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
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相見的日子,也被譽為是中國的情人節。那你知道七夕是怎麼來的嗎?下面是小編分享的AA,一起來看看吧。
七夕節的由來介紹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七夕”最早也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晒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不為人知的故事
天鷹座α”***Altair***,又叫“牽牛星 ”或“大將軍”,織女一又稱為織女星或天琴座α***英語:Vega, α Lyrae***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
這兩顆星星被代指牛郎和織女,它們一年才能相見一次的故事讓許多人潸然淚下。
但是你們知道嗎?按照這兩顆星星的壽命兌換回來,相當於人類3秒互相見一次面,這樣你還覺得浪漫悲情嗎。
七夕節的節日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
乞巧
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乞巧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猜你感興趣:
-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
- 關於旅遊的小學語文作文
- 一言九鼎應該怎麼造句
- 貸款為什麼要配偶簽字
- 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學習心得總結
- 男人致未來老婆的一封信
- 銀行日記賬本怎麼寫
- 關於消防安全主題演講稿範文
- 能長肌肉的食物有哪些
- 考試前家長鼓勵孩子的正能量勵志句子
- 送別戀人的話語
- 高考交通倡議書
- 小學生向新同學自我介紹
- 關於人才的諺語有哪些
- 大學生機械工程認識實習
- 湖北的清明節吃什麼食物
- 傳統青花瓷圖案圖片大全是怎麼樣的
- 勞動法流產休假規定休多長時間
- 市場營銷行業求職信模板範文
- 描寫冬天古詩詩句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