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手段
是國家為實現財政政策目標所採取的經濟、法律、行政措施的總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的選擇是由財政政策的性質及其目標所決定的。財政政策的階級性質和具體目標不同,所採取的手段也不同。中國財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有:
①國家預算。主要通過預算收支規模及平衡狀態的確定、收支結構的安排和調整來實現財政政策目標。
②稅收。主要通過稅種、稅率來確定和保證國家財政收入,調節社會經濟的分配關係,以滿足國家履行政治經濟職能的財力需要,促進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公平分配。
③財政投資。通過國家預算撥款和引導預算外資金的流向、流量,以實現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調節產業結構的目的。
④財政補貼。它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和一定時期的政策需要,通過財政轉移的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對農民、企業、職工和城鎮居民實行財政補助,以達到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安定的目的。
⑤財政信用。是國家按照有償原則,籌集和使用財政資金的一種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國內發行公債和專項債券,在國外發行政府債券,向外國政府或國際金融組織借款,以及對預算內資金實行週轉有償使用等形式。
⑥財政立法和執法。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對財政政策予以法律認定,並對各種違反財政法規的行為***如違反稅法的偷稅抗稅行為等***,訴諸司法機關按照法律條文的規定予以審理和制裁,以保證財政政策目標的實現。
⑦財政監察。是實現財政政策目標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國家通過財政部門對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團體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財政政策和財政紀律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的操作方式
第一,預算。國家預算是中的基本手段,它全面反映國家財政收支的規模和平衡狀況,綜合體現各種財政手段的運用結果,制約著其他資金的活動。國家預算對經濟的調控主要是通過調整國家預算收支之間的關係實現的。當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時,可以通過實行國家預算收入大於預算支出的結餘預算政策進行調節,預算結餘可在一定程度上削減社會需求總量;反之,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時,可以實行國家預算支出大於預算收入的赤字預算政策來擴大社會總需求,刺激生產和消費。另外,通過調節國家預算支出結構還可調節社會供給結構與產業結構,例如,調整預算支出方向和不同支出方向的數量,促使形成符合國家要求的供給結構與產業結構;或者調整預算支出結構,形成相應需求結構以影響供給結構與產業結構的發展變化等。
第二,稅收。稅收是主要的,它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特徵,因而具有廣泛強烈的調節作用。通過調節稅收總量和稅收結構可以調節社會總供求,影響社會總供求的平衡關係;可以支援或限制某些產業的發展,調節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可以調節各種收入,實現收入的公平分配。
第三,公債。公債是一種特殊的,具有有償性是其根本特徵。政府通過對公債發行數量與期限、公債利率等的調整,可以將一部分消費基金轉化為積累基金,可以從巨集觀上掌握積累基金流向,調節產業結構和投資結構,可以調節資金供求和貨幣流通量,從而影響金融市場。
第四,財政支出。財政支出又可分為兩個方面,即財政投資與財政補貼。財政投資的主要方向是各種新興工業部門、基礎工業部門與基礎設施等,以促進產業結構的更新換代或消除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財政補貼主要包括價格補貼、投資補貼、利息補貼與生活補貼等,它具有與稅收調節方向相反的調節作用,即增加補貼可以刺激生產與需求,而減少補貼則可以起到抑制生產與需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