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一年級家長育兒心得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了.作為我們這些年輕的家長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實也是一門課程.以前總覺得孩子長大一些就好了.現在才覺得“萬里長征”才開始,下面就談談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點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年級家長育兒心得體會篇一

  孩子今年已經六週歲了,在文峰小學讀一年級,雖然他的成績一般,對自己的要求也不是特別的高,但我認為現在還是應該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每天看著他高高興興的去上學,心裡感到非常欣慰。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中,孩子是我們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理應為孩子承擔所有的義務。在此,本人略表一點育子心得。

  心得一、家長就應該是孩子們的好朋友。本人認為在生活中,只有成為孩子有朋友,他才能夠在生活中、思想上與你進行良好的溝通,而作為家長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們心中的想法。有些家長喜歡用命令的口吻對孩子說“你快點過來”“你聽到了嗎”等話語,其實我自己身上也發生過同樣類似的情況,只是事後對自己進行了自我教育和批評,呵呵。既然孩子是我們的朋友,那我們對朋友就不應該用命令口吻,而是應該用上徵詢語氣,讓他覺得我們是平等的,那才能讓他覺得你是他值得信任的朋友。

  心得二、保護好他的自尊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小孩子也不例外。隨著他的長大,他的自主意識也隨之增長。如今的小孩子們的領悟、理解能力較之我們小時候是強多了。要教會孩子,你對別人的尊重才能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有時我們無須大聲的喝斥,他們已經知道自己是做對還是錯了。我們特別在人多的時候,應該小心的保護好他們小小的自尊,因為他們也已經知道在他人面前被父母的喝斥是一件難為情的事情,如果我們還是那樣,可能就會對他造成一定的傷害。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他拉到一邊,與他探討一下剛才他的行為,他可能會認為你給足了他面子,在今後同樣的事情或狀況下進行自我調整。那達到的效果可能比我們的教訓還來得深刻。

  心得三、保持孩子的童心,發揮其特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們也曾經擁有過,那我們有什麼權利剝奪孩子們的童年呢? 小孩子們有較強的模仿能力,作為父母就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每天晚飯後,在他完成作業的前提下,我寧願不看電視,故意拿起本書或報紙,讓他也學著拿起他自己喜歡的讀物,這樣我們等於給他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管他能保持多長時間。他比較喜歡看動畫片,我們不能放縱,給他每天半小時,其實從中他也能學到不少的知識。

  心得四、保持平常心,循序漸進。家中的小孩成績真得不是特別好,我現在對他的要求只是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後,如果自己想再看會書,我絕不反對,如果不想,我也不強求。我想,現在小孩子們剛剛進入學校,不可能一下子就適應學校的生活,老師也說了,“你家的小孩還比較嫩”。所以我更認為,我不需要強加他什麼,讓他從第一步做起。先能完成作業,再能認真聽老師講課,從而保持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我也曾經向好多的老師討教,老師們也說,三年級之前,家長們首先要給孩子們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我也認為我現在有這樣的生活條件也同樣少不了以前老師和家長的努力。所以我們千萬不能作那些拔苗助長的事情。

  其實教育是一個系統複雜的工程,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也同樣要適當的進行調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育兒經,讓我們家長們能有一個良好的平臺進行探討,共同把孩子們教育好,這也是我們所有家長,包括老師們最大的心願了。

  一年級家長育兒心得體會篇二

  曾經的夢想之一就是當個小學老師,並在高考填寫志願時特意填寫了一個師範大學,可惜沒有被錄取。甚至在進入大學學習一段時間之後還向班主任提過想轉去學師範,記得當時班主任的表情是“驚呆了!”一直覺得我是個腦子有毛病的“孩子”。

  非常幸運的是,後來我結婚生子了,終於有個親生兒子可以讓我去實踐這個“夢想”了。很多家長聊天時都會提到孩子如何難管,如何讓人頭疼,在整個一年級的家庭教育中,我毫無“累”的體驗,更多的是快樂和收穫,滿滿的驚喜。

  其實很簡單,我先是回憶自己的童年,童年的那些憋屈,那些不想被如何如何對待的方式就不讓孩子再遭受一次。反過來,童年時渴望被如何對待的,則在自己的親生骨肉身上“試驗”。

