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靈鳥該怎麼飼養

  百靈鳥是聲音最為甜美的鳥類之一,深受人們的喜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百靈鳥的飼養技術,一起來看看。

  百靈鳥的飼養技術

  飼料喂法

  幼鳥需人工填喂,把綠豆麵或豌豆麵、熟雞蛋***或鴨蛋***黃、玉米麵三者以5:3:2的比例搓勻,加水和成麵糰,用手捻成兩頭尖的長條,撥弄鳥嘴或以聲音引誘鳥張嘴,沾水填入。幼鳥數量多時,一定要逐個填喂,以免有的幼鳥吃不上食。每天填喂5—8次,不給水也不喂菜,待鳥能自己啄食後,把拌好的飼料放軟食抹內任其啄食,仍不給水,但可喂切碎的馬齒莧菜。當體型、羽色近似成鳥時***第二次幼羽齊***,方可餵給幹飼料和飲水。幼百靈的飼料因地而異,有加花生米粉的、有餵雞用混合粉料搓雞蛋的,也有的純喂蝗蟲、蚱蜢。

  百靈成鳥飼料各地不同,有的喂谷、黍、蘇子或苧麻等的種子,有的餵雞用混合粉料搓熟雞蛋。從營養、衛生、節約考慮,喂補充“新增劑”的雞蛋小米較好,***換羽期***再經常喂些麵粉蟲、蝗蟲、蚱蜢、葉菜等就能養得很好。

  管理調教

  食水罐宜深不宜大,多為半圓柱或倒稜錐形。平的一面緊貼籠的底圈,隔1—2日添換一次食水。籠底砂土要細勻,保持清潔、乾燥,每週清換1—2次***夏季***,平時可用鐵絲或竹棍將糞便夾出。一般不用罩籠套,但在遛鳥時或讓它學別的鳥鳴叫時需要罩上。為使百靈鳥晚上燈下鳴叫,白天應罩上。夏季南方蚊蟲多,夜間也須罩上,以防蚊叮。

  為了馴熟,昆蟲幼蟲、蝗蟲、蚱蜢等動物性餌料應用手拿著喂。為培養鳥兒上臺歌唱的習慣,可在鳴臺外邊圍一硬紙殼圈,稍高於籠的底圈,並常用夾糞棍捅其腳讓它上臺,或者常在鳴臺上喂“活食”。

  培養百靈鳥鳴叫是很費功夫的。幼鳥絨羽一掉完。雄鳥喉部就常鼓動,發出細小的滴咕聲。***俗稱“拉鎖”***。此時就該讓它學叫。用馴成功的老鳥“帶”最省事,也可到自然界去“呷”或請“教師鳥”。有的用放錄音的方法,但有時聲音失真,還須到野外或由其他鳥矯正。

  百靈的“叫口”,我國講究“十三套”,即會學十三種鳥、獸、蟲鳴叫的聲音。但這“十三套”的內容、先後排列卻因地而異。南方籠養百靈允許有畫眉的叫口,而在北方卻忌諱。北方籠養百靈的基本叫口要有紅***沼澤山雀***的鳴叫聲,南方則不要求。北方的所謂“十三套百靈”,一般是麻雀叫開頭,母雞嘎蛋、貓叫、砂燕或雨燕、犬吠、喜鵲***灰喜鵲或喜鵲***、紅、油胡蘆***一種大型蟋蟀***、鳶嘯鳴、小車軸聲、水梢鈴響、大葦鶯,虎伯勞結尾。

  上述飼養和調教方法適用於所有百靈科的鳥。如果只為聽鳴叫,可飼養、調教當地產的種類。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釋出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幼鳥餵養

  家庭籠養的百靈鳥大都是從野外草叢中捕捉幼鳥進行人工餵養。捕捉到的幼鳥自己不會吃食,需經過20多天的人工精細餵養才會自行啄食。主要料食是豆麵和雞蛋,要做細緻加工。做法是:用綠豆或豌豆炒至半熟,磨成細面,每斤面加雞蛋6—8枚,摻拌均勻晾乾儲存,但忌發黴。喂鳥時將適量雞蛋麵摻水搓成條狀,每次1—2大口,每天6—8次。幼鳥啄食時把調好的糊狀飼料放入食料盞盆裡即可。這段時間內不得喂水。3個月後改餵雞蛋米***一般每500克小米拌雞蛋5枚,調勻後陰乾,再搓散***,並要給足水。為適應百靈鳥的野生習慣,籠子裡要鋪2—3釐米厚的細砂土或幹黃土,並要不斷地喂一些蟲類以調劑飲食。

