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魚的養殖方法是什麼有哪些生活習性
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飼養娃娃魚需要注意什麼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娃娃魚的飼養方法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娃娃魚的飼養方法
一、利用製冷技術,嚴格控溫、控光,提高生產效率嚴格調控水溫
娃娃魚生長髮育最佳水溫為16~23℃,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根據生產季節變換,利用製冷技術,夏季將養殖池水溫控制在16~23℃之間,有利於娃娃魚生長髮育,從而提高娃娃魚生長速度,縮短養殖週期。冬季則將池水調升到18~23℃,使娃娃魚改變冬眠習性,全年均可生長,從而提高養殖效益。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汙染,可利用地下水進行迴圈,製冷量根據各種引數和養殖池水面積、體積、水深及地溫而定。
嚴格調控光照
娃娃魚怕光照,光照是娃娃魚性腺發育的重要生態因子。工廠化養殖娃娃魚關鍵技術之一就是調節光照。實驗結果表明:娃娃魚要求光照在100~500lx,這就是說娃娃魚是在黑暗光線下完成性腺成熟的。強烈光照不適宜娃娃魚生長髮育,甚至易造成不明死亡。
制定病害防治技術操作規程
娃娃魚工廠化養殖密度大,易產生疾病,因而,加強管理,搞好預防是防止疾病發生的有效措施。工廠化養殖娃娃魚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娃娃魚疾病發生與生態環境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從魚種進池搞好消毒做起,搞好預防。在養殖階段定期用寶碘消毒和用藥拌料投喂,發現病魚及時隔離治療。
二、實行科學化養殖,制定養殖技術操作規程
培育水質
水的好壞關係到娃娃魚工廠化養殖的成敗。工廠化養殖要嚴格控制水質,防止變壞。實際生產上,我們採用沸石過濾養魚用水,接著用離子交換裝置使水源磁化和礦化,每天堅持換水三分之一,使池水保持清潔。
投料
根據娃娃魚生物習性,每3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根據養殖目的,採用不同藥物拌料投喂。投喂要定點、定質、定量。
清汙
池中的殘餌、糞便要及時清除,以防止水質變壞。定期檢查各排水、進水設施。
通風
由於工廠化廠房面積較大,空氣流通不佳,因此,我們採用抽風方法使空氣流通。夏天深夜抽風1~2小時,冬天則是下午1~2點抽風一次。
分級飼養
娃娃魚經過一段時間養殖,會出現大小不一的個體,為了防止弱肉強食,要定期按大、中、小不同規格分級養殖以利於正常生長髮育。
嚴格管理
對參加養殖人員,要進行上崗前培訓,制定崗位責任制,定期檢查和考核。
養殖池設計
自然界大鯢生活在海拔300~800米的山區溪流中,有喜陰怕風、喜靜怕驚、喜潔怕髒的特點,人工建造大鯢養殖池最好應仿照大鯢自然界的生活狀況等來進行。
娃娃魚的生活習性
食性
大鯢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蟲、魚、蟹、蝦、蛙、蛇、鱉、鼠、鳥等為食。捕食方式為“守株待兔”。它的牙齒不能咀嚼,只是張口將食物囫圇吞下,然後在胃中慢慢消化。
大鯢夜間靜守在灘口石堆中,一旦發現獵物經過時,便進行突然襲擊,因它口中的牙齒又尖又密,獵物進***內後很難逃掉。娃娃魚有很強的耐飢本領,飼養在清涼的水中二、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它同時也能暴食,飽餐一頓可增加體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時,還會出現同類相殘的現象,甚至以卵充飢。