  很感謝我的兒子,給我這個“試驗”的機會。

  我想在整個一年級裡,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養成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以及每日的學習習慣。並小心呵護了孩子的自尊和榮譽感。其實小孩子的自尊和榮譽感是很強烈的,只是成年後被漸漸磨去。一旦興趣和習慣養成後,孩子強烈的榮譽感就會驅動他自動自發地學習。而我只是在期望他做好的方面更多地反饋積極的資訊:“不錯,這裡進步了,那裡有進步。”而在不期望他做的方面及時地反饋反對的資訊:“下次不要這樣做了,這樣是不對的,媽媽必須及時告訴你,不然長大後你再知道就晚了,就會受到懲罰了,比如哪個哪個***舉個新聞裡的負面例子***人之所以受到這樣的懲罰就是小時候他們的媽媽沒有及時告訴他們這個道理。”以至於他有時都會主動“質問”我:“媽媽這件事是不對的,你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呀?”“這個……是媽媽不對,媽媽向你道歉。”

  除了養成學習習慣外,我也著重加強了對語文和數學、特別是語文的基礎教育。作為一箇中國人嘛,必須要學好自己的母語,至於英語,沒有太加強,以免英語的音節和漢語拼音混淆。關於拼音方面的一些難點,之前的文章都有陸續介紹過經驗,總之就是過了拼音關,再過閱讀識字關。買書,他感興趣的書,什麼《大偵探福爾摩斯》、《神探小虎隊》、《查理九世》、《植物大戰殭屍》、《十萬個為什麼》都是整套整套的買給他***每個月賬單主要都是他的:******

  很快,他的理想就成了當偵探。於是我趁機告訴他:“當偵探要求很高的素質,要學好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而他也很認真地點點頭:“是的,媽媽,有一集福爾摩斯就是利用數學知識破的案,數學太重要了。”

  再後來,由於《大偵探福爾摩斯》的作者遲遲不更新續集,等得不耐煩了,他就開始自己創作續集,用漫畫連載的方式創作了8個續集,從《狡猾的凶手》到《雪山裡的壞人》,還畫了人物圖譜,起的名字也是稀奇古怪,什麼“二歌”、“古典練”、“待古”、“寫讓”、“跑幣”、“訓女”。並在每集的封底模仿原作者寫上“敬請期待”四個大字。劇情雖然幼稚卻也不乏想象力。“可是,媽媽,我畫的漫畫會有人買嗎?”“當然了,只要你畫,所有的漫畫媽媽都買,10元一本。”“真的?”兒子開心的蹦起來。

  趁熱打鐵,讓他繼續每天開始寫一篇作文,每篇作文都要用到一個成語。於是他搬出《成語字典》開始翻,翻到一個成語就開始圍繞這個成語編作文。什麼“窮凶極惡的媽媽”、“我們要含笑九泉了”看得我捧腹大笑。

  打好了學習基礎,我卻發現孩子有個致命的弱點:“輸不起”。一下棋輸了就哭,亂髮脾氣。

  我循循善誘,每次下棋前先要求他“不許怕輸,不怕困難,要學習忍耐和等待以及反敗為勝。”在一次次的強化灌輸後,他漸漸接受了“承認失敗”。但是有時還是會亂髮脾氣。不過這一次他自己幫我想了個好辦法。不知什麼時候給他買的繪本《媽媽,我真的很生氣》,他翻出來了,翻到其中一頁給我看:“媽媽你看這個媽媽真聰明,告訴她的孩子,如果不發脾氣就可以得到一個笑臉,滿幾個笑臉就可以換禮物,你怎麼不用這個辦法啊?”

  “是嗎?我看看。”我拿過來翻了翻,原來前面還有一段:“如果發脾氣就要自己坐反省椅15分鐘,一直反省到不發脾氣為止。”

  “哈哈,好辦法。”就這樣,我們約定了“反省椅”和“笑臉”的做法。發脾氣就坐反省椅,不發脾氣就可以得到笑臉,滿五個笑臉就可以換禮物。可想而知,他後來坐“反省椅”的概率遠遠大於得“笑臉”的概率,請君入甕,哈哈!

  沒有什麼深奧的祕訣,因為是親生的,所以更多的耐心和鼓勵,如今,一年級順利畢業。學業和個性均比一年前有長進。二年級,敬請期待

  一年級家長育兒心得體會篇三

  已經開學半個多月了,兒子還算順利的進入了一完小就讀一年級,並且進了聽說還是今年才開設的電教實驗班。和孩子他爸終於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心裡像石頭落地般踏實了,偶爾也為兒子感到一絲幸運吧。

