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語文課文的方法

  語文這個學科,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很多人都說,語文大部分知識是靠背誦的,俗話說的“背多分”。語文確實要背誦很多內容,那我們又是你背誦方法嗎?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1、表演法

  主要用於那些對人物語言、動物、神態以及場面描寫比較具體的課文。《狼》一課,倘若讓兩同學扮狼,一同學扮屠夫,一人作畫外音朗讀文中敘述人的話,四人角色輪換做一遍,臺詞課文內容也就熟了。

  2、線索法

  是指在理清課文的結構線索的情況之下,按照結構線索來記憶課文。如《回延安》一課,我們可把"回延安→憶延安→話延安→看延安→頌延安"這條敘事線索當作記憶線索。

  3、比較法

  對於段落間結構相似、內容相近的幾段話,我們要採用比較的方法。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碑文的三段內容,每段開頭都是交待時間,不同的是“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後面的結構都是“在……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所不同的是前兩段是“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後一段是“在歷次鬥爭中”,而且第三段還多了“從那時起,為了……”一小段話。這樣,對比結束了,內容也就記住了。

  4、支點法

  即把課文中或段落中的重點詞、句作為記憶支點,利用這些支點檢索貯存腦中的文字,毫無差錯地背出有關的文段。如背《岳陽樓記》:先抓住警句,作為記憶支點,理清文脈,有助於快速記誦。本文的警句是“先天下”二句,有此抱負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背《陋室銘》:把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為全文支點,再從三個層次理解記誦:1開頭以類比方式點題——“陋室德馨”;2隱居生活:A.環境:苔痕……草色……;B.交往:談笑……往來……;C.生活情趣:……調……閱……,無……無……;3類比作結:何陋之有?可見,支點法與層次串連法結合,會收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5、串連法

  1層次串連法:對於篇幅較長的課文與段落,可將其分成幾個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記,最後依次把各部分串連起來。如背誦《春》這篇課文:可先背熟春草圖;再背熟春花圖;接著把春風圖背熟;再背熟春雨圖;最後背熟迎春圖。然後再把這幾幅圖畫串連起來,一氣呵成。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內容層次:先歷數艱難情狀;次說艱難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後作結。然後再把三個層次串連成誦。

  2詞語串連法:如背《回憶我的母親》後面兩段,我們可以找出關聯詞語:母親現在……

  我將……母親是……只是……但是,正是……報答……盡忠……使……這是……一定……願……。根據關聯詞語,串連成誦。

  6、欣賞法

  有些課文的段落薈萃了許多好詞好句,我們常常為之陶醉。欣賞法則是在熟讀課文後在字裡行間尋覓優美詞句,說出理由,感情朗讀,相互交流,自賞共賞。如《愛蓮說》、《春》、《聽潮》等,分別圈畫出有關好詞佳句,通過聽錄音或看錄影,及多次有聲有色的朗讀,形成記憶。

  7、歸類法

  就是在背誦課文前,先將本冊指定的背誦課文提出來,然後再將這些課文進行歸類:哪些是寫人的,哪些是記事的,哪些是狀物的,每一類課文中所寫的人有什麼不同,所記的事分別有哪些,所描寫的景物各是何處何季節的。這樣不僅對本冊指定背誦課文有了一個輪廓的瞭解,而且也不致於課文間內容相互混淆了,還可以此基礎上再據各課特點確定具體的巧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