的青光遍灑紙上……從簾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纏的海棠花。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葉嫩綠色,彷彿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著,微微有淺深之別。花正盛開,紅豔欲流;黃色的雄蕊歷歷的,閃閃的。

  這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中的片段,是對一幅畫面的描繪,卻極富動態之美,這是因為採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畫面本是靜止的,但“垂”“曳”“灑”“伸”“掐”“開”“流”等動詞的使用大大豐富了畫面的意境,讓靜態的畫面呈現出鮮活的生機。動詞的渲染反襯之功在此可見一斑。

  三、摹寫人物,情態畢現

  動詞在摹寫人物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巧用動詞,能夠以少勝多,使人物情態畢現,產生非同尋常的藝術效果。

  一是展示內心世界。

  隨著汽車喧囂的聲音,我似乎從媽媽欲言又止的樣子看出了什麼。是什麼,我不敢去想。媽媽深深地撥出一口氣,摸了摸我的頭,用手指了指汽車前進的遠方,低聲告訴我:“瞧,那是你爸的故鄉……”我的身體不自然地僵硬起來,從媽媽口中聽到的是早已預測過的答案,沒想到心底還是痛得抽搐難受。那個地方,是十年前拋棄我和媽媽的男人他的故鄉。

  習作《故鄉》巧用“呼”“摸”“指”“告訴”等動詞,真實再現了媽媽內心複雜的情感波動,表達出媽媽“欲言又止”的痛楚之感,很能打動人心。

  二是刻畫精神品質。

  他立刻明白了,就輕輕地關上燈,拉開窗門,隨手拿起準備好的掃帚,小心地掛在窗臺下面的釘子上。

  陳然被捕前的一個晚上,“急忙地趕印”《挺進報》直到早晨五點鐘。“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使他“立刻明白了”危險的到來。“關”“拉”“拿”“掛”等動詞,讓讀者看到是陳然處亂不驚、從容自如、捨己為人的個性品質。

  三是反映性格特點。

  他***孔乙己***不回答,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他從破衣袋裡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裡,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

  孔乙己付錢時的兩個動作,“排”和“摸”,簡單的動作描寫便將人物的性格特點揭示無遺。“排”活畫出他雖然窮困潦倒,卻自視清高,以此顯擺給人看的性格;“摸”則將其落魄之窘態揭露得淋漓盡致。

  四、語言簡潔,以一當十。

  動詞的巧妙運用,會使文章語言顯得簡練而有表現力。魯迅先生十分重視動詞的提煉,如《少年閏土》的開頭一段:“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段文字簡練、生動、形象,動詞用得十分精妙:圓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換個“吊”字行不行呢?不行。因為“掛”與“吊”儘管都是指物體高懸的意思,但是,“掛”的東西往往比較珍貴或優美,如“掛著國旗”“掛著地圖”等;而“吊”很隨便,如“樹上吊著繩子”“牆上吊著一個籃子”等。還有一個“扭”字,比“轉”更能表現出猹的靈活、小巧。這恰恰證明作者用詞準確、貼切。

  五、描寫場面,身臨其境

  我們很多同學寫作文,特別是寫有關活動的作文,如跳繩比賽,足球比賽,跳高、跳遠比賽等,總缺少一點“刺激”的味道。描寫活動場面應當細心觀察場面中的人物動作,並巧用動詞,這樣才能抓住讀者的心。如寫足球比賽的片段:

  一開始,對方8號中鋒劉寧帶球猛攻,一轉眼,就躥到了我方的門前。只見他虛晃一槍,靈活地躲過了我方隊員的封堵。不等足球落地,他就一個180度的急轉身,凌空抽射,球像離弦的箭一樣夾帶著風聲飛向我方大門。“啊”我們班觀戰的同學不由得驚叫起來。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我方守門員付紹春像只壓緊的彈簧突然彈起,一個魚躍側撲,將球穩穩地抱在懷裡。頓時,我班觀眾紛紛跳了起來,場上隨著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這個場面描寫較好地突出了人物動作,讀起來非常過癮。先後用了十多個動詞,再配上三個形象的比喻句,把足球比賽寫得緊張激烈,扣人心絃。特別是作者能夠有重點地觀察人物表現,這也是場面描寫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譬如作者觀察了對方8號中鋒、我方守門員、我方觀眾,這種“立體”的觀察描寫更能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可見,語有動詞自精彩,文有動詞自生輝。當你憂心於筆下的語言乾癟蒼白,文字缺乏表現力時,不妨認真琢磨如何選準每一個動詞,用好每一個動詞,讓動詞契合於你的思想,洋溢位你的情思,鮮活你筆下的景物與形象吧!

