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作文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關於元宵節,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範文一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象徵著和睦美好,團團圓圓。

  這天早晨,我躺在被窩裡睡得真香,外面卻傳來了震耳欲聾的爆竹聲,各家都不約而同的放起了鞭炮。我好奇地問媽媽:“外面為什麼放鞭炮呢?”媽媽說:“因為今天是元宵節啊,也就是說明熱鬧的春節要結束了。”接著,我就在媽媽的催促下,穿好衣服下了樓。我剛刷好牙洗好臉就往屋外跑。只見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一串串鞭炮,聲音好大啊,火星紙屑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鞭炮聲接連不斷,噼裡啪啦的,熱鬧非凡。媽媽叫道:“嘉嘉,快回家吃湯圓吧!”我開心的想:有好吃的湯圓,我一定要吃好多個。

  一回到家,就看到剛出鍋的湯圓盛到了碗裡,哥哥也聞著味道從房間裡走出來。兩雙大眼睛便緊盯著裡面又白又“胖”的湯圓不放了,它們的魅力可真不小啊!香味一陣陣的襲來,我忍不住嚥了一口口水。我和哥哥兩人便都像是“餓鬼”似的用起勺子,一陣狼吞虎嚥。我咬了一大口,外皮很薄,而且軟而不黏,十分美味。剛咬開外皮,芝麻便流了出來,一嘗,讓我讚不絕口,忍不住有咬了一大口,裡面的芝麻是甜甜的,讓人回味無窮。外面買來的也是好吃的!還有豆沙餡的、肉餡的……我一共吃了十五個湯圓,覺到肚子已經飽了,還不由得舔舔嘴脣。

  這一天,大人們吃完晚飯後邊聊天邊觀看元宵晚會,其樂融融,他們不時的哈哈大笑,我們則到一旁說著悄悄話,整個屋子裡都洋溢著令人愉快的氣氛!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9點多了。這真是一個快樂的元宵節,我喜歡元宵節!

  範文二

  在我們的傳統節日中,元宵節也是其中之一。元宵中的“元”字,表示開始的意思,一年之始為圓月。“宵”字是指夜。所以說“元宵”的含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元宵節的來源有許多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與道教有關。道教信奉“三官神”傳說“三官神”各有自己的生日。其中“天官”的生日是正月十五。據說:天官主管向人間賜福,於是人們便興高采烈地在這一天給“天官神”過生日,祈求“天官賜福”。

  在元宵節,家家都吃元宵,元宵又稱湯圓,傳說起源於春秋末期。元宵的種類很多,味道有香甜、酸、辣、鹹五種。其做法有包元宵和搖元宵兩種。食用的方法為煮、炸、蒸三種。

  令我最興奮的是可以看到舞龍燈的過程,這項活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耍龍燈形成了許多樣式,通常這種龍是竹蔑紮成的。在剛剛過去的元宵節上,我還特地跑到城市廣場去看舞龍燈,看舞龍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龍”在鑼鼓聲的伴奏中翩翩起舞,氣勢雄偉壯觀。我看著看著也情不自禁的舞了起來。

  元宵時還有劃旱船的節目,據民間傳說,這項活動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而興趣的。所謂旱船就是用薄木板和竹筍紮成類似船形的轎子,然後再蒙上彩布裝飾。划船人多是姑娘,她們坐在船中,手裡拿著槳,做出划船的動作,邊劃邊唱些地方歌曲。另有一些男子畫成丑角模樣,扮成船客,以各種滑稽動作逗笑觀眾。劃旱船在我國很多地區流行。

  有燈無耳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這是一首描寫無宵的詩,但寫元宵的詩不只一首,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對元宵的起源與習俗都瞭解了吧!

  範文三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目,早在兩千多年的西漢就有了,元宵節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進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舞龍、舞獅都是節日代表吉祥、平安,代表著做什麼事都萬事如意。我知道:每當到元宵節,大家都會在家一起吃湯圓,小朋友還會去做遊戲、猜燈迷。大人們有的去看賽龍舟,有的跟長輩一起去寺廟拜佛。

  我的家鄉——豐順過元宵也很熱鬧,我聽奶奶說:“白天迎花燈,晚上舞火龍,舞火龍頭要交錢,而且要有威望的人才能擔當舉火龍頭的重任。舞火龍意味著一年的開始,而舞火龍頭的人代表著這一年做任何事都會順順利利、平安大吉,所以很多人都爭著去舞火龍頭。每當開始舞龍,就會有煙花向上衝,別提有多美麗了。不過,舞火龍十分危險,因為,每當煙花爆開以後,火花就會掉下來,濺到身上。因此,舞龍的人身上都要抹油***奶奶說不出這是什麼油***。”

  聽完了奶奶的述說後,我十分渴望親眼去看一看元宵節的舞火龍。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