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的養殖方法是什麼有哪些生長環境

  黑魚在中國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個體大、生長快、經濟價值高。那如何養殖黑魚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黑魚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黑魚的養殖方法

  1、魚池選擇魚池要求通風向陽,水源充足,面積1~5畝,水深1~1.5米,四周種植一些水浮蓮或水花生,並在較低的地方用網片圍攔,這樣既可防止烏魚外逃,又可隱蔽、遮蔭,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於烏魚的生長。

  2、清塘消毒魚池選定後,先將池水排幹,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40~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勻潑灑,並用耙等工具翻動淤泥,充分消毒。烏魚種放養前一週,將池水注至1米深,並施適當基肥培肥水質。

  3、魚種放養魚種來源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野生的,一種是人工繁育的。但不管哪一種來源的魚種,下塘前均要進行篩選,將規格基本一致的魚種用3%~5%的食鹽水洗浴5~10分鐘,然後放入同一個魚池。放養密度視水源、注排水條件、餌料魚來源等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3~5釐米長的魚種,667平方米放養6000~10000尾;10~15釐米長的魚種,放養4000~6000尾;20釐米左右的魚種,放養約2000尾。若水源、注排水條件好,餌料魚來源充足,放養密度還可適當加大一點。

  4、餌料投喂人工精養黑魚,主要以低值新鮮小魚蝦為主要餌料。因野生或一些人工繁育的魚種是吃活餌的,所以魚種下池後應先停喂一兩天,然後每天上午沿池四周投喂適量的死餌進行馴化,以後逐步移到池塘一處投喂。魚吃食死餌習慣後,每天上午9時和下午4時各投喂1次,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5%~10%,並根據天氣、水溫、生長、攝食等情況靈活掌握。

  飼料選用正規單位生產的粉狀飼料,其粗蛋白含量為45%,粗纖維3%,飼料的主要原料為魚粉、骨粉、大豆粕、麵粉、維生素及礦物質預混料等。輔以蚌肉、 小魚等鮮活餌料。

  5、日常管理黑魚在天然水體中或稀養情況下是不易發病的,但在人工精養情況下,若防治不當,則會暴發魚病,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從筆者幾年的實踐情況看,烏魚常見病有水黴病、腐皮病、腹水病、爛鰓病等。若防治措施得當,魚很少發病或不發病。因此,在烏魚養殖過程中,應經常檢視水質、魚情、打撈殘餌、防止外逃等,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

  6、捕大留小,適時上市因烏魚是凶猛的肉食性魚類,餌料不足時會自相殘殺,所以,每隔1個月左右,就要捕大留小1次。若規格相差較大,且數量較多,可分養到其他同種規格的魚池或網箱中。市價較好時,可將達到商品規格的成魚上市銷售。這樣,既可賣得好價錢,又有利於小規格魚的生長。

  黑魚的營養價值

  味道鮮美,非常有營養,吃黑魚還有給傷口消炎的作用。

  烹調方法主要有:黑魚絲薄餅、玉帶黑魚卷、湯滷黑魚、豉油黑魚、醋椒黑魚湯、翡翠米湯魚、紅糟魚絲、酸菜黑魚、乾燒黑魚、清蒸黑魚、紅燒黑魚、清燉黑魚、蒜煨黑魚等。

  每100 g黑魚肉含蛋白質19.8 g ,脂肪1.4 g,熱量384.6kJ,鈣57mg ,磷163mg, 鐵0.5mg, 硫胺素0.03 mg,核黃素0.25 mg ,尼克酸2.8mg。尾部肌肉含瓜氨酸、脯氨酸、絲氦酸等18種遊離氨基酸等,食藥俱佳。

  一般飯店的酸菜魚很少用黑魚做,大部分用草魚***混子***做的,價格比黑魚要便宜,市場上不太容易買到野生黑魚,家養的黑魚反應遲鈍,營養價值比野生的低,大家購買時,看看黑魚的精神狀態、質感等綜合判斷來考察是否為野生的。

  黑魚肉中含蛋白質、脂肪、18種氨基酸等,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

  適用於身體虛弱,低蛋白血癥、脾胃氣虛、營養不良,貧血之人食用,廣西一帶民間常視黑魚為珍貴補品,用以催乳、補血;

  黑魚有祛風治疳、補脾益氣、利水消腫之效,因此三北地區常有產婦、風溼病患者、小兒疳病者覓烏鱧魚食之,作為一種輔助食療法。

  黑魚生命力指數為0,但是防病指數為***1。

  注意: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有瘡者不可食,令人瘢白。

  有些人會對黑魚過敏,食用後症狀通常為腹瀉、嘔吐、面板起疹,伴隨腰痠背痛等症狀。剛吃的時候不會有什麼不適,往往在食用後5-6小時發作,因此,小孩、老人等抵抗力差的人群應當注意。