  初三語文作文可得高分的十種開頭

  一、以題記式開頭就是在開頭部分先寫一小段文字作為題記。這些文字可以是對文章的總結,可以是引子,可以是感觸等形式。這樣能增強文章的色彩,起到開頭點題,吸引讀者的作用。如《語文從我身邊輕輕走過》的開頭:"輕輕地,你--語文,從我身邊走過,留下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時常繞在我身邊,鼓勵我,激勵我,陶冶我。--題記再如《非同尋常--我是一道風景》的開頭:"我不願生活得像個問號,東張西望找不到自己的跑道,現在我正為夢想起速奔跑------總感覺,我非同尋常。--題記這兩篇文章的開頭都是用帶有統領全文的題記作為開頭,上來就把讀者引入自己所創設的感情基調之中,起到先聲奪人的效用。

  二、以引用開頭就是引用古今中外的詩歌、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名言警句等作為文章的開頭。這樣可以增加文章的權威性、知識性、文采性、深刻性,同時起到一種裝點紋飾的作用。這種引用有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二種形式。如《江南的味道》的開頭:"多情的江南,讓多少文人墨客夢魂縈繞。難怪鄭愁予會說:'我打江南走過,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滿腔的愛戀竟賦予那出水芙蓉。"這是引用名家的散文作為開頭,起到很好的作用。再如《我們就是希望》的開頭:"我試著耀眼的瞬間/是劃過天邊的剎那火焰/我為你來看我不顧一切/我在這裡啊/就是這裡啊/驚鴻一般短暫/像夏花一樣絢爛"這是引用新詩作為文章的開頭。還有引用歌詞作為開頭的,如《心靈的回聲》:"走四方,路迢迢,水長長,迷迷茫茫,一村又一莊------"這種開頭可以隨著時代的不同而千變萬化,要根據內容的需要,根據中心的需要,合理引用當下最耳熟能詳的歌詞,這不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三、以環境描寫開頭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描寫。而這些描寫都有特定的作用,或者襯托人物的心情,或者交待故事的背景,或者渲染某種氣氛等等。總之,都是為突出主旨而服務的。如《想起了父親蒼白的臉》的開頭:"夜,好靜謐,柔和的月光散了一地銀白;夜,好深沉,父親那時起時落的鼾聲猶如一首動人的月光曲,迴盪在夜色上空。望著熟睡的父親的臉,我的思緒也飄向那聖潔的夜空------"這種對夜的描寫隱含著作者深深的對父親的感激之情,所以這段環境描寫放在開頭十分成功,把我們帶入了夜的沉靜之中,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回憶------再如《今天,我真快樂》:"夜幕早已降臨,深藍色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色的圓月,月兒旁邊是許多眨巴眼睛的星星。街上的人兒三三兩兩地走著,不時爆發出一陣開心的笑聲。"這種環境描寫是把自然和人的活動結合起來,給我們一種夜的幽靜,人的和諧、快樂、幸福的感受。

  四、以排比句式開頭就是用一組能突出中心、句式整齊、氣勢恢巨集、寓意深刻的排比句開頭。這能給讀者一氣呵成之感,有利於突出那種強烈的具有爆發性的情感,起到以勢凌人的震撼作用。如《發現,生命的圖騰》的開頭:“總有這樣一種圖騰,盛滿生活的閃光之處;總有這樣一種人群,走出獨步千秋的汗青文化;總有這樣一種發現,雕鏤人心,永不鏽鉵。”再如《語文,我的摯友》的開頭:語文,就像清涼甘甜的泉水,暢飲泉水會讓我的心變得玲瓏剔透。語文,就像浩瀚無邊的大海,傾聽大海,會讓我的心變得寬闊博大。語文,就像純潔無瑕的白雪,欣賞白雪,會讓我的心變得高尚純潔。以上文章的開頭顯得句式整齊,結構嚴謹,氣勢凌人,給人一種美感的享受。

  五、以抒情的語言開頭這種形式就是在開頭部分就抒發強烈的情感,先把讀者的感情因素調動起來。這樣可以抓住讀者的心,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為文章打下一個堅實的感情基調,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如《我要說聲"謝謝你"》的開頭:"當我看到這個作文題目時,我熱血澎湃,激動得不能自已,我要感謝我的母親,感謝她對我的養育之恩。"文章開頭就抒發對母親的恩情,切題直接,而且感情真摯。再如《黑眼睛,黑頭髮》的開頭:"想來慚愧,對於一個在我生活裡出現頻率最高、最熟悉的人,我卻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記憶中,她就像一塊岩石,能吃苦耐勞,有過剩的體力。因此,對於她為我所做的一切,自然看作理所應當,只因她是我的母親,有著對我的責任。"文章開頭就說自己"慚愧",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然後就用抒情性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愧疚的情感。可以看出,這種開頭很容易和讀者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勾起讀者心中隱埋的某種和文章形似的情感,達到以情動人的目的。

