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語錄全編讀後感
在你讀了那麼多的孔子語錄,你有什麼感想呢?現在請欣賞小編為你帶來的。
01
暑假,是個讀書的大好機會,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暑假這兩個月的時間,去讀幾本對自己有益的課外讀物。這次暑假,我過得很充實,也很快樂,因為我讀了很多課外書,並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了很多。《孔子名言》讓我明白了許多平時學不會的做人的道理。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名言》這本書集合了孔子所說過的話,並進行深刻的體會,用一個個小故事,令讀者受益匪淺,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本書的主編何順用自己的筆調寫出了孔子的知識淵博,同時也告訴讀者正因為孔子能說出這麼多有哲理的話,完全是靠它自身的努力和讀書。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向孔子學習!
孔子的名言中,這句話讓我體會很深:真金要靠火來煉,在關鍵時刻去認識一個人。這句話的大意就是說:真金還得火來煉,看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是肝膽相照、同甘共苦的益友還是為利而來的損友,在平時往往是很難看出來的,只有到了艱難困苦的逆境,甚至生死存亡的絕境,才能認清它的真實面目。在利益面前各種人的真實面目都會赤裸裸的暴露出來。有的人在對自己有利益或對自己的利益沒有損害的時候,可以和你稱兄道弟、親密無間。可是一旦損害他們的了利益時他們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見利忘義,唯利是圖,一切的友情一切的感情統統都拋之腦後心裡面只有自己的利益。而那些與你一起同甘共苦的朋友們在利益面前,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他們與你之間的友情。這個時候,也是你真正認識一個人的時候。也許有些人在平時的日子裡和你關係非常好,但他們在利益的面前或許不會選擇你,選擇了利益。所以,看一個人是不是你的真心朋友,往往是在最危險、最艱難、最關鍵的時刻。
02
孔孟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同時,孔子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關於學習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關於學習的內容。孔孟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
課文的幾則語錄,體現《論語》的文學特點。首先,它們全是用當時的規範口語寫成的,明白如話。其次,語言自然流暢,簡約樸實,不事雕琢,不求辭采,卻能表達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們有一種從容不迫、多方啟發的風格,體現出所謂“文如其人”的文章規律,使讀者如同親眼目睹“循循善誘”的師長。最後,《論語》偶爾也有生動的比喻,使讀者耳目一新。
《孟子》也屬語錄體。《孟子》善於論辯,《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節。課文中“弈秋誨人”的故事,就是一例。這種故事往往成了寓言。這樣的寓言是為了說理,為了辯論。《孟子》的寓言,多有民間故事色彩。《孟子》裡許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戶曉,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長”等。
孔子語錄
1、《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摘孔子《論語》
***《詩經》三百篇,其內容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思想純正,沒有邪惡。”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論語》
***我從十五歲開始致力於學習,三十歲便能自立於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歲懂得了自然界的規律,六十歲對聽到的事情能領會貫通,並能辨別是非真偽,七十歲時做事能隨心所欲,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規範。***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摘孔子《論語》
***如果經常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生新的體會和收穫,這種方法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論語》
***君子普遍地團結眾人,而不只是親近少數幾個人,小人則只勾結少數幾個人,而不和大家親近。***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摘孔子《論語》
***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論語》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度。***
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論語》
***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麼能立身處世?就象牛車沒有了輗,馬車上沒有了軏,還靠什麼行走呢?***
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論語》
***如果對這種行為能夠容忍,那麼還有什麼行為不能容忍呢?***
9、《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摘孔子《論語》
***《關睢》這首詩,快樂而不過分,哀婉而不傷慟。***
10、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摘孔子《論語》
***能夠達到仁的境界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達不到仁的境界,怎麼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摘孔子《中庸》
***廣泛地學習,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誠一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長遠。***
13、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無色而美德日見彰顯。小人的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鮮明,但漸漸地消失了。君子的為人之道還在於: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又有條理,知道遠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知道隱微的東西會逐漸顯露,這樣就進入聖人的美德中了。***
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論語》
***如果學了之後,又注意經常不斷地去溫習,不也是令人很高興的事嗎?假如有朋友從遠方來向自己求教,心裡不也感到很快活嗎?在別人不瞭解自己的情況下,卻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備這種道德修養的人難道不可以稱為君子嗎?***
1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摘孔子《論語》
***我每天都多次對自己進行反省:為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是否以誠相待?對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已經溫習?***
16、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摘孔子《論語》
***尊崇賢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夠盡心盡力;侍奉君主能夠捨生忘死;與朋友交往能夠做到說話講信用。這樣的人,雖然說沒有學習過做人的道理,但我卻認為他學過了。***
17、禮之用,和為貴。——摘孔子《論語》
***運用禮法時,要特別注重和睦相處。***
18、君子食無求飽,……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摘孔子《論語》
***君子吃飯無求過飽,……做事要勤奮,說話要謹慎,並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學習,以糾正自己的缺點,這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論語》
***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能瞭解別人。***
20、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摘孔子《論語》
***要依靠道德治理國家。這樣就象北極星一樣,雖然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但群星卻甘願環繞在它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