  開學這麼久了,我這個媽媽今天才來記錄兒子的成長,自己還是該做一點檢討,這個筆不夠勤快,以後還是經常磨磨筆硯吧。不過,在這裡我還是要申明一下,因為遲遲沒有動筆確實存在某些客觀的原因,首先,是心情受影響,因為兒子“曲折的求學經歷”多少有點萎靡的失望吧,***兒子就讀的一完小,招收小學生必須是在本校幼兒園讀學前班的孩子才有優先權,而我家的孩子沒有在這裡讀學前班,其次,兒子還差2個月才年滿六週歲,不夠入學年齡,再其次,我們想把孩子送進今年只開設兩個班並且限制學生數在55人以內的實驗班學習,那更是難上加難了。***看著別家的孩子都已經揹著書包高高興興上學去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裡,透過窗戶,或偶爾從半掩著的教室門縫裡望去,老師用多媒體教學帶來的新奇與趣味讓孩子們都聽得津津有味,而我們還牽著孩子在教務室裡面窘著紅紅的臉,弄得自己像剛剛入學不懂事的小學生一般低著頭,那短短的幾天就像漫長的一年那麼漫長,那最後緊要的兩個小時,當時感覺是度分如年啊,一分一秒都是難捱,現在回想,恨不得不要那麼尷尬窘迫的經歷。我和孩子他爸從來沒有這般為過難求過人,可是為了孩子,終於豁出去了,做出了人生最大的邁步,開始向這個社會妥協。不管怎樣,我們都在成長,還是有點收穫吧,起碼心被鍛鍊地稍稍強硬了點。

  讓人欣慰的是,開學一個星期後,老師反映俺家兒子非常聽話,出奇的認真聽講,是班上男孩子裡面最聽老師話的學生,學習起來是屬於乖巧認真的孩子一類。並且,兒子放學後,經常向我炫耀,今天又得了老師表揚,每天放學回家,兒子第一件事情就是寫作業,並且作業寫得一絲不苟,熟練輕鬆。弄得我和他爸爸都摸著後腦勺直納悶,這孩子平時在家裡可不是屬於聽話之列,調皮的厲害著呢,怎麼一下子這麼聽老師的話。看來,還是老師有絕招啊,想來是因為一年級了,孩子懂事了吧。

  只是,一天晚上,兒子和我談話時,悄悄的問我:“媽媽,我是最後一個塞進我們班裡的學生吧?”問得我的心吶,煞那間就微微疼了一下,原來孩子自始至終都在默默關注著這一切,用稚嫩的心在思索,進行自我思量,自我評估,自我排位。

  孩子的心裡也有先後,也有排資論輩的自卑嗎?不忍讓孩子失落,我含糊不清的說:“誰說的呀,你不是和張一凡哥哥***一個同事的兒子***一起報名的嗎?”沒想到兒子一口回絕:“這是絕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因為張一凡哥哥媽媽先交錢的。”一下子被兒子回絕的語噎了,確實是哥哥的爸爸身份特殊才提前幾分鐘順利的進了班,而輪到兒子時候,負責辦理入學的領導稍稍打了等,停下了手中的筆,沒想到兒子敏銳的眼睛,小小的心觀察得這麼仔細,還牢牢的記在純真的童心裡。思索一下,我和兒子商量著說,“那麼後來你們不是一起到別處搬課桌同時坐進教室的嗎?”沒想到兒子一聽見這句話,馬上興奮得拍著小手,說道:“是呀,媽媽,我的爸爸先搬課桌進的教室,我是先坐在課桌前的,哥哥的爺爺比我爸爸搬得慢了點哦。”

  我又和兒子認真的說道:“寶貝啊,不要擔心,假如最後一個學生沒有進教室,老師和班上的同學都要等著這個同學來了以後,才會開始真正的上課學習,懂嗎?現在你們班上一共有60個學生,大家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不管你們之前是怎麼樣的,現在大家都是坐在同一個教室裡,聽同樣的老師講課,讀同樣的書本。你們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呀。”我比劃著在地上劃了一條線,拉著兒子假裝半跪著起跑的樣子,“以後,誰跑得快跑得遠,堅持取得最後的勝利,是要看這個孩子是不是認真得一直沿著跑道向前跑,如果有人喜歡玩玩具啊,喜歡看電視呀,或者喜歡睡懶覺啊,拐了一個彎,打了一個站,那麼他就會落後在別人後面了!”兒子調皮的問道:“那麼,媽媽,我喜歡在草地上面跑呢,可以嗎?”呵呵。乖兒子,可以的,只要你喜歡,你就在你喜歡的地面上自由奔跑吧,哪怕沒有在既定規劃好的跑道上面,只要是向前進的就行,能夠達到你夢想的彼岸,媽媽一定為你喝彩!既能學習進步又有綠色柔軟芬芳滿地的綠草相伴,人生其實也不孤單,學習其實也不枯燥。寶貝,看來你是一個擁有斑斕五彩未來的孩子!

  加油吧。兒子!媽媽永遠相信你是最棒的!

  一年級家長育兒心得體會的讀者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