  若出現過敏症狀,可以服用抗過敏藥來緩解,通常24小時內會緩解;若症狀較為嚴重,請去醫院就診,遵醫囑。

  黑魚的生長環境

  營底棲性魚類,通常棲息於水草叢生、底泥細軟的靜水或微流水中。黑魚棲息環境,遍佈於湖泊、江河、水庫、池塘等水域內。時常潛於水底層,以擺動其胸鰭來維持身體平衡。

  對水體中環境因子的變化適應性強,尤其對缺氧、水溫和不良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當水體缺氧時,它可以將頭露出水面。後部側扁。頭長,前部略平扁,後部稍隆起。藉助在鰓腔內由第一鰓弓背面的上鰓骨和舌頜骨伸展出的骨片組成的鰓上器,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因此即使在少水和無水的潮溼地帶,也能生存相當長時間。烏魚的生存水溫為0~41℃,最適水溫為16~30℃。當春季水溫達到8℃以上時,常在水體中上層活動;夏令季節活動於水體的上層;秋季水溫下降到6℃以下時,遊動緩慢,常潛伏於水深處;冬季水溫接近0℃時,則蟄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動。具有很強的跳躍能力。當天氣悶熱、下雨漲水時,黑魚往往會躍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衝擊時也會激起魚躍而逃跑。若其生活的池塘餌料不足時,亦會向他池轉移,轉移時其身體似蛇形,緩緩向前移動。當溫度範圍為 10℃ 到 15 ℃時,能離開水面達3到4天。

  養黑魚的利潤

  提起仁兆鎮,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辣性蔬菜的種植。然而,仁兆鎮李家疃村卻因靠近大沽河,餌料運輸方便,搞起了漁業養殖。據瞭解,李家疃村的黑魚因為採用天然餌料餵養,所以受到收購商的歡迎,兩斤半以上的黑魚多銷往韓國、日本。黑魚養殖不僅使該村村民致富,同時也帶動周邊村的村民走上了漁業養殖的致富之路。

  就地取材養殖黑魚

  近日,記者來到仁兆鎮李家疃村,跟隨村支部書記李欽全來到了他搞漁業養殖建的魚池。記者看到魚池表面佈滿綠色的水藻,偶爾跳出一兩條大魚。“魚怕熱,中午都不愛浮到水面上,其實這個池子裡有7500尾魚。”李欽全指著魚池告訴記者,“這是我第一年開始養魚時與合夥人李先德一起投資三四萬建起來的兩個魚池中的一個,裡面養的全是黑魚。”

  據瞭解,2006年,李先德看到經常有人從大沽河下網撈小魚,撈上來的魚都被運往外地。“我當時對於魚的去處與用處很好奇,到處打聽之後才知道,原來那些之前運走的小魚都被漁業養殖戶當做綠色餌料餵給了黑魚。”李先德說,“既然都有人專門從外地趕過來打撈魚食,我們作為本地人更應該好好利用這天然資源,在瞭解了黑魚的行情以及本地的水質後,在自家土地上挖出了兩個水池,每個魚池的佔地面積大概兩畝半。”

  “第一年賺了兩萬多塊錢,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目,嚐到了甜頭,我們就接著養,一直養到現在。”李欽全說,“後來其他村民見我們養魚賺錢也紛紛建魚池搞養殖,就連鄰村的村民也都參與進來。”

  每池純收入五六萬元

  “養魚很省事,一天喂一次,但黑魚是一種凶猛的肉食動物,且較為貪食,一次大概要喂300斤魚食,現在大沽河那邊的小魚已經不多了,所以主要從威海進購海魚,每斤魚食1.2元。”李欽全告訴記者,“別看養魚投入成本高,收入也高,黑魚一年一茬,賣給收購商15塊錢一斤,平均每條魚在兩斤左右,現在每個魚池的純收入能達到五六萬元,每個養殖戶家中都有兩三個魚池。”

  據介紹,漁業養殖戶通常會在黑魚體重達到兩斤時上市,其中,兩斤以下的主要銷往北京、武漢等地,體重達到兩斤半的多出口到韓國、日本。“由於黑魚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目前正供不應求。”2009年,李欽全又擴大規模,在離村子三四公里的地方承包了兩個大一些的池子,“每個魚池四五畝地,能放入15000尾魚,收入是原來的兩倍。”

  “搞漁業養殖的年頭多了,也打開了知名度,經常有技術人員從濰坊峽山水庫過來為漁業養殖戶做技術指導,村民們的投入成本也因逐步科學化的管理方式而減少了許多。”李欽全告訴記者,“從前魚池中的魚苗要從外地購買,現在都是自己培植,節省了不少成本。”


怎麼養殖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