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關於城市與城市化的模擬題和答案

  高中階段地理學習的內容最多,記憶的知識最零碎,學生要多做題來掌握知識點,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獨立關於城市與城市化的模擬題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地理關於城市與城市化的模擬題

  一、選擇題

  2016·河南1月教學質量檢測2000年以來,江蘇省的城市化程序明顯快於全國,2014年城市化水平已達65.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約10%,但南北差距大。下表是江蘇省最新城市等級與數量統計表,據此完成1~3題。

  城市等級常住人口 數量 城市 特大城市500萬人以上 1 南京 Ⅰ型大城市300~500萬人 2 蘇州 Ⅱ型大城市100~300萬人 8 徐州、常州、南通、淮安、揚州、連雲港、崑山、江陰 中等城市50~100萬人 6 鹽城、鎮江、泰州、宿遷、宜興、常熟 小城市50萬人以下 40 張家港、啟東、高郵、儀徵、丹陽等 1.江蘇省城市化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動和職業變化比較少

  B人口與產業密集,集聚效應好

  C.實施改革開放的政策最早

  D.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

  2.江蘇省城市化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A.南京控制人口規模,導致城市等級降低

  B.城市等級與城市數量不合理

  C.北部產業飽和,亟待向南部轉移

  D.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用地緊張

  3.下表是春分日江蘇省中學生在不同城市測試的正午太陽高度,下列城市一年內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最大的是  

  城市 南京 淮安 蘇州 徐州 正午太陽高度 57°58′ 56°30′ 58°42′ 55°45′ A.南京 B.淮安 C.蘇州 D.徐州

  解析 第1題,據圖表可知,目前江蘇省城市化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主要是江蘇省人口與產業密集,集聚效應好,促進城市化程序,城市化程序快,使人口流動和職業變化活躍。第2題,南京城市等級最高,控制人口膨脹,有利於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級別不會改變;江蘇省3題,江蘇省在北迴歸線以北,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越小;同時,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的幅度越大,比較四個城市春分日正午太陽高度可知,徐州緯度最高,一年內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最大。

  答案 1.B 2.D 3.D

  2016·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1月綜合模擬天際線反映城市建築的整體結構和佈局,又稱為城市輪廓或全景。讀南京市主城區天際線示意圖,完成4~6題。

  4.2000年~2012年間,南京市最主要的擴張方向是  

  A.東南 B.東北 C.西南 D.西北

  5.造成南京市向該方向擴張的主要原因是  

  A.新區開發 B.舊城改造

  C.工業區遷移 D.保護文化古蹟

  6.2000年~2012年,城市重心變化對南京市發展帶來的影響可能是  

  A.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B.緩解市中心用地壓力

  C.減輕市區通勤壓力 D.增大中心區人口密度

  解析 第4題,仔細讀圖,注意對比2000年與2012年城西、東、南、北不同方位的城市輪廓差異;由圖可知2012年在城西與城南方向,建築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說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擴張方向是西南,故選項C正確。第5題,舊城改造位於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圖示擴張區域方向在城市的邊緣地帶,故排除選項B;圖示新發展建C;南京市是六朝古都,文化古蹟周圍不可能有高大建築物,故排除選項D;作為歷史悠久的城市,通過新區開發,可以緩解城市化與城市保護的矛盾,故選項A正確。第6題,逆城市化現象是人口由城市向農村或者小城鎮轉移,南京市僅僅是城市周邊範圍的擴大,故排除選項A;如果新區與市中心之間是住宅、學校與工作場所等之間關係,那麼會增加市區通勤壓力,故排除選項C;建設新區,部分人口、工業等外遷,會降低中心區人口密度,緩解市中心用地壓力,故選項B正確。

  答案 4.C 5.A 6.B

  2016·山東膠南高三質量調研目前中國城市化的最大問題就是外來人口的市民化問題。下表反據此完成7~8題。

  2002年 2012年 年均增長 城鎮化率% 30.09 52.57 3.01% 戶籍人口比率% 27.89 35.29 2.38% 舉家遷移比率% 22.38 20.66 -0.80% 城市建成區面積km2 25 973 45 565 5.78% 注:1城鎮化率是城鎮常住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鎮生活的農業戶籍人口。

