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仔豬黃痢病的綜合防治方法

  豬養殖的過程中最怕就是遇到各種疾病,疾病會影響到豬的健康生長,在野豬的養殖中會經常遇到的就是黃痢病了,得了這疾病的野豬怎樣治療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野豬仔豬黃痢病的綜合防治

  黃痢病是特種野豬仔豬由容血性大腸桿菌所引起的腸道疾病。其臨床表現為出生1—7天左右的仔豬拉黃灰色屎便,出生20天后基本不見拉黃痢。該病發病及,死亡率達30%.如不抓緊治療,則大大降低仔豬成活率。

  引起仔豬拉黃痢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場內環境衛生,母豬乳汁過濃過稀,飼料單一,氣候變化,溫溼度以及在母體中就已被感染等。但是,當母豬甜食仔豬黃灰色糞便後,母豬卻不被感染。  得病仔豬開始拉黃痢後,有的仔豬開始依然哺乳,而有的則不再哺乳,離群,叫喚不停,面板變黃色或淺黃色***脫水錶現***但都呈口渴狀而不停的飲水。

  一、仔豬黃痢病的預防

  1.抓好衛生和接種關。平時母豬圈內要搞好衛生,定期嚴格消毒,在母豬臨產前20天接種大腸桿菌疫苗或仔豬黃痢二聯疫苗,並在臨產前10天內分兩次對母豬肌注長效抗菌素。

  2.臨產前堅持投藥。當母豬臨產前7—10天內即在母豬飼料中新增磺胺嘧啶或四環素等藥物預防。

  3.增強仔豬抵抗力。仔豬幼小,出生後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拉痢後則易脫水中毒,給治療帶來很大困難,為此,仔豬出生後,給仔豬口服生物製劑“賜美健”按1g/10ml/10頭口服,使仔豬拉黃痢推遲到出生後15天左右。這階段仔豬已有了基本的抵抗力,治療起來可“事半功倍”。

  4.注射鐵劑。 仔豬出生後,對仔豬頸部***七號針頭,進針二分之一***肌注犧血素等鐵劑5ml,對增強仔豬抵抗力和預防仔豬黃痢病有作用。

  野豬呼吸道疾病

  野豬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及弓形體病等,如單一的上呼吸道感染時,病豬食慾正常,只是表現咳嗽、體溫不高,如果繼發肺炎時,病豬表現呼吸困難、腹式呼吸明顯、食慾不振、發燒、臥地、不願意走動、眼結膜潮紅、有時糞便乾燥、背毛無光澤、走路不穩、共濟失調。

  預 防:加強飼養管理,淘汰原有病豬,發現病豬立即隔離,防止圈舍溼度大,溫度低,生爐子取暖時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保持空氣流通。

  3周齡以內仔豬肌肉注射1毫升豬鏈球菌病二價滅活菌;3周齡以上仔豬***含大豬***肌肉注射2毫升豬鏈球菌病二價滅活疫苗。

  治 療:如果是種用豬場發生病豬時必須一次性淘汰,商品豬場發病時可對症治療。如:土黴素、卡那黴素、泰樂菌素、青黴素、鏈黴素、樟腦磺酸鈉及磺胺類藥物等,病豬必須隔離。

  野豬大腸桿菌病

  大腸桿菌病的防治

  野豬大腸桿菌病多數因圈舍潮溼或圈舍不衛生及母乳蛋白質過高而誘發本病,主要症狀是發病初期排洩與飼料同樣顏色或類似乳汁樣的稀便,後期糞便變成灰色或灰白色,個別變成黑褐色,帶有腥臭味。個別病豬發燒40—41度,有的病豬併發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對證治療,仔豬大腸桿菌病的預防:

  1、保持圈舍乾燥,防止潮溼。

  2、哺乳前必需用消毒液清洗母豬乳房後再讓仔豬哺乳。

  3、母豬於臨產前20—30天各注一次仔豬大腸桿菌基因工程K88—STI—LT8三價滅活苗一次,產後仔豬3—5日齡注射一次。

  仔豬大腸桿菌的治療;對證治療:胃腸道消炎藥和收斂藥同時使用,如體溫高可同時使用退燒藥,在糞便中培養出桿菌時,可用黃連素,硫酸鏈黴素等抗菌藥治療,用量按說明使用。對沒有培養出桿菌的病豬可先減少投料量,降低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原來飼料中豆粕可以不加,待消化正常後新增***,可口服碳末5—10克,一天一次,連用三天,為防止胃腸粘膜脫落,可同時用胃腸消炎藥,如:腸炎清、混感全身靈等,用量按說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