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初二易錯知識點提綱

  根據物理考綱,中考物理考查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但是由於有些內容相對複雜,學生做題時容易錯誤,具體是哪些?原因是什麼?對策有哪些?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四大常考內容

  1、重點概念

  以課程標準為綱,以教材為本,更加註重考查學生對概念本質能否透徹理解。質量、密度、速度、力、壓強,功與功率,內能以及電功、電功率等都是近幾年的常考點。

  2、基本規律、原理

  近幾年考查的基本規律、原理主要有以下這些: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鏡成像、能量守恆定律、歐姆定律、電功率與電流、電壓的關係,串並聯電路、二力平衡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等。

  3、基本技能和思維方法

  受力分析,電路分析,資料的記錄和處理方法,運用幾何圖形、函式圖象進行表達、分析物理實際問題的方法,資訊的分析、歸納及概括基本分析方法。

  4、聯絡生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近幾年的試題貼近生活實際,充分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標準。溫度及溫度計,物態變化及水迴圈,密度的運用,半導體及導體的運用,電流的磁效應,電磁感應現象,電磁波及其應用,串並聯電路的應用等。

  五大失分原因

  原因一:審題不仔細

  審題不仔細、不準確,考慮不周到,缺乏認真、全面的審題能力,缺乏抓取關鍵資訊的能力。如“要求畫出使槓桿平衡的最小動力和力臂……”,部分考生只考慮“平衡”,沒注意 “最小”。

  原因二:概念模糊

  考生對物理概念的認識還比較模糊,理解不深,遷移能力差。如填空題的標準答案是“電能***度***表”,但不少考生卻回答“測電錶、電流表、電壓表、電量表”等。

  原因三:綜合實驗能力差

  考生的物理綜合實驗能力差,實驗設計能力不強。如實驗題要求學生寫出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標準答案是“歐姆定律”。而很多學生寫成了“電流與電壓成正比、伏安法測電阻、控制變數法“等。

  原因四:識圖能力不強,過失性失分嚴重

  如學生運動與力中的s—t影象、v?—t影象中的點、線的物理意義不明確,導致錯答題目。

  原因五:綜合分析能力較弱

  對於綜合題,很多學生缺少解題的思路,心裡感到害怕,忙中出錯。如動態電路分析綜合題,要經過對圖表的綜合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原因六:答題不規範。

  中考中常出現考試與自己所估算的分數偏差較大的情況,很多是考生在解答的過程中語言表達不夠科學和規範,解題步驟混亂所造成的。

  10個必考易錯知識點

  1.受力分析時,要防止多力!方法是尋找施力物體,若找不到施力物體則此力不存在!比如說“上衝力”、“上滑力”、“下滑力”,這些所謂的“力”都找不到施力物體,因此是不存在的。

  2.重力方向有兩種描述:豎直向下或垂直於水平面向下;不可說垂直向下!

  浮力方向有兩種描述:豎直向上或垂直於水平面向上。不可說垂直向上!

  3.遇到摩擦力一定先要區分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

  如果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其大小應該利用受力平衡來解答,初中物理遇到的一般是二力平衡,此時靜摩擦力大小等於外界拉力或者推力,若拉力或者推力大小發生變化,則靜摩擦力也隨之而變化。

  如果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則只需要考慮影響其大小的兩個因素即可,此兩個因素即:“正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只要這兩個因素不變,則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也就是說,如果物體受到的是滑動摩擦力,則其大小與其速度大小無關,也與其受力面積無關,不管物體正放、側放、立放,都無法改變滑動摩擦力大小!

  4.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只與質量有關,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看到慣性,應該立刻想到慣性大小隻與質量大小有關,與其他任何量無關;

  而且,在利用慣性解釋物理現象時,決不允許出現“慣性力”、“受到慣性”、“慣性作用”這樣的字眼,只要出現就是錯的!慣性只能用“由於慣性”、“具有慣性”、“由於物體具有慣性”來形容。

  5.看到“勻速”、“靜止”、“緩慢”這樣的關鍵詞要立刻想到“受力平衡”,然後立刻想到“合力為零”!要注意的是,物理中的“靜止狀態”是指“受力平衡狀態”,當物體的速度為零時,並不能直接得出物體就處於靜止狀態,比如豎直上拋的物體運動到最高點時,速度為零,但是其所受到的合力並不為零,因此並不是真正的靜止!

  6.看到液體和柱體,要求其壓力和壓強時,應該立刻想到p=ρgh,此公式解答柱體問題時有奇效!

  7.看到氣壓計應該注意,由於瓶內氣壓大於外壓,所以液柱會上升,當物體位置越高,外界氣壓越低時,液柱的液麵也越高!也就是說其刻度值是自下往上減小的!

  由此我們可以反過來想一下,如果瓶內氣壓小於外壓,液柱會下降!豎直玻璃管內的液麵會低於瓶內液麵!

  這兩種情況下的液柱都有一種效果,那就是其產生壓強的大小正可以彌補瓶內外氣體的壓強差!

  8.“流體流速與壓強關係”這一知識點可以有很多有意思的物理現象和考查方式,但是不管哪一種,只要是凸起的位置,流體流速就會變大,壓強就會變小,從而形成從其他位置指向凸起位置處的壓強差!形成通道風!

  作為常例,飛機升力是一個最典型的案例,可以從飛機無風飛、逆風飛、順風飛三種情況進行討論,另外也可以對飛機進行“風洞”實驗,即飛機不動,從飛機的正面吹風!但是不管是哪一種,使飛機獲得相對於空氣的速度越大,其獲得的升力也就越大!

  再比如說,汽車也會受到空氣流速影響,由於汽車幾乎都是上方凸起,下方平直,和飛機的機翼形狀類似,因此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下方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導致形成了向上的壓力差,類似於飛機所受到的升力!因此,無風時,運動的車受到的地面支援力小於重力,靜止的車受到的地面支援力等於重力。類似於飛機的風洞試驗,如果車沒動但有風,則車受到的地面支援力也是小於重力。

  另外,運動的汽車更容易被灰塵弄髒,樹葉會撲到車下,也是考查了空氣流速與壓強的關係。

  再比如說“噴霧器”,不管是吹氣還是吸氣,都能使豎直管內的液柱上升,兩種情況都是因為豎直管上方空氣流速變大所導致!

  9.只要看到“船”,應該立刻想到“漂浮”,然後想到浮力等於重力!因此船所受的浮力大小取決於其重力大小,只要重力不變則浮力不變!不管這艘船是從淡水到海水,還是從大西洋到印度洋都如此!

  10.只要看到“排水量”應該立刻想到m排!一定不要把排水量當做排開液體的體積!此時應該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變形公式F浮=m排g直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