  2戶籍人口比率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擁有城鎮戶籍市民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3舉家遷移比率=農村舉家遷移到城鎮的家庭數÷農村擁有城鎮化遷移人口的家庭總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鎮化水平。

  7.據表分析,2002~2012年間我國城鎮化的特點是  

  A.2002年以來我國城市化程序較慢

  B.個體城鎮化快於家庭城鎮化

  C.城市化水平已處於較高階段

  D.農民工大多舉家在城鎮生活

  8.據表分析,2002~2012年間我國城鎮化比較突出的現象是  

  A.城市人口增長較快 B.交通擁堵日益加重

  C.城鎮土地擴張較快 D.環境汙染逐步加大

  解 第7題,據表分析,該期間我國城市化程序較快,但城市化水平並不高,處於中期階段;“戶籍人口比率大於舉家遷移比率”,說明個體城鎮化快於家庭城鎮化。故B項正確。第8題,據表內容分析,該期間我國,城鎮建成區面積增長迅速,說明城鎮土地擴張較快。其他內容表格內容不能反映。

  答案 7.B 8.C

  2015·福建泉州一模下圖示意某市某區的晝夜人口變化。讀圖完成9~10題。

  9.臥城是指大城市周圍承擔居住職能的衛星城。該市臥城位於該區的  

  A.東部 B.東南部 C.北部 D.西南部

  10.下列對圖中功能區的判斷,正確的是  

  A.①為高新產業區 B.②為休閒娛樂區

  C.③為中心商務區 D.④為商住混合區

  解析 第9題,由題幹可知,臥城是大城市周圍承擔居住職能的衛星城,居民白天外出上班、夜間回家,故臥城人口晝少夜多,與圖中的區10題,圖中④功能區人口晝夜均多,可作為商住混合區。①功能區人口晝夜均少;不能成為高新產業區;②功能區人口晝多夜少,可作為中心商務區;③功能區人口晝少夜多,並且為臥城,處於該區邊緣,不能成為中心商務區。

  答案 9.A 10.D

  2015·山東青島5月質檢城市地域功能區地租指數是指城市某功能區單位面積土地租金與該區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下圖為“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讀圖,回答11~12題。

  11.圖中該城市商業區地租指數較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  

  A.金融機構較多 B.環境質量較差

  C.日流通人口較多 D.商品流通量較大

  12.若圖中有高階住宅區分佈,最可能分佈在該城市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東北方向 D.東南方向

  解析 第11題,根據材料“城市地域功能區地租指數是指城市某功能區單位面積土地租金與該區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可知,商業區地租指數較低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商業區地租較低,另一種是商業區人口日流通量大,很顯然,不可能是商業區地租低造成的。第12題,高階住宅區單位面積租金高,日流通人口少,因而地租指數高。根據圖示,住宅區地租指數在西南方向最高。因此高階住宅區最可能分佈在該市的西南方向。

  答案 11.C 12.B

  二、非選擇題

  13.2016·四川成都高三質量調研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5年4月,國務院釋出《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漢、長沙、南昌三大省會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組合,規劃正式定位該城市群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增長極,旨在推動中國經濟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長江中游城市群體系略圖

  材料二 為發揮整體優勢,促進區內協調發展,產業結構相似係數高是長江中游城市群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下表所示為近年來依據39個工業大類的資料計算得出的湖北省、江西省和湖南省之間製造業結構相似係數。

  省份 製造業結構相似係數 湖北省與江西省 0.64 湖北省與湖南省 0.77 江西省與湖南省 0.85 1分析長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分佈特徵及城市體系特點。

  2分析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的區位條件。

  3

  4近年來該地區積極承接“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產業轉移,實現產業升級,分析其區位優勢。

  答案 1多沿河分佈。

  以武漢、長沙、南昌為核心,各級城市相互聯絡、相互作用;城市等級越高,數量越少,距離越遠,功能越多或城市等級越低,數量越多,距離越近,功能越少。

  2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適宜的自然條件:地處長江流域,地勢平坦,水網密佈,氣候溫暖溼潤,優越的地理環境為城市的集聚提供了有利條件;

