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藥要注意什麼

  小孩子一般比較容易生病,一般小孩子用藥都要注意副作用!那麼,兒童用藥需要注意什麼?下面就趕緊跟著一起來了解下吧!

  兒童用藥注意

  1.別急著用藥

  其實小孩生病,應先弄清原因,然後對症用藥。就拿最常見的發熱來說,兒童體溫較成人一般偏高,當孩子體溫低於38.5℃時,不必使用退燒藥,可以先用酒精給孩子擦擦身子,或者先用冰袋物理降溫。再比如腹瀉,可能是受涼,也可能是菌群失調,不要馬上擅自吃抗生素,這是極其不正確的。使用抗生素也要有針對性,磺胺類抗生素容易過敏,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引起兒童關節不適等等,不能亂用。

  2.成分最好單一

  在使用藥物時應遵循“可用一種藥物治療時就不用兩種藥物”的原則,成分單一的更安全,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藥名上帶“複方”兩個字的要慎用,成分說明中成分複雜的儘量少用,比如複方甘草片,止咳效果好,但3歲以下兒童不宜服用。能用一種藥解決的,就不同時用兩種,比如小兒的解熱鎮痛藥,目前藥店裡各種退熱藥成分不同,但其藥理作用基本相同,只要一種足量即有效,沒有聯合用藥的必要。

  3.首選兒童劑型

  劑量不當引起的患兒藥品不良反應占40%以上。很多大人想當然地把孩子當成大人的“迷你版”,隨意根據年齡減半折中,該做法大錯特錯。正確的做法是買藥儘量買兒童劑型,對於發燒、腹瀉等兒童不適,藥店裡基本都有兒童劑型;買不到兒童劑型,也切忌自己隨意拿成人藥調配,應電話諮詢醫生,採用按體重、體表面積或依年齡按成人劑量折算等傳統的小兒用藥方案,可根據具體情況遵循醫囑調整用量。

  4.能口服就不打點滴

  兒童用藥,科學的順序依次為口服、肌注、靜脈輸液,原則上是能口服用藥儘量不要掛點滴。嬰幼兒輸液本就比成人困難,發生輸液反應的可能性也較大,藥物通過靜脈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有增加。隨意點滴不一定有助於病情恢復,有時還會適得其反。口服藥物是最佳選擇,但要特別注意選擇適合兒童的口味和顏色,儘量選擇半衰期較長的藥物,減少用藥的次數。此外,服藥前後應避免喝茶、牛奶、咖啡、可樂等飲品,更不能用它們送服藥品。

  兒童吃藥就吐的解決方法

  ***1***可以補喂藥物

  寶寶吐藥後可以補喂藥。儘量讓寶寶保持安靜,待寶寶不哭鬧後,再根據情況酌情補給藥物。

  一般情況下,不用擔心再補喂一次會造成藥物過量,因為嘔吐通常是寶寶剛吃完藥後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內發生的,這時藥物還沒有被吸收或只是吸收了一小部分。再者,常用藥物都有很大的安全用藥範圍,常用劑量一般是中等劑量,而且是分次吃的,所以再喂一次也是安全的。

  ***2***滴管喂藥防止寶寶吐

  給寶寶喂藥可以選擇滴管或注射器,因為使用滴管時,藥物不會經過舌頭,寶寶更容易接受,也很難將藥吐出。家長用滴管吸進藥後,放在寶寶一側頰黏膜和牙齦之間將藥少量擠進,待孩子吞嚥後再繼續喂下一口。

  寶寶吃完藥以後,再把寶寶豎起來;輕拍他的後背,幫他把藥順下去,喂一些溫開水或喂少許白砂糖,這樣能快速清除口腔內殘留的藥味,避免引起嘔吐。

  ***3***利用壓舌板喂藥

  如果寶寶不合作,大人抱著孩子,可以採取半坐位,將孩子的兩條腿夾在大人的兩腿之間,固定孩子胳膊與頭部;另一個家長用長把飯勺或者壓舌板輕輕壓住孩子的舌頭的中部,用勺子將藥液滴進孩子的頰粘膜和牙齦交界之處,讓藥物慢慢流進。壓舌板先不要取出,待藥液嚥下後才拿開,以防止患兒將藥液吐出,可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雙頰,使之吞嚥;全部喂完後喂幾口清水。

  ***4***注意喂藥姿勢

  給寶寶喂藥,多少都會有點抗拒行為。平躺著吃藥,很容易被嗆著,最好將孩子抱在懷裡或採取半臥位,上半身稍高,適當固定手腳,再緊貼著嘴角喂藥。如果孩子不願意咽藥,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他的兩頰,使其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