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簡介
苦難與挫折是人生的一筆財富,經歷了生活的坎坷,定會倍懂珍惜,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用20年時間完成的事
1984年,她出生於太原市清徐縣吳村。上帝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她一出生就沒有雙臂。她空蕩蕩的上身換來的是親生父母的拋棄。所幸,她後來被一對善良的夫婦收養,她的生活才得以繼續。她的養父母送她去上學,給她和常人一樣的生活。不幸的遭遇並沒有使她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反而使她自小就養成不服輸的性格。懂事的她從記事起,就開始練習把腳當做手來用。在很多人眼裡,用腳代替雙手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她並不這樣認為。她一直都是個好強樂觀的孩子,心想,自己雖然沒有雙手,卻還有雙腳。她先學習用腳夾筷子吃飯。可是,這談何容易?腳趾到底沒有手指靈活,好不容易把筷子夾住,筷子卻從趾間滑落了。為了提高腳的靈活性,她以用腳夾黃豆、剝花生作為輔助練習。
這些東西經常磨得她一腳血泡。她也常常掉眼淚,可是眼淚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在眼淚流過之後,她很快就選擇了堅強。為了儘快掌握一項新技能,即使在最冷的冬天,她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每天堅持練習。她的雙腳經常被凍得青一塊紫一塊,到半夜都暖不過來。可是為了練習,她不得不讓雙腳接受寒冷。一到春天,凍傷的地方就裂開長長的口子,流出很多膿液和血水,有時候疼得晚上睡不著覺。但她一直相信,自己能把雙腳鍛鍊得像常人的雙手那樣靈活。
慢慢地,她的雙腳變得越來越靈活。長大後,她不僅能熟練地縫衣、做飯、包水餃、切土豆絲,而且能夠打字、畫畫、從事平面廣告設計。
中專畢業後,她找到一份話務員工作。陰差陽錯的,她和一個名叫徐進的年輕人戀愛了。
2005年國慶節,徐進帶她回忻州老家。她空蕩蕩的袖管立刻吸引了徐媽媽的目光。善良的老人並沒有流露出不悅,而是熱情地招待了她。直到晚上,徐媽媽才悄悄地勸告徐進:“孩子,並不是爸媽狠心,我們是擔心你們以後不能正常生活,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啊!”
但是,她很快就徹底打消了徐媽媽的顧慮。幾天下來,她不僅自己穿衣洗漱,還把家的裡裡外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徐媽媽到廚房做飯,她就幫著洗菜、切菜;徐媽媽做針線活,她就幫著穿針引線,縫補衣服。徐媽媽不禁心疼起她來。往後的日子,徐進的父母不僅不再反對兩人的婚事,反而像對親閨女一樣疼愛著她。
她的房間裡放著許多張精美的設計圖,書桌上存放著一幅幅書法和風景刺繡作品,盤子裡盛著一根根細細的土豆絲。這些,都是她用腳完成的。
2009年,為迎接全國第十屆殘運會,她代表山西的殘障人士展示用腳操作電腦進行平面設計的技能,感動了很多參觀者。她就是羅鳳枝。
面對記者的提問,她說:“腳就是我的雙手,如果你用20多年的心血去磨鍊一件事,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
2:只追前一名
新學年開始,我再次擔任了初二班的班主任。時間不長,就發現教室後排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安靜地坐著一個女生,上課時只是靜靜地聽課,默默地完成作業,但從不發言。課餘時間也是一個人靜靜地坐著,從不和同學們交往。考試成績一直位居中等偏後,雖不盡如人意,但確實找不到能夠批評她的理由。
這天上早讀課,我專門將她叫出來,想了解一下她的情況,我講了半天,她卻不願多說一句話,最多隻是“嗯”上幾聲,從隻言片語中,我瞭解到,她的父母離異,跟著母親生活,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性格內向自卑,根本不願和外人交流。看著她沒說幾句,已淚眼婆娑。
過了幾天,我再次叫她出來,這次,我只是靜靜地給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孩,小時候身體十分纖弱,體育課上,每次跑步都落在最後,這讓好勝心極強的她感到非常沮喪,甚至害怕上體育課。
這時,小女孩的媽媽安慰她:“沒關係的,你個子小,可以跑在最後。不過,孩子你記住,下一次,你的目標就是:只追前一名。”
小女孩點了點頭,記住了媽媽的話。再跑步時,她就奮力追趕她前面的同學。結果從倒數第一名,到倒數第二、第三、第四……一個學期還沒結束,她的跑步成績已達到中游水平,而且也慢慢地喜歡上了體育課。
接下來,媽媽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慢慢地轉移到她的學習中,“如果每次考試都超過一個同學的話,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
就這樣,在媽媽引導教育下,這個女孩2001年居在從北京大學畢業,被哈佛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成為當年哈佛教育學院發錄取的唯一一名中國應屆本科畢業生。