  3原因:地理位置相鄰;自然環境相似,特別是資源稟賦相似。

  措施: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調整工業佈局,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間緊密的協作,實現產業合理分工,避免區域內重複建設、惡性競爭等;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產業一體化水平和區域整體競爭力;積極承接沿海和國際先進產業轉移,實現

  4勞動力資源豐富;地價相對低廉;有優惠政策的引導和扶持;基礎設施好;水陸交通便利;農業基礎好等。任答四點

  創新導向題

  命題角度一 城市功能分割槽

  對接2014·山東文綜卷,3~4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用地開發模式。即以公交站點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鐘步行路程為半徑建立集商業TOD開發模式示意圖”,據此回答1~2題。

  1.圖中甲代表的功能區是  

  A.商業區 B.工業區 C.居住區 D.辦公區

  2.TOD開發模式可以  

  A.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B.降低城市等級和服務範圍

  C.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D.減少人口“鐘擺式”流動

  解析 第1題,由題幹知“TOD模式”的含義,結合圖中甲地位置、面積,故應選C。第2題,該種開發模式能更有效利用公共交通,不會降低城市等級和服務範圍,反而會有效提升城市等級和服務範圍及土地利用密度。故選D。

  答案 1.C 2.D

  對接2016·北京文綜卷,11圖1是我國南方某大城市地鐵線分佈圖,圖2是該城市某地鐵站一天中部分時段進出站人數讀圖完成3~4題。

  3.據圖1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於中心商務區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據圖2分析,該地鐵站所在的功能區是  

  A.中心商務區 B.住宅區

  C.工業區 D.文化區

  解析 第3題,中心商務區一般位於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區域。圖中甲4題,從該地鐵站6~21時進出站人數可看出,6~9時為刷卡進站高峰,說明該時間段有大量人員離開此地,在18~21時為刷卡出站高峰,說明有大量人員進入該地,與住宅區情況一致。

  答案 3.A 4.B

  命題角度二 城市化及其影響

  對接2014·新課標,1~2城市渠化是指將城市內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如圖所示。據此回答5~6題。

  5.我國各地在城市化過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現象,其主要作用是  

  A.改善城市供水條件 B.增加休憩娛樂場所

  C.提升內河航運能力 D.增強排汙排澇能力

  6.城市渠化對地理環境的負面影響是  

  A.河流流速減慢,泥沙淤積加重

  B.底棲生物生存環境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C.阻斷與地下徑流的聯絡,地下

  D.河道取直,水質惡化

  解析 第5題,城市渠化將城市內河河道取直,有利於水流通暢,增強城市排汙排澇能力。第6題,城市渠化使河堤、河底硬化,使底棲生物生存環境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城市渠化使河道取直,流速加快,泥沙淤積減弱,同時也增強了排汙能力,使水質得到改善。

  答案 5.D 6.B

  對接2015·重慶文綜卷,4~5下圖是某權威機構對不同地區城鄉人口變據此回答7~8題。

  7.下列關於欠發達地區與較發達地區城鄉人口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欠發達地區農村人口逐步增加

  B.較發達地區農村人口逐步減少

  C.欠發達地區城市人口增長越來越快

  D.欠發達地區城市人口先增加後減少

  8.上圖反映出的不同地區城市化的特徵是  

  A.1990~2030年較發達地區逆城市化現象顯著

  B.1990年欠發達地區和較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50%

  C.1970年欠發達地區虛假過度城市化嚴重

  D.1950年較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是欠發達地區的兩倍以上

  解析 第7題,由圖可知,欠發達地區農村人口在2010年之後有所減少;較發達地區農村人口逐步減少;欠發達地區城市人口數量持續增加,但增長速度並不是越來越快。第8題,1990~2030年較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持續上升,故較發達地區逆城市化現象顯著是錯誤的;1990年欠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不足50%,較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超過50%;1970年欠發達1950年較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大約為50%,而欠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大約為20%,故1950年較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是欠發達地區的兩倍以上。

  答案 7.B 8.D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高中地理關於資源開發的模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