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人讀書而成功的例子

  讀書是一架梯子,他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讀書是一葉小舟,帶你遨遊漢字王國;讀書是在品嚐營養麵包,它能讓人充滿了精神糧食。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唐汝洵是明朝人,他小時候是個既聰明又可愛的孩子。誰知,他5歲那年,不幸得了天花,這場病使唐汝洵的世界從此失去了光明。

  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麗風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夥伴們臉上的笑容 ,也看不到自己的親人了。他痛苦極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逐漸適應了沒有光明的日子,並且開始積極地面對生活。

  哥哥們上課的時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細地聽,用心地記。雖然他很堅強,但在學習過程中也遇到了困難,因為他看不見,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別人多很多的努力。有時候,課文很長,他憑耳朵聽根本就記不住先生講的內容,只好學古人用結繩記事。他還喜歡上了詩歌,因為詩歌中所描繪的意境,他不用眼睛也能體味到。經過不懈努力,唐汝洵終於成為了明朝著名的學者和詩人。

  篇2

  王充是東漢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從小就酷愛讀書。可是他家裡非常窮,根本沒錢買書,王充便把街市上的書坊當成自己的書房,每天在那裡孜孜不倦地讀書。不管炎夏,還是寒冬,王充每天都早早來到書坊,拿起自己要看的書就讀起來。一翻開書,他就似乎什麼都忘記了,一會兒點頭微笑,一會兒雙眉緊蹙。他讀完這家書坊裡的書後,又跑到另一家書坊去讀。幾年下來,他幾乎讀遍了街市上所有書坊裡的書,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後來,王充花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完成了鉅著《論衡》。

  篇3

  晉朝人孫康自幼聰敏好學,但是家中很貧窮,根本沒有上學讀書的機會。於是,他開始利用夜晚時間讀書,可是夜間讀書時,必須點油燈,往往讀一個晚上的書,就要用去一燈油,以孫康當時的家庭條件根本負擔不起,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是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誦。

  有一年冬天,天氣格外寒冷,三天兩頭下一場大雪。冬夜,孫康蓋著薄被正蜷縮在床上,面對著北風呼嘯的視窗又在背書。揹著揹著,突然發現視窗越來越亮,他甚至懷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陽的時候了,等他披著衣出門一看,原來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視窗映亮了。孫康心想:既然白雪能映亮視窗,那麼一定也可以用積雪照著讀書吧。想到這裡,他便捧起書跑到門外,一個人蹲在雪地裡,藉著積雪映出的微弱亮光來讀。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腳。

  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整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最終擺脫貧困家境,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篇4

  宋太宗趙光義是一位聰明而又幹練的帝王。少年時代,他曾任職於宋太祖所指揮的宿衛軍。由於經歷頻繁戰事,瞭解民間疾苦,繼位後他澄清吏治,整頓朝綱,使得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大平,被後人稱為一代賢君。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有“賢君”之稱的趙光義的登基卻成為歷史上的一個謎案。按照封建社會的傳統,宋太祖趙匡胤應當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但他卻傳給了弟弟趙光義,實在出乎意料。

  據記載,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趙匡胤召弟弟趙光義進宮飲酒。當時趙匡胤身體很好,酒後有些不舒服,就躺下休息。

  趙光義讓所有人都離開,自己來照料哥哥。外人只遠遠看見趙匡胤和趙光義說了一些什麼,接著燭影搖晃,似乎趙光義離席退避,隨後聽到鐵斧戳地的聲音,聽見趙匡胤高聲說:“你好好去做。”

  天快亮時,趙光義急忙叫人來,說趙匡胤已經逝世。

  天亮後,趙光義就在靈柩前即位,改元太平興國。這件事由於沒有第三人在場,因此一直以來都有趙光義弒兄登基的傳說,但是無法證實。

  儘管世人對趙光義取得政權的方式心存疑慮,卻不得不承認,歷史上的趙光義確實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

  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宋太宗命宰相李昉等十四人編纂了《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和《文苑英華》三大類書,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作出的重大貢獻。

  《太平御覽》原名《太平編覽》,書編成後,獻給宋太宗審閱。宋太宗極為重視,認真閱讀。他規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如果因一時政務繁忙,沒完成計劃,那麼第二天一定要補上。當時,有的大臣認為皇帝日理萬機,還要這麼刻苦讀書,未免過於辛苦,就勸皇帝放慢計劃,每天少看些。宋太宗卻笑著說:“只要開啟書就會有收穫,我不覺得辛苦啊!”

  宋太宗用大約一年的時間,終於看完了全書。因為是太平興國年間皇帝親自閱讀的書,所以這部書又叫《太平御覽》。

 

的人還:

1.讀書使人成功的故事

2.關於名人讀書而成功的事例

3.關於名人讀書而成功的故事

4.關於名人讀書而成功的故事7篇

5.名人刻苦讀書的小故事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