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關於城市區位分析的知識點

  地理學的知識,即使是地理事實和現象,大多也是可以通過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和規律來記住的。而關鍵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要理解。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學習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分析我國武漢市的城市區位因素

  地理位置:

  位於長江和漢江匯合處;中國大陸的中部

  自然因素:

  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處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長江、漢江匯合處,為城市提供豐富的水源,也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轉。

  社會經濟因素:

  附近鐵礦、棉花資源;長江和漢江匯合處,京廣鐵路穿過,交通便利;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素質高;湖北省省會城市,華中地區最大的經濟、文化中心;現代工業、新興高科技產業***光谷***。***主要工業部門:鋼鐵、汽車、棉紡織、光谷等***。

  第一批城市誕生的地區

  世界上一些大河衝擊平原,如:長江黃河中下游平原;恆河和印度河、尼羅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由於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條件,使農業發達;便利的水運。

  上海市的發展

  優越的區位因素:

  便捷的交通;廣闊的消費市場;高素質的勞動力;寬廣的經濟腹地;充足的商品供應;豐富的農副產品;雄厚的技術力量。

  城市化問題:

  產生—城市人口膨脹;用地規模擴大;表現—用地緊張,城市建設滯後;道路狹小,交通堵塞;居住擁擠;綠地面積小,環境質量差。

  浦東新區的規模和發展:

  作用—解決城市化問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有利條件—位置:

  接近上海繁華市區;面積—相當於建城的2倍;地形—平坦、開發空間大;水源—河網密集,水源充足;產業—農業為主,開發成本低

  城市規劃:

  分為城市化地區和非城市化地區兩部分;採取軸向發展與綜合組團相結合的佈局形態;縱橫交錯的快速幹道和河流;各種型別的綠地組成綠化體系。

  如何學習高中地理拿高分

  1、理解是關鍵。地理學的知識,即使是地理事實和現象,大多也是可以通過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和規律來記住的。而關鍵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要理解。學習地理跟其他學科的學習一樣,也要多問“為什麼”。有了起碼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提出問題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其實地理學得不好的同學,他們關於地理的“為什麼”應該是很多的--只是問題太多、怕麻煩、怕思考、怕問老師、羞於問同學,而沒有深究下去。

  2、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學好地理的保證。有些成績差的同學也許在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發麵比其他同學弱一些,但完全可以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來彌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是不可避免的,而“迎難而進”和“畏難而退”對於學習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當然,以中學階段的知識基礎不可能解釋所有的疑問,迎難而進也應該有一定的限度--這可以通過請教老師來判斷。

  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並且興趣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個人感覺好象是夫妻之間的感情可以培養***當然,偶可以擇,而地理對於有考試要求的學生而言,帶有一點compulsory***.對地理了解的越多,就越有興趣。說句帶有idealism色彩的話,“態度決定一切”。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可以摸索、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具體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以我的看法,正確而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比方法更基本、更重要。

  4、克服自卑的心理。“別人能行的,我也行。”這句話,應該當做一個無條件的信念而深藏在自己心裡。天才和***都是極少數的。其實自卑並不可怕,適度的自卑感更有利於激發人的潛能。意識到自己比別人差,多多少少都會有點自卑,但不能因此而放棄努力。要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超過“從前的我”--也許有的同學跟我一樣,不喜歡以別人為目標為追趕物件,那麼就以自己為目標--“超越自我”。順便提一下,其實有相當部分的同學是由於喜歡刨根問底而又經常得不到令他們滿意的答案,影響了學習。我自己就是這樣,大學的時候,就有一些成績比我好的同學看到我有那麼多的問題而感到奇怪。如果是屬於這種情況,就更用不著自卑了。

  5、平時勤看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對著名的高原、山脈、丘陵、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海洋、島嶼、海峽、城市、礦藏資源、交通線***鐵路、航道等***、氣候型別、陸地自然帶等地理事物的分佈要熟悉,形成所謂的“心理地圖”。這主要靠平時的逐漸積累。

  6、遵循學習和記憶的基本規律。正如樓主所說的那樣,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課、做好筆記、課後必要的練習,這些是起碼的環節。此外,循序漸進原則、遺忘曲線規律等也是必須遵循的。

  7、養成計劃做事和學習的習慣。學習必須靠平時心平氣和地堅持,不能靠一時衝動而虎頭蛇尾、斷斷續續,否則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