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治咳嗽的方法有哪些

  枇杷柔軟多汁,風味甘甜,肉質細膩,每年三四月為盛產的季節,枇杷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是營養的保健水果。枇杷可以治療常見的咳嗽問題。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枇杷治咳嗽的方法吧。

  枇杷治咳嗽的方法

  方法一:

  【配方】西谷米100克、枇杷200克、白砂糖10克。

  【製法】將枇杷沖洗乾淨,撕去外皮,剔去枇杷核。西米洗淨,入沸水鍋略氽後撈出,再用冷水反覆漂洗。取鍋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加入西米,用旺火燒沸後下入枇杷,改用小火熬煮成粥,以白糖調味即成。

  方法二:

  【配方】枇杷葉適量、糖適量、清水適量。

  【製法】新鮮枇杷葉摘若干,一般一碗水15片左右,放盆裡,用清水沖洗一遍。取一箇舊牙刷,將枇杷葉背後的絨毛全部刷掉,再刷去正面的灰塵。放入煮鍋內,加適量清水,約一碗半大火燒開,轉小火煮10分鐘。煮好的枇杷水,表面會浮有一些白沫,汁水呈現暗紅,撈去浮沫,倒入碗內,加適量糖調味。

  【服法】早晚各一次。

  方法三:

  【配方】枇杷10顆、冰糖20顆、清水適量

  【製法】新鮮枇杷剝去外皮,用刀對半切開,挖去枇杷核以及內壁上的白膜。把處理好的枇杷果肉放進清水中浸泡。全部處理完後裝進湯鍋,加枇杷兩倍量的清水。加入冰糖,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煮20分鐘左右關火,待晾涼後入冰箱冷藏後食用。

  方法四:

  【配方】川貝5克、雪梨2個、枇杷500克、新鮮枇杷葉3片、冰糖少許。

  【製法】枇杷與雪梨分別去皮、去芯,其中雪梨切成小塊***枇杷不用切***。燉盅裡放入四碗水,匯入切好的雪梨與枇杷,枇杷葉用刷子洗淨,用剪刀剪成小塊放入煲中;***枇杷葉的背面有絨毛要刷洗***。倒入研磨碎的川貝如煲中稍微攪拌,煲滾後,小火隔水燉2-3小時即可。

  種植枇杷樹用的樹形

  枇杷樹冠生長較有規律,層次分明,一般能形成整齊的圓錐形,結果後逐漸成為圓頭形。但如不進行整形,則樹冠往往過高過密,管理不便,結果部位侷限在外圍,花果易遭凍害和日灼,經濟產量低。集約***矮化***化栽培是現代果樹的發展方向之一,也是枇杷樹栽培發展的方向。

  優質枇杷栽培中,修剪、疏花***穗***、疏果、套袋和分批單果採收等,費工較大。因此,矮化枇杷樹形,可明顯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各枇杷產區生產上常用的樹形,有主幹分層形***疏散分層形***、開心形和主幹形等。目前,福建莆田等產區已開始推廣枇杷低冠矮化栽培技術,所採用的樹形為雙層圓頭形。

  ***1***雙層圓頭形為兩層結構,層間相距約50-80釐米。主幹高40-60釐米。第一年,在苗木定幹後,留4-5個主枝,向四面伸展,並拉成與主幹成40度-50度的角度。第二年,在適當位置,選留副主枝若干個,將主幹截頂,使植株不再增高,形成中空的雙層圓頭形。3-4年後,即可形成樹冠。成年封行後,樹冠高度控制在2.5-3.0米,便於管理。這種樹形,樹冠較矮,操作比較便利。通風透光較好,果實質量較高。由於枇杷生長勢旺,每年在枇杷樹中上部會萌發大量的枝條。因此,為了維持樹形,促進結果***大果、優質***,對雙層圓頭形枇杷樹,每年需及時進行拉枝和回縮。

  ***2***疏散分層形該樹形一般有3-4層。各層主枝數,自下而上為3-2-1,或3-2-1-1,共有主枝6-7個。也有4-3或4-3-1的,主枝7-8個。在主幹高度30-60釐米處,選留第一層。第一層與第二層的層間距應較大,為1-1.2米。其後各層梢短。主枝上配備副主枝3-4個,錯開排列。上層主枝的副主枝數,比下層主枝的副主枝數逐漸減少。各主枝上的副主枝排列方向要一致。第一副主枝離主枝基部40-60釐米,以後各副主枝間的距離逐步縮短。各層主枝也要錯開,以免廕庇過重。最上一層的主枝選定後,將主幹頂部的直立枝去掉,使樹不再長高。這種樹形成型容易,樹勢緩和,產量較高。但主枝數較多,在日照少的地區,通風透光較差,影響果實的品質。