  六、以設定懸念開頭這種開頭故意設定謎團,而又故意不予理會,或做出某種猜想,以引起讀者的好奇心,讓讀者繼續關注事件的發展。這種寫法能把讀者帶入特定的情景之中,與作者同喜同樂同悲。如《?,是否越多越好?》的開頭:班裡有不少"好問"的同學,有著問不完的問題。下課、午自習,甚至放學後,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忙碌地出入老師的辦公室,大至一整道題,小至一個標點,事無鉅細,一概相問。同學不解,問之,則答曰:君子之學必好問。君子之學必好問,這原本不錯,學習怎能無問?可我又不禁質疑:問,真的月多越好嗎?文章在開頭就提出"問題越多越好嗎?"的問題,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想知道答案和自己的是否一樣,可是作者就是不說,以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再如《活力四射的初三歲月》:白駒過隙的一瞬,我抬起頭,感覺到歲月正隨風吹散,不僅顏面嘆息,內心漾起的是一絲欣喜和懷戀。活力四射的初三歲月,青春律動的我們揮汗如雨,只為燦爛在六月。那段歲月是美妙的------文章表達出對初三生活的懷念,說它是"活力四射",可是到底是什麼樣的呢?這就設定了一個懸念讓讀者繼續跟著作者的思路看下去。

  七、以特寫鏡頭開始這種開頭用一個特寫的鏡頭放在文章開頭,把事情或者感情特寫化,讓讀者通過這個特寫進入文章的正文。如《一次難忘的實踐》的開頭:酒紅色的幕布拉開了,色彩繽紛的旋轉舞臺上,燈光閃耀。在窗外迷人的月光和閃閃星星影射下,音樂會終於開始了。本文開始就把鏡頭對準絢麗的舞臺和迷人的月光,用以渲染一種焦急的氣氛。又如《我的爺爺》的開頭:一雙沒有光彩的眼睛深陷在如枯井一樣的骨框裡,眼珠有氣無力的盯著我,淚水將流未流,淚珠想滴未滴,就是爺爺這雙眼睛看著我長大------本文的開頭把視線全都集中到爺爺的眼睛上,通過眼睛的描寫來表達我對爺爺深沉的愛。這種形式和以描寫開頭有相似之處,有時候可以二者結合起來用,這樣能收到更好的表達效果。

  八、以比喻性語句開頭這種形式開頭使用比喻。可以使文章生動活潑、簡潔明快,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這樣既可以增強文采,又能說明道理,容易使讀者接受。如《學習貴在創新》的開頭:"創新,是學習的生命力。它就像一盞明燈在黑暗中放射出萬丈光芒,引導人們不斷前行,並且走向成功。"再如《讀父親》的開頭:"父親是一本飽含哲理的書,在書頁間流露著偉岸、正直,每一字每一句都教給我做人的道理。很小的時候我就在讀他。雖然我談到的只是很膚淺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我就是這樣在讀他的過程裡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體驗、理解。"這二篇作文的開頭都是以比喻開始,給讀者活潑靈動、簡潔明瞭的感覺。

  九、以直切主題開頭這種形式又叫"開門見山"式,就是一開頭就直截了當地切入主題,解除文章中心。它的優點是入題快捷,不蔓不枝,利於讀者把握文章中心、基調和思路.如《生活中的一個好習慣》的開頭:"我生活中有一個習慣,媽媽說這個習慣好。我比較文靜,從來不在外面亂闖,要是讓我在'玩'和'看書'之間挑一樣的話,我一定挑選後者,這是我生活中的好習慣。"又如《精彩的夜晚》的開頭:"在鄉村,最美的不是黎明,也不是盛夏的樹陰,而是那美麗的夜晚。"這二篇文章都是直入主題,一篇說喜歡看書是我的好習慣,一篇說鄉村的夜晚最美。

  十、以下定義開頭這種技法開頭就對某種現象、思想、事物等下一個有個性的定義,把自己的看法先聲奪人的表達出來。使讀者不自覺地就跟著文章的觀念走,逐步認同作者的看法,從而達到一種共鳴。這裡的定義要新鮮,有獨到之處。如《珍惜》的開頭:"世界上最長而又最短,最多而又最少,最慷慨而又最吝嗇的是時間。"再如《厚道人》的開頭:"厚道人,是待人誠懇,做事誠實,能寬容,不刻薄之人。"這裡對"時間"和"厚道人"的看法是作者自己的觀點,可能讀者的看法有不同之處,這就使讀者想繼續讀下去看個究竟,然後和自己心中的觀點作比較,從而起到吸引讀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