  鳥籠選擇

  百靈鳥的籠具有多種多樣,由於百靈鳥習慣生活在草原或沙漠之中,喜歡乾燥,常在高空或沙崗上鳴囀,因此百靈鳥的籠子在可能的條件下,應儘量高大。籠底封閉要嚴密,設有底圈,底圈上應有飲水孔。籠頂最好為拱式,上配小鉤。從整體上看,鳥籠應樸素大方,簡單適用,不追求稀奇古怪,顏色以竹黃或淺褐為好。

  百靈鳥的籠子從質地上看,竹製的最多,極個別的為硬木質的,外形上看有拱頂式矮式筒籠、拱頂式高式筒籠、平頂矮式筒籠,其中平頂矮式筒籠使用者最多。

  平頂矮式筒籠普遍使用的高度在21~30釐米,籠底直徑在30~38釐米,條粗0.2~0.3釐米,條間距1.2~1.5釐米。這種籠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

  拱頂式筒籠樣式繁多,大小不一。最常見的高50釐米左右,籠底直徑長約30釐米,這種籠空間較大,鳥活動比較自由,但攜帶不便。其他還有一種超大型拱頂式筒籠,高約1米,籠底直徑約50釐米,鳥在裡面能飛鳴表演。這種籠在外出時,不能手拎,只能用扁擔擔著。

  百靈鳥的籠裡沒有棲槓,而是在籠底中央豎立著一個蘑菇狀的圓臺,這是百靈鳥進行歌唱和舞蹈的舞臺。為什麼要設一個蘑菇般的圓臺呢?這是因為百靈鳥長期生活在沙漠、草原裡,總是在沙漠、草原中奔走,爪趾已經退化,失去了攀援的能力,所以只好站在平臺上或歌或舞。這個平臺的高低和直徑,要根據鳥的年齡、體形大小來決定。一般高13~16釐米,檯面直徑4.5~6釐米。檯面不可過滑,應粘上粗沙或銼成麻紋狀。

  百靈鳥的籠子底部要鋪上一層河沙。因為百靈鳥長期生活在草原和沙漠地帶,習慣於沙浴,鋪上河沙後可以讓它們在上面盡情地嬉戲,另外由於肌胃的需要還可以啄食沙子。當然,所鋪的沙子要乾淨,換沙之前要對新沙進行一些處理,方法是:先用粗眼篩子過一下,篩出細沙,然後用水衝一衝,再用無毒洗滌劑洗一下,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晾乾即可。籠底沙厚度在1.5~2.5釐米之間。

  百靈鳥也需要籠罩。雖然在外出時,為了鍛鍊鳥的膽量而大多不蓋籠罩,但天有不測風雲,下雨或下雪時還是蓋一下為好。到了晚上,蓋籠罩可以防意外,如貓撲、鼠咬、蚊叮等,冬天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籠罩要做得合適,不緊不鬆,以純棉質地的為好。除此之外,還要有1個食罐和1個飲罐,應該選擇罐口大、比較淺的罐作為食罐和飲罐。食罐和飲罐的高度要放得合適,一般在離籠底8~10釐米處。

  除了這些,還要準備加食箕、糞鏟、長柄糞箕篩、注水器、吸水器、水刷和長竹鑷。

         百靈鳥的馴養方法

  籠養百靈鳥不僅要精心餵養,而且要肯下功夫,從幼鳥就要開始馴化,要做到三不怕:即不怕各種車輛,不怕各種顏色,不怕人群圍觀。並要經常訓練上下鳳凰臺,一早一晚到室外遛鳥。初學叫口時要有一隻好的成鳥代口,俗稱師傅代徒弟。最好有固定“老師”教口,以免出現髒口、雜口或亂音。調訓學叫時要用布套罩起來,讓“學生”靜聽。經過3—5個月的教學,定能教出好的徒弟。一般的鳥應會叫唱10多種音調,如在臺上邊展翅邊叫則是好鳥。沒有經過專門調叫而自由鳴叫的鳥***,觀賞價值不高。