  ***3***主幹形與疏散分層形的主要差異,在於它沒有明顯的層次,不從一個地方長出幾個主枝,所有的主枝逐年配置在不同的高度上。在主幹高40-60釐米處留一主枝,將其餘枝條摘心,拉平,培養成輔養枝,過分密集的可以抹芽疏去。中央主幹向上延伸後,往上30-40釐米處留第二主枝,方位在第一主枝的對面。再往上,繼續留第三、第四主枝,間距仍是30-40釐米處留第二主枝,方位在第一主枝的對面。再往上,繼續留第三、第四主枝,間距仍是30-40釐米,方位分別在第一、第二主枝之間。這四個主枝正好形成“十”字形。上面如繼續配備主枝,其方位最好在下面主枝的空當處。全樹共留5-7個主枝。上面各主枝的間距略短。各主枝上配備副主枝,並培養為枝組。該樹形在定植後4-5年基本構成。7-8年後,根據樹勢強弱,或遲或早去掉頂上的中央主幹。樹勢弱的早去,樹勢強的可稍晚去。10多年後,可降低樹冠,逐年或隔幾年去上部1-2個主枝,最後留4-5個主枝。這種樹形適合比較直立的品種,日本的茂木多采用這種樹形。它的好處是,主枝數比疏散分層形少,樹的高度也較低。

  ***4***雙層杯狀形此形為兩層結構。定植後,在離地面40-60釐米處定幹,留分佈均勻的主枝三個,作為第一層。往上80-100釐米處再選留三個主枝。上、下兩層的主枝,要錯開排列。主枝上配副主枝。層間的枝條不能過早去掉,以免影響樹勢。這種樹形,樹冠較矮,操作比較便利,通風透光較好,果實質量較高,主枝相對少一些,結果枝較多。

  ***5***開心形枇杷苗木定植後,在主幹發出的率一輪枝中,於離地面30-40釐米處,選4-5個枝作為未來的主枝候補主枝,去掉中心枝。各主枝間的距離應儘量拉開,不要集中在一點。如第一輪發枝少,選不出三個主枝,則應暫時保留中心枝,待以後在第二輪發枝中選留。主枝上配備副主枝。主枝間的平衡,依靠調整枝條角度來解決。對過分強旺的主枝,要將角度放大;對衰弱的主枝,應將角度縮小。以後,只選擇其中3-4個作為主枝。此樹形適宜於乾性較弱、樹姿開張的品種,如大五星品種等。這種樹形主枝少,結果枝多,產量較高;通風透光好,果實品質佳;而且樹形較矮,便於作業。

  枇杷樹能高產的種植方法

  枇杷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品種。優質的枇杷果大,核少,皮色橙紅潔亮,果肉柔軟多汁,甜酸適度,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有清熱、潤肺、止咳、健胃等功效。近年來,優質的枇杷悄悄地進入了高檔水果市場,不但售價高,銷路也很大。種植枇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種植枇杷要獲得優質高產,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密植: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紅、黃、壤土種植,要求株行距:4×5米,畝栽30--40株。

  2、深挖植穴:寬約1米,深0.8米,或底層爆破後扒開。

  3、重施基肥:每穴填入石灰0.5--0.75公斤,鈣、鎂、磷肥1--1.5公斤。複合肥1公斤,腐熟糞肥20--30公斤,按下粗上精分三層填入最好培出地面35--40釐米的土堆。

  4、科學追肥:枇杷苗定植後3年內為幼樹撫育期,以營養生長擴大樹冠為主。施肥上做到“淡肥勤施,前促後控”。每年在抽發春梢、夏梢和秋梢的前後,各施一次促梢肥和壯梢肥。每次每株施腐熟人畜禽水肥5--10公斤,加入尿素50--100克拌施。成年結果樹施肥:一般分3--4次施肥,在1--2月間,謝花後到幼果期,以速效鉀、磷為主;在5--6月,重施採果肥,每株打窩深施腐熟人畜禽水肥30--40公斤,加入池餅***枯***肥1--2公斤和過磷酸鈣1公斤混施,以恢復樹勢,促夏梢抽生。適時施好花前肥和果肥。

  5、整形修剪:枇杷定植後,在離地約50釐米的主幹上剪頂定幹,在春季發芽時,選留1個向上生長的壯芽和4--5個不同方位的側芽,抽發培育成中心主幹和幾大主枝,採用拉、撐、吊等辦法,開張主枝角度,使其斜生***或水平***生長,形成第一層枝。按此方法,培養第二層和第三層枝,將三層枝以上的中心主幹落頭開心,樹冠高度控制在3米左右。結果後的枇杷園,可於採果後的5--6月進行夏季修剪或開春萌芽前的修剪。主要是刪除過密枝、枯枝、病蟲枝和徒長枝,以利通風透光,使養分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