習性
大鯢平時躲躲藏藏,喜歡把身體的顏色和周圍的石子一樣,免得天敵發現它。大鯢適宜棲息於水溫3~23℃的水中,個體大的多生活於深水處,中小型個體多在淺水處。成鯢多數單棲活動,幼鯢常叢集在亂石縫中,其生活最適水溫為10~20℃。大鯢常將頭部伸到水面進行呼吸,面板也是它氣體交換的重要器官,在含氧量較高的水中,大鯢可較長時間伏於水底不浮出水面呼吸。在人工飼養情況下,每6~30分鐘將鼻孔伸出水面呼吸一次,吸氣約幾秒至數10秒。
娃娃魚的繁殖方式
每年5~9月是大鯢的繁殖季節,一般7~9月是產卵盛期。大鯢在產卵之前,雄鯢先選擇產卵場所,一般在水深1m左右有沙底或泥底的溪河洞穴處,並進入洞穴內,用足、尾及頭部清除洞內雜物,然後出洞,雌鯢隨即入洞產卵,有的雌鯢也在淺灘石間產卵,產卵一般在夜間進行,尤其是在雷雨的夜晚,每雌產卵200~1500粒。產卵之後,雌鯢即離去或被雄鯢趕走,否則雌鯢可能將其自產的卵吃掉。雄鯢獨自留下護卵,以免被流水沖走或遭受敵害。孵卵期間,如有敵害靠近,雄鯢則張開大嘴以顯示威脅動作,以此抵禦其他敵害的侵襲。雄鯢或者把身體彎曲成半圓形,將卵圈圍住,加以保護,直至2~3周後孵化出幼鯢,15~40天后,小“娃娃魚”分散生活,雄鯢才肯離去。分散獨立生活後,雄鯢才離去。
娃娃魚的形態特徵
大鯢是兩棲動物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全長可達1米及以上,體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點類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壯扁平。大鯢頭部扁平、鈍圓,口大,眼不發達,無眼瞼。身體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漸轉為側扁。體兩側有明顯的膚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後五,具微蹼。尾圓形,尾上下有鰭狀物。娃娃魚的體色可隨不同的環境而變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體表光滑無鱗,但有各種斑紋,佈滿粘液。身體腹面顏色淺淡。現存最大的三種大鯢,中國大鯢身長可達1.8米,日本大鯢身長可達1.5米,隱鰓鯢身長可達0.75米。共通點是體形扁長,四肢很短,前肢4指,後肢5趾,趾間有蹼,有一短而側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誤以為魚類,其實屬兩棲動物,水中用鰓呼吸,水外用肺兼面板呼吸,面板只有黏膜,沒有鱗片覆蓋。
體大,全長一般100cm左右;頭軀扁平,尾側扁。眼小,無眼瞼,體側有明顯的與體軸平行的縱行厚膚褶;每2個小疣粒緊密排列成對。
頭部背腹面小疣粒成對排列;眼眶周圍的疣粒排列較為整齊,更為集中,頭頂和咽喉中部及上、下脣緣光滑無疣,眼眶下方、口角後及頸側疣粒排列成行;體側粗厚的縱行膚褶明顯,上、下方之疣粒較大;其他部位的面板較光滑。全長160mm幼鯢,體側的膚褶及疣粒均不明顯。
生活時體色變異較大,一般以棕褐色為主,其變異顏色有暗黑、紅棕、褐色、淺褐、黃土、灰褐和淺棕等色。背腹面有不規則的黑色或深褐色的各種斑紋,也有斑紋不明顯的。幼體與未達性成熟的次成體的體色均較淡,以淺褐色為主,且有分散的小黑斑點;腹面色較淺;四肢外側多有淺色斑。在湖北宜昌地區發現的白化個體,體尾均為銀白或金黃色。
骨骼:頭骨寬扁;前頜骨2,鼻突短與額骨不相觸;額骨不入鼻孔;鼻骨左右相觸;無淚骨和隔頜骨;有前額骨;翼骨寬大與頜骨間距小;頂骨前端與前額骨相連;有耳柱骨,無耳蓋骨。下頜的隅骨與前關節骨不癒合;犁骨前緣有1橫列犁骨齒,排列呈長弧。
娃娃魚的生活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