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怎麼辦

  人有三個叛逆期,兩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七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那我們家長怎樣對待叛逆的孩子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

  方法一、成長性而非結果性的引導孩子。

  孩子玩遊戲輸了,結果性的看法就是失敗,就是不如人,就是被淘汰,這是一個影響鏈。但用成長性的角度看就大不相同了,我們可以去,看孩子付出了哪些努力,過程中有沒有自己的創意,是否認真的遵守規則,從這次失敗中可以學到什麼。前者讓人患得患失,好贏怕輸,後者讓人在每一個遭遇中進步。

  方法二、杜絕定義性的評價孩子,而是看重孩子的內在和資源。

  比如孩子跟著我們走了很多路,很累但不抱怨,定義性的評價如:孩子,你真棒!內在性的欣賞如:沒想到你能走麼多路,你的堅持力很好呀。儘量不去說,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聰明這種對人整體性的評價,而是就事說事,同時儘量用清晰而不是模糊的語言,比如你很聰明,什麼叫聰明,聰明太模糊了,但是你如果說,你的觀察很細,你真能動腦筋,你還挺有創意的,就比聰明好一些。

  方法三、本質上來講,孩子的人是不能夠評價的,你可以評價他的能力他的表現他的任何一個具體方面,但是不能評價這個人。

  比如說,你這一刻說“你真棒”,下一刻你說“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孩子就矛盾了,就害怕了。但是如果你從來不評價這個人,而只是針對他的具體表現,即便你批評也不會傷害到孩子,比如孩子很粗暴的推到一個小朋友,你可以說,孩子,我不喜歡你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別人。兩者的區別在於,如果你評定我整個人,我會衝突和挫敗,我沒有辦法不做自己;如果是你評定我的具體行為,我不會害怕,因為我的行為我可以選擇。

  方法四、諸境平等。

  在天橋上唱歌和春晚舞臺上唱歌在我們心裡都覺得普通,一個人有能力有機會腰纏萬貫一個人沒有能力和機會過拮据的生活都很普通,一個人被多數人認可和一個人默默少聞都沒有什麼特別,如果你能夠這樣,你就不會有那麼多“好壞”標準,你也就不會去和人競爭,你也就不會惦記某種結果,也就不會給孩子傳遞勝負的感情了。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路線是:剔除那些日常環境中的功利價值觀,去體會生命的特別和平等,一個人的可貴不在於它比別人好,而在於他是一個生命,尊重生命在不同境遇裡的每一個展現,而不是無情的評判和對比,比如,你這算什麼,人家誰誰誰才牛呢,你什麼時候能像某某某一樣呀。當然,這不容易,就看你願不願意修煉了。

  方法五、讓孩子和你自己不要承受太多壓力。

  想想看,是不是有某種東西使他始終覺得緊張?有辦法消除嗎?在孩子耳邊輕聲說些有趣的事,或者開始說故事,孩子很可能會為了聽故事而停止哭泣。?音樂有鎮定的功效,放點音樂,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大發一場脾氣給孩子看,他會覺得很可笑,不再胡亂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