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外匯理財中的陷阱_識別外匯理財陷阱的技巧

  外匯理財中有很多陷阱但是很難識別,究竟要怎麼識別才是正確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識別外匯理財陷阱的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識別外匯理財陷阱的技巧

  第一點:瞭解該產品的期限

  某些理財產品的期限很長,甚至長於五年,長期限意味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及風險,高收益只是對高風險的一種彌補方式。此時投資者應冷靜分析該產品的特點,結合自身對資產流動性的要求確定投資策略;

  第二點:瞭解該產品是否保本

  一些非保本理財產品的最高年收益率可能會很高,有的甚至高達百分之十幾,但到期時投資者可能會收取相對貶值的貨幣或股票,換言之,並非是100%的本金,而百分之十幾的投資收益可能無法彌補本金的損失,因此高收益並非一定會給投資者帶來高回報。以香港市場上流行的股票掛鉤存款為例,銀行與投資者在簽訂理財產品認購合同時就會約定“目標價格”,若在一定期限後該股票股價跌到“目標價格”以下,投資者會收取業已貶值的股票的及事先約定的投資收益;若在一定期限後該股票股價仍高於“目標價格”,投資者會收取100%的本金及事先約定的投資收益。

  第三點:區分“年收益率”及“累計收益率”

  若未指明為“年收益率”,期限長於一年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可能指整個理財期限的累計收益率,投資者在購買前應向理財顧問了解清楚。以三年期產品為例,每年最高年收益率設定由高到低,比由低到高划算。比如,某產品最高年收益率第一年5%,第二年6%,第三年7%逐步放大,反不如第一年7%,第二年6%,第三年5%的付息方式,這一方面是出於收益時間價值的考慮,另一方面則因為時間愈長對市場的預測越困難,不如早一點落袋為安。市場上的機會轉瞬即逝,若能夠在理財產品中考慮時間價值,注入經濟時事因素,往往能夠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據介紹,東亞銀行將於今年9月14日在香港大陸同時推出“亞洲外幣掛鈎保本投資產品”,其賣點是捕捉亞洲貨幣升值潛力,若三隻亞洲貨幣一年後對美元升值3%,該產品的年收益將高達6.25%。事實上在7.21人民幣升值後亞洲貨幣平均升值近2%,亞洲國家不斷走強的經濟指標及國際市場上對亞洲貨幣升值的強烈預期很大程度上為這隻產品實現6.25%年收益奠定了基礎。

  第四點:區分“保證收益”和“潛在收益”

  若該最高收益為潛在收益,投資者應分析該理財產品掛鉤工具的觀察區間、付息頻率。一般來講,觀察區間越寬獲得最高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對投資者就比較有利,若投資者對該掛鉤工具並不瞭解,應向理財顧問了解該掛鉤工具的過往表現。以東亞銀行北京分行於2005年8月推出“外幣匯率掛鉤保本投資產品”為例,該產品的掛鉤工具為澳元/美元匯率組合並設定了三層觀察區間,第二層觀察區間為1000點,只要未來一年該匯率組合的波幅小於1000點,投資者就可實現6.75%的年收益率,由於澳元兌美元匯價在2004年7月-2005年7月的實際波幅僅為1200點,因此該產品一經推出便收到了較好的市場反映。除此之外,由於現金具有時間價值,在產品結構基本相同且收益率相同的前提下,付息頻率越高則實際收益越高。

  外匯投資理財安全嗎

  調查顯示,投資人在進行外匯交易的時候,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自己外匯帳戶中資金安全問題。

  投資人通過網路使用外匯交易平臺進行外匯交易的時候,資金安全問題一般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前提就是選擇正規的外匯交易平臺。目前國內外匯市場上不乏存在一些外匯黑平臺,如果投資人在選擇外匯交易平臺的時候不注意選到黑平臺的話,那麼資金安全就成了問題。

  那麼,怎樣選擇正規的外匯賬戶,來保障自己賬戶資金的安全呢?

  第一,選擇的外匯交易平臺需要使用外匯隔離賬戶存放投資人的資金。所謂的外匯隔離賬戶,就是指投資人向外匯交易平臺入金之後,交易平臺將投資人的賬戶資金存放到第三方銀行的賬戶中。此外,該賬戶必須要受到嚴格的監管,外匯零售商本身也不能隨意使用這筆資金。如果投資人存入自己的賬戶是私人賬戶的話,那一定要注意,這種平臺為黑平臺的可能性非常高。投資人的資金安全問題是得不到保障的。

  第二,選擇的外匯交易平臺必須要監管機構的嚴格的監管。監管是判斷一個外匯交易平臺是否為正規平臺最重要的標準之一。不過現在很多黑平臺也宣稱其受到了嚴格的監管,很多投資人無法分辨其真實性。另外,外匯交易平臺如果受到監管的話,監管資訊都可以從監管機構的官網中查詢得到。

  第三,選擇外匯交易平臺一定要看平臺本身的實力如何。判斷一個平臺實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檢視此平臺存在的時間,如果能夠在國內生存超過3年的話,說明該平臺的本身還是有超高的實力的。

  點選下頁檢視>>>外匯投資理財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