其後,她在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讀博期間,她當選為有11個研究生院、1.3萬名研究生的喻佛大學研究生總會主席。這是哈佛大學370年曆史上第一位中國籍宵生出任該職位,引起了巨大轟動。
她的名字叫朱成。
我給她講完這個故事,沒有多說什麼話。
過了幾天,我驚奇地發現,她居然開始在我的語文課上,抬起頭看著我,我便給了她一個燦爛的微笑。後來的日子裡,她依舊如同一株百合安安靜靜,但成績卻有較大的提高。
又過了一段時間,在她的一篇作文裡,她這樣寫道:只追前一名,改變我對學習的態度,改變了我對人生的態度,它是一粒種子播下了自信,它是一支蠟燭照亮了心田,它是一座燈塔指引了方向,讓我收穫了一種信任,一種溫暖,一種期待。
後來,這名女生成績名列前茅,性格不再內向,上課時發言積極了,和同學們關係融洽了,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各類文體活動,第二年初三畢業,考入本市一所省級重點高中。
“只追前一名”,就是一種希望,就是一種自信,更是一種成功。的確,只追前一名,你的成功就在眼前。
3:把斧頭推銷給小布什總統
孫教授接著給我講了一個成功推銷員的故事。
——2001年5月20日,美國一位名叫喬治·赫伯特的推銷員,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銷給了小布什總統。布魯金斯學會得知這一訊息,把刻有“最偉大推銷員”的一隻金靴子贈予了他。
這是自1975年以來,該學會的一名學員成功地把一臺微型錄音機賣給尼克松後,又一學員登上如此高的門檻。布魯金斯學會創建於1927年,以培養世界上最傑出的推銷員著稱於世。它有一個傳統,在每期學員畢業時,設計一道最能體現推銷員能力的實習題,讓學生去完成。
克林頓當政期間,他們出了這麼一個題目:請把一條三角褲推銷給現任總統。八年間,有無數個學員為此絞盡腦汁,可是,最後都無功而返。克林頓謝任後,布魯金斯學會把題目換成:請把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
鑑於前八年的失敗與教訓,許多學員知難而退,個別學員甚至認為,這道畢業實習題會和克林頓當政期間一樣毫無結果,因為現在的總統什麼都不缺少,再說即使缺少,也用不著他們親自購買;再退一步說,即使他們親自購買,也不一定正趕上你去推銷的時候。
然而,喬治·赫伯特卻做到了,並且沒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記者在採訪他的時候,他是這樣說的:“我認為,把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布什總統在得克薩斯州有一農場,裡面長著許多樹。於是我給他寫了一封信,說:有一次,我有幸參觀您的農場,發現裡面長著許多矢菊樹,有些已經死掉,木質已變得鬆軟。
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頭,但是從您現在的體質來看,這種小斧頭顯然太輕,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鋒利的老斧頭。現在我這兒正好有一把這樣的斧頭,它是我祖父留給我的,很適合砍伐枯樹。假若您有興趣的話,請按這封信所留的信箱,給予回覆……最後他就給我匯來了15美元。”
喬治·赫伯特成功後,布魯金斯學會在表彰他的時候說,金靴子獎已空置了26年,26年間,布魯金斯學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百萬富翁,這隻金靴子之所以沒有授予他們,是因為該學會一直想尋找這麼一個人,這個人不因有人說某一目標不能實現而放棄,不因某件事情難以辦到而失去自信。
講完這個故事,孫教授告訴我: “喬治·赫伯特的故事在世界各大網站公佈之後,一些讀者紛紛搜尋布魯金斯學會,他們發現在該學會的網頁上貼著這麼一句格言:
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
我再給你講一個作家的故事。——美國成功學的創始人拿破崙·希爾博士,年輕時立志要做一名作家,要達到這個目的,他知道自己必須精於遣詞造句,字典將是他的工具。
但是由於他小時候家裡很窮,接受的教育並不完整,因此,那些“善意的朋友”就告訴他,說他的雄心壯志是“不可能”實現的,勸他不要異想天開。
年輕的希爾並沒有接受朋友的勸告,他用打零工掙來的錢買來了一本最好的、最完整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這本字典裡了。他做了一件很奇特的事。他找到“不可能”這個詞,用剪刀把它剪下來,然後丟掉,於是他便有了一本沒有“不可能”的字典。
以後他把整個事業建立在這個前提下,那就是對一個迫切想獲得成功的人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最終,他成為美國商政兩界的著名導師,被羅斯福總統譽為“百萬富翁的鑄造者”。他的著作《人人都能成功》成為世界暢銷書。
聽了孫教授這番話,我很受振奮地說:“孫伯伯,你今天所講的給了我極大的鼓舞和信心,從今往後,不管別人怎樣譏笑我,怎樣打擊我,我都不會讓他們`偷走'我的夢想。”
的人還:
1.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2.真實的勵志故事
3.勵志的小故事
4.愛國故事梗概
5.激人奮進的七個經典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