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同志生平事蹟材料分享

  近日,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學習,下面小編分享了廖俊波同志生平事蹟,一起來了解吧。

  廖俊波生平事蹟材料篇一

  “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

  這段時間,八閩大地,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蹟在幹部群眾中爭相傳頌,人們充滿感動,深受震撼,為之扼腕。

  “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地方發展的“領頭羊”、同事眼裡的“鐵人”、百姓心中的“貼心人”……不同的稱謂,都在訴說著廖俊波的感人事蹟,表達著幹部群眾的深厚感情。

  中共福建省委日前作出決定,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廣泛開展向廖俊波同志學習活動。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生命的長短,而在於生命的內涵。從學校教師到人民公僕,從基層幹部到主政一方,廖俊波以自己始終如一的言行,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堅守著共產黨員的精神高地,詮釋了人民公僕的深刻內涵,是新時期領導幹部執政為民的楷模——

  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入黨25年來,廖俊波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忠心耿耿,高度負責,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自覺實踐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追求。

  他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當事不推責、遇事不避難。廖俊波絕不墨守成規,而是敢於創新、敢於突破、敢於擔當,以苦幹實幹的務實精神與作風,推動了政和的山鄉鉅變、武夷新區的日新月異。

  他夙夜在公、鞠躬盡瘁。舍小家、顧大家。幾十年如一日,廖俊波勤勉敬業,抓工作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始終奔忙在招商引資、專案建設、搶險救災等工作一線,以忙為榮、以苦為樂。

  他心繫群眾、真情為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廖俊波長期在艱苦地區工作,他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心裡始終惦記群眾的安危冷暖、把增進百姓福祉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真情和實績贏得了群眾的信任、感謝和讚譽。

  他嚴於律己、廉潔奉公。“風清氣正方能政通人和。”廖俊波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故人淚滿襟。”廖俊波用他有限的青春和生命,展現了無限的人生價值,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是踐行“忠誠、乾淨、擔當”要求的好乾部,是踐行“兩學一做”的突出典範。

  廖俊波生平事蹟材料篇二

  3月18日19時30分許,福建南平市市委、常務副市長廖俊波在福建省南平市長深高速建甌小橋服務區B區出口處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死亡。事發時廖俊波正趕往武夷新區公務,因雨天路滑,小車在服務區出口處發生側滑並撞到防護欄。目前,事故原因調查及善後等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事發後,該市多位民眾對南都記者表示,“得知新聞後感到惋惜,希望廖市長一路走好”。

  “身上沒有官員的傲慢”

  事發時,廖俊波坐在牌照為“閩H00036”的小車上。在長深高速建甌小橋服務區B區出口處,因雨天路滑小車撞到護欄,造成車上4名司乘人員1人重傷、兩人輕傷。重傷者正是廖俊波,輕傷者為市政府辦工作人員。廖俊波經省、市醫療專家搶救無效死亡,目前兩位工作人員無生命危險。

  廖俊波年僅49歲,是福建浦城人。現擔任福建南平市委、常務副市長,兼任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2006年5月,廖俊波曾任南平市政府副祕書長。2011年6月他擔任政和縣委書記並曾榮獲“全國優秀縣委書記”,2015年11月其任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2016年10月被選為南平市委。

  在廖俊波擔任政和縣委書記期間,吳先生是縣政府的一名輔警。至今,他還能回憶起當年見到廖俊波的情景。“他的身上沒有官員的傲慢,很平易近人。”他向南都記者指出,“當時我在縣政府門口負責安保,平常的科員走進大門上班時基本上不理會我們的。而他那次從北京回來,見到我們特警卻面帶著笑容,跟我們打招呼並說我們辛苦了。這雖然是件小事,但真的很溫暖人心。”

  廖俊波擔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縣委書記期間,當地的脫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果。該縣原本是福建省貧困縣、革命老區,經濟發展長期全省倒數第一。在他的帶領下,該縣財政總收入從2011年的1.6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4.9億元。2012年,該縣經濟發展指數在全省提升35位,上升幅度全省最大。2013年政和縣經濟發展進入全省發展十佳。

