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西板栗如何栽培與管理

  板栗栽培管理是遷西縣多數農民的一項主要農活,但傳統的板栗栽培技術落後,主要是實生繁殖、混碼川枝、隔年修剪、自然生長等,生長緩慢,產量較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遷西板栗的種植管理方法。

  遷西板栗的管理:優種資源

  遷西縣境內板栗種類及品種很多。但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通過科學選種和嫁接,培育出了幾個優良品種,目前在全縣板栗生產中廣泛推廣的有4個品種,其中有3個品種獲國家科研成果獎。

  1、燕山早豐

  原楊家峪3113號,1980年初定名為楊家早,後改名為燕山早豐。該品種樹姿半開張,呈圓頭狀,分枝角度中等。總苞小,成熟時呈“十”字開張。高產穩產,成樹平均株產44.5公斤,投影產量每平方米0.8公斤,葉長橢圓形,葉緣鈍鋸齒狀。慄蓬刺較密,每蓬平均慄果2.5個,出果率41%。慄果紅褐色,茸毛少,個頭均勻,每公斤124粒,9月上句成熟。母枝平均抽生果枝1.6個左右,果枝平均結蓬1.5個左右,80%母枝可連續三年結果。嫁接後代性狀穩定,母枝嫁接後第二年開始結果。

  2、燕山魁慄

  簡稱燕魁,原楊家峪107號,1980年定名為燕山魁慄。該品種樹冠呈半圓形,母樹樹姿開張,成樹平均株產21.5公斤,投影產量每平方米0.5公斤,分枝角度大,結果枝角度大,枝條疏生,果前梢較大,雄花序較長,幼樹雄花序長20~30釐米,總苞大,成熟時呈“一”字開裂。慄蓬刺密而長,平均每蓬2.9粒堅果,出果率39.5%,果個大而均勻,每公斤116粒,果皮紅褐色,茸毛少,光亮而美觀,9月下旬成熟。母枝平均抽生果枝2.3個,果枝平均結蓬2.4個,母枝連續結果佔總發枝數87%,枝條粗壯,尾枝長。其接穗嫁接後,幼樹枝條角度大,樹姿十分開張,第二年開始結果,第四年平均株產2.35公斤,最高達4公斤,投影產量在每平方米0.5公斤以上。

  遷西板栗的管理:繁殖

  板栗屬有性繁殖,也稱種子繁殖。目前遷西縣板栗繁殖的方法有實生繁殖和嫁接繁殖兩種:板栗實生繁殖是靠種子直播,長成慄樹。現在實生繁殖只做為繁殖砧木苗,為嫁接打基礎。嫁接繁殖是通過板栗育苗、嫁接以後再移栽,或利用實生樹進行嫁接。經嫁接的慄樹可以提前結果,劣質變優,使啞子樹結果,增強抗病能力,提高板栗產量。目前新發展的板栗園一律採取優種嫁接的方法,實現了“一年栽植,兩年嫁接,三年見果,四年效益”的目標,新建慄園優種率達到100%。對上百年的低產劣質老慄樹也進行高接換頭的嫁接管理,使全縣板栗產量、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遷西板栗的管理:樹下管理

  遷西縣對板栗的樹下管理主要有:

  l、節水灌溉

  板栗在整個生長期間都需要水分,但一年中各個時期的要求又有所不同。春季澆水可促進新梢生長和花芽的繼續分化;夏季水分供應充足,可促進雌花的發育和坐果;秋施基肥後也應及時灌水,以加速基肥分解,促進板栗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山地慄園灌水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徑流灌水和管灌。為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山地慄園通常採取樹下工程措施,將自然降水截留起來,使板栗在生長期間能夠得到充足的水分。“圍山轉”工程可將雨水基本截流,起到灌水作用。從1998年起,遷西縣在“圍山轉”板栗園中又摸索創造了“集水雨窖”攔截地表徑流並進行貯藏的新方式,既可防止水土流失,變水害為水利,又保證了板栗在春夏兩季乾旱時的用水。管灌即建揚水上山工程。此外,還有人工澆水、滴灌等板栗灌水形式。

  2、施肥

  遷西縣農民一般結合刨樹盤、刮樹場,連年割些幼嫩荊條等壓一些綠肥,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區域性地區結合樹下種植低稈糧油作物,進行人工除草和施肥。20世紀90年代以後,開始對板栗施專用生物肥,為保證無公害生產,一般不施用化肥,並注意適時施肥。

  3、鬆土

  遷西縣給板栗進行鬆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1***放炮擴穴鬆土;***2***結合除草鬆土。除草鬆土每年進行3—4次,慄農習慣的方法是用鎬淺刨,有“春刨根,夏刨花,秋刨栗子把個兒發”的說法。此外,還有慄糧間作、慄油間作等方法,不僅提高土地利用率,還起到鬆土作用。

  遷西板栗的管理:新法剪枝

  20世紀70年代以前,遷西板栗修剪方法一般為隔年剪一次枝。剪枝的慄樹當年結果較少,為“小年”;不修剪的慄樹當年結果較多,為“大年”。“大年”和“小年”產量差距很大,一般相差一倍左右。板栗隔年修剪的舊方法,弊病很多,大砍大川,造成慄樹結果部位外移,內膛禿裸空虛,長勢衰弱,樹體容易老化,產量低而不穩。70年代初,遷西縣開始推廣慄樹連年實膛修剪法,目前已在全縣普及這一技術使板栗實現了連年豐產穩產,慄果個大,均勻整齊,樹勢強壯,病蟲害相對減輕。此外還有變傳統的混碼剪枝為清碼剪枝的修剪方法。

  遷西板栗的管理:綜合栽培豐產技術

  20世紀80年代以前,遷西板栗管理粗放,樹高冠大,不易修剪及採收,種植密度小,結果晚,效益慢。產量低。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自80年代開始,遷西縣研究探索出了板栗綜合栽培豐產技術,即矮密早豐技術、成樹高產優質栽培技術、適時採收和科學貯藏技術等。這些技術的研究探索成功,使板栗真正實現了結果早,效益早,產量高,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