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必看知識點總結

  在第一輪複習當中,我們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會為我們第二輪的深入複習打下基礎。那麼高考語文有什麼必看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考語文必看知識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高考語文必看知識點

  1、文學常識

  屈原***約公元前340-約前278***,戰國時期楚國人,偉大的愛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離騷》又常被舉作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史上,還常以“風”、“騷”並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分別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源頭。

  2、詞語讀音

  修姱、嫉妒、謇、忳鬱悒、侘傺

  溘死、鷙鳥、方圜、攘詬、謠諑、延佇、芰荷、偭、蘭皋、椒丘

  岌岌、雜糅、昭質、可懲

  孔雀東南飛

  1、文學常識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因此它也被稱為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原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最早見於南朝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它是繼《詩經》《楚辭》以後較早的一部古詩總集。後人把《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辭》及唐代韋莊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並且前兩者又被稱為“樂府雙璧”。

  樂府詩是一種合樂的古詩,因傳自樂府官署而得名,樂府原為漢武帝劉徹設定的音樂機關,專事製作樂章並採集整理各地民間俗樂和歌辭,分別用於朝廷典禮和宴會時演唱。這些樂章、歌辭,後來就叫“樂府”,成為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高考語文必背語文古詩文

  小石潭記***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高考語文閱讀做題技巧

  通讀材料以後,對內容雖有整體感知,但必然留下許多疑點和難點。這時,不要去鑽牛角尖,最巧妙的辦法,就是瀏覽考題,從選項中獲取資訊,解決疑難。

  我們知道,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為了體現“簡易”二字,降低解題難度,命題者在設定題干時,一般叫考生選出不正確的一項;在設定選項時,常常把深難的材料設成正確選項。因此,我們即使把這些選項全返回閱讀材料去理解,正確率也在80%以上。據此,我們就可以排除許多難點和疑點。如2000年高考全國語文卷第11題,就解釋了“省”、“審”、“樵”、“信”;12題解釋了“故”、“每”、“因”、“及”;13題解釋了“大人清白”、“名譽著聞”、“其都督”;14題翻譯了“食畢,復隨旅進道”,“先其將歸,請假還家”、“陰資裝,百餘里要之”,“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這麼多資訊,且80%以上是正確的,加上前面的整體感知,很多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即使是要求選出正確的一項,這樣的試題也能給我們以解讀的啟發。如2002年高考全國語文卷11題選出對實詞“竟死”、“將兵”、“曲折”、“結髮”的解釋正確的一項。也就是說,這四個實詞的解釋80%以上是錯誤的,逼著我們尋找新的資訊源。這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儘量列出每個實詞的義項,再結合語境體悟語義。如A項,“竟死”的意義除選項中的“竟然因此而死”以外,我們還可以列出“終究死在這上面”、“一直到死”等。再如D項,“結髮”的意義除選項中的“剛成年的時候”,還有“結婚”、“扎頭髮”等。我們有了更多的資訊,就有了比較、推斷、選擇的依據,就能更準確的解答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