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複習階段做什麼題目成績提高最快

  在2017中考複習階段,做題是考生們複習的方法之一,那麼做什麼題目提高最快?應該怎樣選擇呢?這是大家都十分關心又總是感到困惑的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詳細內容,供大家參考!

  2017中考複習階段:專挑那些半生不熟的題目

  一眼就看出答案來的,不用理它;一眼看過去就頭痛,看完題目都不知道在說什麼的,這種題目也乾脆先別理它。只有那種大概能看出點思路,但是要動點腦筋,在草稿紙上比劃比劃的,這種題目就要多做,做到熟能生巧。就是這個中間地帶,是你能夠進步最快的地方。***注意:不管你現在什麼水平,憑感覺選就可以了,其他人說的都不算,就你自己的感覺是最好的***

  這就跟我們吃魚一樣,一眼看出答案的是魚尾巴,上面沒肉,吃著也不香;死活想不出來的題目就好比是魚腦殼,又硬又難嚼,裡面的東西還不好吃。就是中間的魚身子肉又多又好吃,一口咬下去,吃進去的好東西,比你費死勁啃十口八口魚頭都要多。所以我們肯定要多吃魚身子,少吃魚腦袋。就是這種比較簡單、又要稍微動點腦筋的題目,做起來有收穫,做對了又有成就感,越做越愛做,越做越進步。

  曾經一個全國優秀教師,有一次我正好跟他在一起做關於學習方法的演講。他是這樣說的:

  “有個母親來問孩子的數學。她說還有一個月高考了,孩子數學很差,怎麼才能快速提高?我就跟她說,我有個方法很簡單,只要你照著做了,一個月數學提高個20分沒有問題。那個母親將信將疑。我跟她說你就做兩件事情:第一,讓孩子把數學考試大綱拿出來,對著知識點想。凡是一看就知道的就打上勾,看不懂那個點是個什麼東西的,就打上叉。凡是打鉤打叉的都不要看,專看剩下的那種之後好像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又覺得說不清楚的,把數學書翻出來仔細看上幾遍。這是一。第二,把前幾年的高考題拿出來做一下,凡是會做的不要理它,根本不會的也不要理它,就是感覺好像會做,但是卻拿不準的,把它們徹底給拿準了,吃透了,就行了。結果就用了一個月,那孩子數學成績真的就提高了20分。”

  這種方法,看起來好像沒有做什麼很有挑戰性的題目,但每次都能進步一點點,等你的水平提高了,你會發現有些以前覺得難的題目,現在也挺簡單的了。採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模式。沿著阻力最小***也就最簡單***的方向努力,就像從高處往山下滾雪球一樣,看起來每滾一圈雪球都沒有什麼變化,但卻會越滾越快,越滾越大,膨脹速度驚人。

  2017中考複習階段:突擊背誦優美文段提高作文成績

  我以前介紹我提高作文成績的經驗。我說,我在高考的最後關頭,突擊背誦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裡面的一些優美文段,找到了寫作的感覺,作文成績迅速提高。後來我就收到很多讀者來信,問:《文化苦旅》是什麼書啊?在哪裡有賣啊?餘秋雨還寫了《山居筆記》、《千年一嘆》,可不可以也背呀?等等等等。還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信說他已經買到《文化苦旅》了,但是不知道該背哪些文段,讓我給他一個我當年背誦的文章段落的清單,他好照著背。

  但是,我以前背過的文段,他不一定會喜歡,勉強背了也不一定能體會到裡面的好處,對提高作文成績也不會有什麼幫助。我當時背《文化苦旅》,首先是因為我喜歡讀它,然後挑出我最喜愛的文段出來背。也就是說感覺出來了,覺得這種文筆很適合我,所以我才背它。如果感覺沒有到位,並不喜歡裡面的文章,即使強迫自己去死記硬背,也寫不好作文。如果有人平時的寫作風格和《文化苦旅》的風格完全兩樣,那麼他這樣死記硬背的結果,可能是作文水平比以前更差了。

  所以,要背可以,背什麼文章呢?不應該來問我,應該問自己。挑自己覺得簡單的、挑自己能看懂的、挑自己喜歡的,這就是最好的。簡單、能看懂的,你才知道自己背的這篇文章好在哪裡,將來寫作文的時候才能用得上。

  2017中考複習階段:練習英語聽力寫作也要學會挑題

  英語聽力練習也要遵守這個原則來。聽的時候要儘量挑能聽得懂的、慢一點的、單詞簡單一點的。多聽。聽熟練之後,水平自然就上去了,以前聽不懂的也慢慢地能聽懂了。如果天天耳朵上掛著個耳機,裡面放的都是一點都聽不懂的英語新聞之類的,聽的時間再久也不會有提高。寫英語作文也是一樣,儘量用自己知道的最簡單的單詞和片語來寫,反正寫通順就行了,不要去考慮什麼用詞準確、豐富之類的。寫的多了,水平自然就上去了。

  題目難度太大,對水平不夠的人而言,再努力去做,收穫也有限。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很有毅力、不怕吃苦、想不顧一切提高成績的人,那麼,你不應該把吃苦精神用來增加難度、啃難題,而應該增加強度,儘可能多地做自己感覺中等或中等偏下難度的題目,做得熟練了,必然會有提高。所以,放棄一些很難的題目並不是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而是我們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吃苦耐勞。也就是“不吃魚頭,專吃魚身”。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當你把那些半生不熟的題目徹底做熟以後,你自然就會發現原來那些“全生”的題目也就隨之變成了“半生不熟”的了,成為你下一步吃掉的目標。不要瞧不起那些看起來簡單的題目,黃金就藏在其中。具體什麼樣的題目才是“半生不熟”的,你自己最清楚。這也是為什麼我反覆強調要“憑感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