  工作狂、做事“什麼都快”

  據新華網報道,一年到頭,廖俊波幾乎天天工作到深夜,是大家眼裡的“鐵人”、“工作狂”。其當中學老師的妻子說:“如果我們兩個人一直當老師,可能更自在。”但廖俊波覺得,他已經很快樂,他說:“能夠當一個領頭人,讓23萬政和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在時任縣長的黃愛華眼裡,廖俊波頗有“大俠”風範,而且性子很“快”,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縣裡的工業園區從2012年7月破土動工,3個月完成徵地3600畝,半年後首家企業投產,創造了在傳統農業縣建起省級工業園區的“政和速度”。

  這和廖俊波對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他曾笑談自己“什麼都快”:戀愛快、結婚快、生孩子快。生活如此,工作更是。自己衝在前面,還要拉上別人一起跑。

  “我常說要 對錶 ,不能我的表走到上午10點了你的表還停在上午8點。”廖俊波說,“為此我們每週一開碰頭會,班子成員深入溝通,凝聚共識,行動起來就是全縣的速度!”

  在其任縣委書記期間,縣裡的重大事情,廖俊波經常第一個趕到現場。在當地石屯鎮石圳村“中國白茶小鎮”,鎮黨委副書記李福興幾次“偶遇”廖俊波。“6月初的一個雨夜,我怕大水衝了路基就趕到石圳,一去發現廖書記已經走在前頭。”

  據澎湃新聞報道,在事故發生的幾天前,廖俊波還在推進市重點工程專案的工作。3月16日上午,南平市建陽區舉辦重點專案“百日攻堅戰”3月份專案集中開竣工活動,廖俊波出席並宣佈專案開工。沒想到,兩天後廖俊波就在出差途中因公殉職。

  廖俊波生平事蹟材料篇三

  2015年6月30日,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時強調,作為“一線總指揮”,縣委書記們要做政治的明白人,發展的開路人,群眾的貼心人和班子的帶頭人。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時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委書記廖俊波就在現場,相信他和其他99名縣委書記一樣,心中洋溢著澎湃之情。而今,廖俊波同志離開了我們,他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但是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向我們展示了“一線總指揮”的時代情懷。

  深入一線的情懷。在政和這個山區縣城,發展十分滯後,因為交通閉塞,基礎薄弱。為此,他剛到這裡,便主動深入群眾,找出發展長期滯後的原因。雖然是縣委書記,他沒有高高在上,沒有拈輕怕重,而是深入貧困村,開展駐村蹲點調研,把脈問診,分類推進精準扶貧。他帶頭撲下身子,捲起褲腿、跑田坎,穿長筒雨鞋走爛泥田。他找到了貧困群眾的癥結,那就是農民發展生產,不知道“錢從哪裡來”,為此,他牽頭帶動政和縣在全國率先開展小額扶貧貸款試點,用200萬元政府保證金撬動支農信貸3000餘萬元。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廖俊波同志真正領會了“一線總指揮”的精髓,那就是工作在一線,生活在一線,調查在一線,這樣才能真正當好“一線總指揮”。

  敢於擔當的情懷。要發展,就得招商引資,在重要的招商專案中,他始終做到親自會見、親自接待、親自協調、親自洽談,為的就是給縣裡引進專案。在他的帶隊招商下,組團式引進了65家電機企業,總投資32.4億元。在城市建設中,每個專案的關鍵點,他都親自參與,為的就是讓各個專案都建成精品工程。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真正體現了新時代“一線總指揮”的擔當精神。

  “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懷。在廖俊波眼裡,擺脫貧困,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他為了23萬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立足於打基礎、利長遠。堅持做到一任接著一任幹,給後一任打基礎。為此,一年到頭,他幾乎天天工作到深夜,雙休日、節假日,他幾乎都在政和度過,成為了幹部眼裡的“鐵人”、“工作狂”。他讓一個長期處於全省末位的扶貧開發重點縣,走出了一條後發趕超的路子。在他眼裡,能夠當好“一線總指揮”,能夠帶領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就是“一線總指揮”最大的使命,就是生命中最大的自由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